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公共安全科学导论

百科 2023-01-09 07:57:39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公共安全科学导论》是2013年科学来自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范维澄。

  • 书名 公共安全科学导论
  • 作者 范维澄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时间 2013年5月
  • 页数 340 页

内容简介

  (1)公共安全学科是理、工、文、管交来自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公共安全科技的使命是减低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保障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公共安全科技的理论框架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来表征,这呀花杀久镇杂个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代表: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和应急管理。联接这三者的称之为"灾害要素":物质、能量和信360百科息。灾害要素本质上是一走质述刑响盟资妈相种客观存在,这些灾害要素超过建胶技抗呀胜冷水临界量或遇到一定的触发条件就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在未超过临界量或未被触发前并刚临兴作维硫风协块不造成破坏作用。(2)公易土本成约边共安全科技研究的核心是研究灾害要素的演化行为与规律,即灾害要素如何从常态转化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产生、释放或携带的灾害要素的类型、强度及其随时间和空间的见让置岁却孔唱变化;灾害要素如散夫办怀具或何作用于承灾载体,承灾载体的破坏模式及其所伴生的灾害要素是否会导致链生新的突发事件(次生事件);以及如何实施优化的人为干预(应乐香帝染入县菜纪打紧游急管理),弱化灾害要素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害。(3)公共安全科技方法学可以概括为"4+1"的研究方法:白停迫德沙评回正确定性方法、随机性方项皇坏财客留法、基于监测探测的方法引放再院、复杂系统方法,以及由这四类方司亲的胞即系点它补革例法中的几个相互嵌入形成的综合性方法。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的太极图来相决景吸形象地说明公共安全科技的"4+1"方法学。随机性和确定性两种方法正如两条黑白太极鱼,他们界限分明却又紧密联系;基于监测探测的方法罪满巴跳创可给井正如太极鱼的眼睛,它们即有独立的功能又与黑白鱼成为一体;黑白鱼相连接的"S"形交界代表复杂系统方法,它是多种方法便粮曾施六审得放止什的综合涌现。这四种方法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形成公共安全问题的方学。正如中国传统易经中阐述费市松菜却投持段费附的,简单的太极解释了复杂的世界。

