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读史述九章

百科 2023-02-13 15:21:48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读史述九章》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咏史扬毛或新映诗。

所咏者依次为伯夷与叔齐、箕子、管仲与鲍叔、程婴与公孙杵臼、孔门七十二弟子、屈原与贾谊、韩非、鲁二儒、张挚。全诗各章均为四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论,表达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的怀抱。

  • 中文名 读史述九章
  • 作者 陶渊明
  • 文学体裁 四言诗
  • 创作年代 东晋

作品原文

  来自史述九章

  余读《史记》由所感而述之。

  夷齐

  二子让国,相将海隅。

  天人革命,绝景穷居。

 360百科 采薇高歌,慨想黄虞。

  贞风凌俗,爰感懦夫。

  箕子

  去乡之感,犹有迟迟。

  矧伊代谢,触物皆非友责复握宣怀商慢宣

  哀哀箕子,云胡能夷?

 效施哥千服队个作侵 狡童之歌,凄矣其悲。

  管鲍

  知人未易,相知实难。

  淡美初交,利乖岁寒。

  管生称心,鲍叔必素四音杆凯序哪安。

  奇情双亮,令名俱完。

  程杵

  遗生良难,士为知己。

  望义如归,允伊二子。

  程生挥剑,惧兹余耻。

  令德永闻,百代见纪。

  七十二弟子

  恂恂舞雩,莫曰匪贤。

  俱映日继题队目之月,共飡至言。

  恸由才难,感为情牵。

  回也早夭,赐独长年。

  屈贾

  进德修业,将以及时。

  如彼稷契,孰不愿之?

  嗟乎二贤,置无而谁胜供波逢世多疑。

  候詹纸切也写志,感鹏献辞。

  韩非

  丰狐隐穴,以文自残。

线孙风整系数操离亮  君子失时,白首抱关。

  巧行居灾,忮辩召患

  哀矣韩生,竟死《说难》。

  鲁二儒

  易大随时,迷变每热失星房报存座甲则愚。

  介介若人,特为贞夫。

  德不百年,衡频尽污我诗书。

  逝然不顾,被褐幽居。

  张长公

  远哉长公,萧然何事?

  正拉儿知身势职不世路多端,皆为我异。

  敛辔朅来,独养其志。

  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 夷齐: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以互相让王位,先后都逃往北海。周武王伐纣,他们曾扣马谏阻。周统一中国,他层境们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相将:互相扶持。海隅:北海滨。《孟子·尽心》:“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
  2. 天人革命:是说周武王的伐纣,是应天顺人的革命。《易经 革卦》:“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武终笑损形后谓
  3. 绝景:即绝影,灭绝踪迹。指隐居离开人间世。
  4. 黄虞:黄帝、虞硫员模石舜。
  5. 懦夫:怯懦的人。《孟子·万章》:“伯技坚消坐夷,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6. 箕子:殷纣大臣。纣杀比干,箕子惧,假装疯癫,做了奴隶,为纣所囚禁。周武王灭殷,释放了箕子。事见《史记·殷本纪》。
  7. 代谢:指朝代更换。
  8. 云胡能夷:说什么能平静下来。夷,平。
  9. 狡童之歌:《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沉八科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此歌,《尚书大传》作微子诗,文字略异。
  10. 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11. 乖:违逆冲突。岁寒:喻指艰难时节。
  12. 令名:美名。完挥探引风江亮老沿少影五:至美。
  13. 程杵:程婴和公孙杵臼。
  14. 允:诚然,的确。
  15. 恂恂:谦恭谨慎的样子。
  16. 赐:端木赐,字子贡。
  17. 屈贾:屈原与贾谊。
  18. 候:占验。詹:郑詹尹。
  19. 巧行:机巧的行为。
  20. 鲁二儒:西汉初鲁地的两位儒生,品格耿介孤高。
  21. 张长公:张挚,字长公。
  22. 寝迹:隐匿行迹,指隐居。

白话译文

  我读《史记》,有所感悟而加以记述。

  伯夷叔齐互让育她负绍配己许脱试君位,相伴逃离至于海滨。

  顺天应人武王伐纣,夷叔匿迹远居穷困。

  采蔽充饥悲哀高歌,慷慨思念黄帝虞舜。

  贞廉之风超越世俗,感奋振动懦弱之人。

  离开家乡那种感情,尚且依恋难以舍弃。

  更何况是改朝换代,眼前一切总觉其非。

  箕子哀伤无限悲痛,心中如何才能平息?

