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金字经·今人不饮酒

百科 2023-02-05 13:34:26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金字经·今人不饮酒》是元代文学家吴弘道所写的一首散曲。这首小令描写了作者从饮酒右手获普马重农进到酣醉的全过程,体现了作者疏狂旷放的鲜明个性。

  • 作品名称 金字经·今人不饮酒
  • 创作年代 元代
  • 作品出处 《全元散曲》
  • 文学体裁 散曲
  • 作者 吴弘道

作品原文

  〔南吕〕金字经

  今人不饮酒,古人安在哉!

  有酒无花眼倦开。

  鼓吹台①,玉人扶下阶。

  何妨碍,青春来自不再来②。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鼓吹台:奏乐360百科的歌台。

  ②"青春"句:语出唐人林宽《少年行》:"白日莫作示巴案训速闲过,青春不再来。"

作品译文

  当今之人不喝酒,岂不是白活在世!你看古人去了一批又一批,如今哪能寻到他们的影子!

  就是有了美酒,没有名花,也还是倦腾腾提不高兴致。

  美人把喝醉了的我扶下台阶,台上的鼓乐歌吹还未终止。

  这样的求乐,又何须吹毛求疵?要知道青春一旦消逝,就不会重至。

作品鉴赏

  "今人不饮酒"是假设句,"古吃屋台吸南父沉孙形人安在哉"应当是这种条件下所导致产生的后果。如今这两句置在一起,在因果性上似来自乎互不相及。但这里就用得上《红楼梦》中香菱姑娘的感想:"诗的好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古人安在哉"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固然与"今人"饮不饮酒毫无相干,但今人谁也逃不脱"作古"的结局,早晚要加入"古人安在"的队伍之中,那么饮酒不饮酒,也即行乐不行乐,就大不一样了。"今人"在"饮酒"之时,联想起人生的二斗次迅疾、"古人"的"安在",从而激增买醉的信念与豪情,进而以之作为感慨冲口而出,这就不光是"有理有情",且使人觉得淋漓痛快、有声有色了。小令以此两句凭空孥入,确定了全曲放旷的基调。

  "饮酒"的目的既然是为了对得起今生,自然要求尽善尽美。"花"就是臻于完美的一项必要条件。李商隐《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宋陈尧佐《答张顺之》:"有花无酒头慵举,有酒无花眼倦开。"都说明了这条真理。作者迻用陈诗原句入曲,又加上了新的补充,360百科即"鼓吹"与"玉人"。这正是外谁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的意思。不过,诗人并非全然兴高采烈、纵情狂欢。"何妨碍,青春不再件季款旧例病著备室好威来"是颇带豪情的壮语,却也有自我辩护的意味。从"妨碍"的疑虑与"青春不再来"的实际威胁来看,诗人的心头仍是笼罩着忧虑的阴云的。

  综元朝造火务题伟说上所述,可知这首小令写的是及时行乐的主题,而潜藏着借酒消愁、故作放达的台词。当然,作者全力以赴的是表现前者,而且在写作手法上十分成功。全曲将行乐的内容逐层展开,而又富于变化。读者看他先是理直气壮地呼酒,既而又顺理成章地带出赏花。至于歌舞及美人,则用酒醉扶归的景象侧面托出。这样一来,在展示种种行乐助兴的客观条件的操圆超阿握使期血破赵识同时,也巧妙地交代了从饮酒到酣醉的全过程。"何妨碍"等二句表明了作者乃有意为之,又符合醉人的声口,过渡衔接泯然无痕。作架社问较点它二城品以豪语一起一结,再加上中间走笔挥洒的夭矫自如,显示出作者疏狂旷放的鲜明个性;而在豪言快语下掩藏的悲愁愤疾,也就更使读者掩卷深思了。

作者简介

  吴弘道(生卒年不详),字仁卿,号克斋,蒲阴(今河北安国)人。曾任江西省检校掾史。著有《金缕县皮钟苏天能新声》《曲海丛珠》,已佚。所作杂剧今知有《子房货剑》《楚大夫屈原投江》等五种,亦不传。《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三十四首,套数四套。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