目录

  目录

  前言

具亮农求死  第1章 公共安全科技概况 1

  1.1 公共安全科技的所显价准买波问往力编发展历史 1

  1.2 重大灾难的启示 8

  1.2.1 中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8

  1.2.2 日本阪神大地震 10

  1.2.3"3 .11"东日本大地震 11

  1.2.4 中国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11

  1.2.5 北美大停电 13

  1.2.6 中国非典型性肺炎疫情 14

  1.2.7 英国伦敦地铁恐怖爆炸事件15

  1.3 公共安全科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6

  1.4 公共安全的"三角形理论模型" 17

  参考文献 18

  第2章 灾害要素 20

  2.1 物质形式的灾害要素 20

  2.1.1 无毒害性的物质 20

  2.1.2 有毒害性的物质 23

  2.2 形式的灾害要素26

  2.3 形式的灾害要素28

  2.4 灾害要素的致灾方式 30

  2.5 关于临界值/临界区间的思考 33

  2.6 小结36

  参考文献36

  第3章 突发事件 37

  3.1 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 37

  3.1.1 灾害要素与突发事件 37

  3.1.2 如何理解"突发" 38

  3.1.3 存在承灾载体是必要条件 38

  3.2 突发事件的特点 39

  3.2.1 突发事件本质上是一种"过程" 39

  3.2.2 关键或特殊"状态" 41

  3.2.3 突发事件与对称破缺 45

  3.3 突发事件的基本规律 46

  3.3.1 随机性规律 46

  3.3.2 确定性规律 48

  3.3.3 时间之矢 50

  3.3.4 负熵 52

  参考文献55

  第4章 承灾载体 56

  4.1 人--最重要和最脆弱的承灾载体 56

  4.1.1 物理伤害 56

  4.1.2 核生化伤害 57

  4.1.3 心理影响 58

  4.2 物的世界--社会的基本载体 60

  4.2.1 概述 60

  4.2.2 常见荷载形式及其计算方法 61

  4.3 社会经济运行系统 67

  4.4 事件链原理 68

  4.4.1 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的破坏类型 68

  4.4.2 事件链原理 69

  参考文献 70

  第5章 应急管理 72

  5.1 应急管理的对象和内涵 72

  5.1.1 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环节及其内涵 73

  5.1.2 面向承灾载体的应急管理环节及其内涵 76

  5.1.3 应急管理自身的环节及其内涵 78

  5.2 国际典型应急管理模式介绍 78

  5.2.1 以降低脆弱性为核心的应急管理模式 79

  5.2.2 以提高抗灾力为核心的应急管理模式 80

  5.3 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81

  5.3.1 英国的风险管理体系81

  5.3.2 美国的风险管理体系86

  5.3.3 联合国的风险管理体系91

  5.4 应急管理与业务持续性管理 96

  5.4.1 业务持续性管理 96

  5.4.2 应急管理与业务持续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97

  参考文献 101

  第6章 公共安全科学研究方法绪论 102

  6.1 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102

  6.1.1 科学方法与方法论 102

  6.1.2 科学方法论层次与分类 103

  6.2 公共安全科学研究方法 104

  6.2.1 公共安全科学与研究方法 104

  6.2.2 公共安全科学的研究方法 106

  参考文献 108

  第7章 确定性研究方法 109

  7.1 实验模拟研究方法 109

  7.1.1 相似理论 109

  7.1.2 建筑火灾中回燃前重力流的小尺寸盐水模拟实验 115

  7.1.3 机械车库单元内火灾蔓延实验 127

  7.2 理论分析研究方法 134

  7.2.1 理论分析研究方法基础 135

  7.2.2 基于博弈理论的蓄意致灾突发事件的动态资源配置分析 139

  7.3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153

  7.3.1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基础 154

  7.3.2 危险化学品泄漏数值模拟 155

  参考文献 161

  第8章 随机性研究方法 163

  8.1 随机性研究方法基础 163

  8.1.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63

  8.1.2 统计量及其分布 166

  8.1.3 森林火灾的概率分布 169

  8.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174

  8.2.1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简介 174

  8.2.2 110 和119接警数据的时序分析 183

  8.3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188

  8.3.1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188

  8.3.2 社会安全中盗窃事件的空间聚类分析 191

  参考文献 194

  第9章 基于信息的研究方法 195

  9.1 信息处理方法 195

  9.1.1 信息处理方法基础 195

  9.1.2 城市火灾案例库的辅助决策方法 202

  9.2 应用于确定性和随机性研究的方法 209

  9.2.1 应用于确定性研究的方法 209

  9.2.2 应用于随机性研究的方法 213

  参考文献 221

  第10章 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 223

  10.1 非线性科学的研究方法 223

  10.1.1 非线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简介 223

  10.1.2 建筑火灾系统的轰燃突变特征 226

  10.1.3 建筑火灾系统的回燃分岔特征 233

  10.2 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 239

  10.2.1 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简介 240

  10.2.2 森林火灾的元胞自动机建模 243

  10.2.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动力学建模 246

  10.2.4 生命线网络的灾害蔓延动力学 251

  参考文献 256

  第11章 复合研究方法 258

  11.1 确定性与随机性结合的研究方法 258

  11.1.1 城市燃气管网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258

  11.1.2 城市燃气管网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260

  11.1.3 算例及分析 275

  11.2 确定性、随机性和基于信息结合的研究方法 286

  11.2.1 城区有毒气体泄漏的泄漏源信息反演模型 286

  11.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294

  11.3 确定性、随机性和系统科学结合的研究方法 310

  11.3.1 基于实际交通网络的大尺度传染病传播模型 310

  11.3.2 SARS传播过程的模拟 320

  参考文献 330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