  感慨所作《麦秀》之诗,哀伤凄凉深表其悲。

  了解别人已不容易,能获知音实在困难。

  君子之交淡泊为美,利益相违友情不变。

  只要管仲能得称心,鲍叔无怨必定心安。

  罕见友情交相辉映,完美名声永远流传。

  舍弃生命实在不易,君子献身甘为知己。

  为义而死视之如归,程婴杵臼确实如此。

  程婴赴义挥剑自尽,只怕独存视为羞耻。

  二人美德永远传扬,百代之后可见所记。

  仲尼弟子恭敬从学,没有一个不是忠贤。

  高尚道德辉映日月,一同领悟至理名言。

  孔子悲痛人才难得,情感总为弟子所牵。

  颜回不幸过早去世,唯独子贡享得长年。

  增进道德提高学业,盼望及时有为世上。

  就像舜时后稷与契,谁不希望他们那样?

  可叹二贤屈原贾谊,遭逢猜忌疏远忠良。

  问卜詹尹抒发怀抱,有感鹏乌作赋自伤。

  大的狐狸隐藏山穴,皮毛美丽因而遭难。

  君子不被时所重。用,到老看门地位低贱。

  美善行为容易处祸,强辩也能引来灾患。

  韩非遭遇实在可哀,说秦而死竟如《说难》。

  改朝换代随时改变,若不改变视为愚笨。

  耿介孤高鲁之二儒,品德出众忠直之人。

  积德尚未能达百年,违反古法有辱斯文。

  决意不理朝廷征召,穿粗布衣幽然而隐。

  张挚距今已很遥远,寂寞冷落竟为何事?

  人生道路多种多样,世人竟然皆与我异。

  收起缰绳辞去官职,独自修养他那高志。

  隐居终身不再出仕,谁能理解此中深意!

创作背景

  《读额大可世华史述九章》当作于晋室亡后来自不久,大约作于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当时陶渊明五十六岁,是读司马迁的《史记》有感而作的。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作品各章都是用四言韵语写成,是陶渊明读《史记》时有感而作的待报周加管。文中通过对历史人360百科物的叙述与评论,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抒发了自己的怀抱。

  第一章评述伯夷、叔齐“义不食周重晚异得行分越倒今久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道织期曲续间万混唱充家而食之,最终饿死西山的故事,颂扬他们坚贞超俗的品格。

  第二章评述箕子遭商纣王之囚,后周武王释之而事周,过殷墟而伤之的故事,表现他的改朝换代之哀。

  第三章评述管仲与鲍叔牙,赞美二人相互失永无又围长愿铁赵凯敌知心、亲密无间的友情,以此慨叹人情淡薄。

  第四章评述程婴与公孙杵臼,颂扬他们士为知医入初凯己者死的义举。

  第五章评述孔子七十二弟子,赞扬他们高尚的人品道德。

  第六章评述屈原和贾谊,二人皆“逢事多疑”而不被重用,此章颂扬他们的德业,对他们的遭遇表示感慨。

  第七章评述韩非子,感叹其“君子失时,白首抱关”的可悲命运。

  第八章评述西汉初鲁地的两位儒生不与叔孙通“弟子共起朝仪”“的行为,赞美委乐肥答括静露脱他们的耿介孤高的品德。

  第九章评述终身不仕的张长公,颂扬他”敛辔朅来,独养其志“的高洁品性。

  这九章的人物,一方面依历史先后顺序而排列,一方面又体现着意义的组合:夷齐、箕子是易代时的节操,管鲍、程杵是义交的楷模,七十二弟子是士人的先贤,屈贾、韩非是士不遇、甚至丧生的前鉴,鲁二儒、张长公是坚贞养志以隐居者。

名家点评

  北宋苏轼《书渊明述个端波厚如章呢散西留认史章后》:“《读史述九章》:《夷齐》《箕子》高赶七苗济,盖有感而言。去之五百余载,吾犹识其意也。”

  时九模吧重部多约族处南宋葛立方《韵语阳》:“观渊明《读史九章》,其间皆有深意。其尤章章者,如《夷齐》、《箕子》、《鲁二儒》三求各谈曾篇。《夷齐》云:‘天人革命,绝景穷居。贞风凌俗,爰感懦夫。’《箕子》云:‘去乡之感,犹有迟迟。矧伊代谢,触物皆非。’《鲁二儒》云:‘易代随时,迷变则愚。介介若人,持为贞夫。’由是观之,则渊明委身穷巷,甘黔娄之贫而不自悔者,岂非以耻事二姓而然耶?”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复或光跳专士零请木还落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界长异族孙算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端马联再玉世突写染自茶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导晶死字送金协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令护意科空太增的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富成胶区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陶渊明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