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目录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方志目录是克识收录地方志的目录,又称地方志目录。
中国方志起源很早,魏晋南北朝时的综合性书来自目已收录专记一地自然与社会资料的地纪、图经。宋以后方志著述增多,种类繁富360百科,公私藏书目录往往为之设有专类。清代章学诚倡导编纂方志时要"历述前志",以"存考证"、"备采择",并在所编方志中记载和评价了该地前代所编修威曾方志,推动了方减万族存绝额味农房志目录的编纂。进入20世纪后,由于边疆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首方志学研究和方志利用的需要,方志目录独立成为一种专题目录。
- 中文名称 方志目录
- 外文名称 Local directory
- 介绍 录地方志的目录
- 别名 地方志目录
收录情况
bibliography of local chronicles
收录地方志的目录,又称地方志目录。中国方志起源很早,魏晋南北朝时的综合性书目已收录专记一地自然与社会资料的地纪、图经。宋以后方志著述增多,种类繁富,公私藏书目似呀夜录往往为之设有专类。清代章学诚倡导编纂方志时要"历述前来自志",以"存考证"、"备采择",并在所编跟课剧垂业妒善会船学那方志中记载和评价了该地前代所编方志,推动了方志目录的360百科编纂。进入20世纪后,由于边疆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方志学研究和方志利用的需要,方志目录独立成为一种专题目录。1913年出版的《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1935年出版的朱士嘉编的《中国地方志综录》,奠定了方志目录的基础。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是著录现存方志最多的一部方志目录。
方志目录按收录范围,有全国性方志目录和地方性方志目录;按收藏情况有某一图书馆(或个人)藏方志目录和方志联合目录。除了一般的方志目录(著录篇名,撰有提要)外,末还有考证性的方志目录,如瞿宣颖的《方志考稿》(1930)、 洪焕椿的《浙江地方志考录》 (1958)、离律蛋均背费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的《上海方志资料考录》等。
方志目录是进行地区四排殖支烧性历史、地理、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工具。借此可以了解方志编纂、出版小服还、流传的情况。图书馆可利用方志目录补充馆藏,并积累地方文献资料,形成地方文献专藏。
结构简介
志书和其历营妈它图书一样,封面、主书名页和书心是不可缺的三部分。一般志书有以下构件:
1封面 折叠
封面是书的脸面,起保护书心和装饰全书的作用。包括封里,剂即封面的里面;底封,即书的后表层,也叫封四;封三,也叫封底里,即封底的里面;书脊,就是书背。
2环衬 折叠
设置在封面(封壳)与书心(及书名页)之间的衬纸,通常有前后环衬,其作用是增加图书牢固性此映胶罗节吃比亮铁具,起装饰作用,用纸货硫离督质吸条耐比封面薄、比书心厚。
3书名页 折叠
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两个部分。ISBN版本记录页载: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和吃话收括简料帝她书号。《内部(图书)准印证》载:书名、作者、印刷厂、开本、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和准印证号额脱失早坏团秋服圆,不标定价。用纸比封面薄,比正文厚。
4序 折叠
前言:序和前言统称"序言",有自序、他序、代序、修订版序等半。
自序:由作者本人撰写,内容包括:创作意图星第权家手轴花、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写作背景、资料来源、读者对象等;
他序:由他人撰写,内容包括:作者介绍、作品分析、价值评判、某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讨论等。
自序和他曲优序同时存在时,他序排前。有代序,自序和他序就不需要了。
5凡例 折叠
介绍志书内与容、编纂体例、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包括:编纂意图、基本内容、编纂体例、条目编排、行文规范、资料来源、检索方法等。
6跋 折叠
后记间教占金游战右画论:跋是志书后的说明性文件,是对序的补充、说明或对他人在写作过程中的帮助表示谢意。
7版面 折叠
指志书一页的整个幅面,包括印有文字画照部分和四周的周空。
8版心 折叠
正文印文字和图表的部分。
井京支鲜王台态即记 9书眉 折叠
排在版心上部(或翻口处竖排)的文字及符号,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用于检索篇章。设计要点:双页为上一级标题,单页码为下一级标题。字级小于正文,字体可酌,下加"书眉线"。
10护封 折叠
包在硬质封面(或厚纸封面)外的包纸,高度与书相等,长度能包裹封面的面封、书脊和底封,在两边各有向里折进的勒口,对封面起保护作用。
11腰封 折叠
包勒在封面腰部的纸带,上印宣传、推介性图文,精装志书选用。
12书签带 折叠
将织物细带一端粘连在书心的天头脊处,另一端不固定,起书签作用。
基本选材
志书的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是资料性著述。
志书的优势在资料,是地方志的生命力所在。因此,选材很重要.
1.取向 折叠
一)强调志书的查考价值;强调资料性、实用性、检索性;
二)强调志书的学术价值;强调著述性、学术性、可读性;
三)兼顾上述两个方面。
2.基本要求 折叠
一般说,收入志书的,应该是那些能反映当地真实情况、反映事物发展规律或发展趋势、有时代特点、有借鉴作用、查考作用、教育作用和存史作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材料。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
一)观点正确。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材料,选一些今后也能站得住脚的材料。对历史上的事情,应用历史观点实事求是地剖析,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政策作为衡量历史事件是非的标准;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评价过去。对于改革开放后的新事物,要充分记述。
二)全面真实。材料一定要全面、真实、准确。必须广泛收集材料,认真进行鉴定考证。未经认真查证的材料,要慎用。
三)详略得当。资料应充实些,重点篇章要详细。
四)要有深度。选取材料,要能从深层说明事物深层内涵,反映事物本质形态和特点,反映事物内在联系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区别,反映事物的因果关系、发展规律。
3。具体办法 折叠
1.运用科学排比方法,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
2.事物整体面貌、发展过程、兴衰起落和特点写清楚。
3.不要只讲制度内的东西,而要讲实际情况。
4。采用适当的对比,包括适当的横向对比,这样对问题才能有较全面、较深刻、较立体的认识。
5。认真选好典型材料,展示事物深层的内涵,增加材料的立体感。
6。记述时,正负面都要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