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土体工程

百科 2023-02-19 07:58:46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土体工程》,1996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小林等。

  • 作者 朱小林 / 等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6年07月
  • 页数 366 页
  • 定价 20.00

内容介绍

  内容提要

  本书是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的主课教材,本教材是在本科生使用已20多年的来自基础上,进行再充实和更新改编而成。

  全书系统论述土的工程性质的形成、变达迫南田打参起歌食化机理和研究方法;土的工程勘察基本知识、勘探与取样技术和原位测试技术与工程应用;土工参数的统计分析原理与方法;各类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与勘360百科察;高层建筑地基变形的特殊问题以及桩基的岩土工程评价与勘察。

  本书取材新、内容丰富,反映了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理论研究成果,并密切联系工程实践,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土建、岩土工程及工程地质等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科技人员参考。

作品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土的工程性质

  第1章 土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

  1-1土的粒度成分

赵科照直怕讨呢  1-2土的矿物成分

  1-3粘土矿物的结晶结构及基本特征

  1-4粘土矿物与成因间的联系

  第2章 土中的水

  2-1土中的水分子

  2-2土中水的不同形态和特兵燃们磁困丝细树

  一 表面结合水

  二 液态水

  第3章 土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3-1粘土粒的表面带电现象

  3-2粘土粒的双电层概念

  3-3土粒间的相互作用

  3-序留传双导子征希剧轻袁4粘土中的离子交换

  第4章 土的结构

  4-1土的结构的基本特性

  包图直米沙紧殖才4-2单粒结构

  4-3多粒结构

  4-4土的灵敏性

如官九因斤班侵艺  第5章 土的工程性质的变陆型院差可员华送互化机理

  5-1土的塑性

  5-2土的体积变化

  一 土的干缩与湿胀

  二 土的压缩与固

  三 温度变化引信它日停降期全原话起土的体积变化

  5-3土的强度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一 土的强度的特性

  二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性

  第6章 受么种出大必斯色干土的工程分类

  6-1架衣司需裂认波土的工程分类的原则

  6-2国外土的工程分类

  一 美国的土的工程分类

  二 英国工程用的土分类体系

  三 前苏联建筑法规(CHHHⅡ-15-74)地基土的分类

 歌介获补苗理洋激同食向 6-3我国国内土的工程分类

 举树实助 一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的土的工程分类

  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利临BJ7-89)等的地基土的分类

  第二篇 岩土工程勘察

  第7章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知识

  7-1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

  7-2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程序

  7齐封-3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

  一 脚往朝省政岩土工程安全等级

  器素二 场地复杂程度分级

  三 地基复杂程度分级

  四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7-4勘察阶段

  一 选址勘察

  二 初步勘察

  三 详细勘察

  四 施工勘察

  7-5岩土工程评价准则

  一 极限状态法

  二 定性与定量评价

  三 定值法准则与概率法准则

  7-6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

  一 勘察纲要

  二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三 勘探工作

  四 测试工作

  五 长期观测工作

  六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成果报告

  第8章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

  8-1工程地质钻探

  一 钻探的基本程序

  二 浅孔钻的钻进方法

  三 浅孔钻的常用设备

  8-2取土技术和取土器

  一 取土质量等级

  二 取土器技术参数

  三 取土器类型

  四 取土质量的鉴定方法

  第9章 原位测试技术

  9-1载荷试验

  一 载荷试验的基本原理

  二 载荷试验的设备与试验技术要求

  三 静力载荷试验资料的整理

  四 静力载荷试验的适用条件与资料应用

  9-2十字板剪力试验

  一 十字板剪力试验的原理

  二 十字板剪力试验的设备与试验要求

  三 十字板剪力试验的适用条件和影响因素

  四 十字板剪力试验资料的应用

  9-3静力触探试验

  一 静力触探探头的工作原理

  二 静力触探的设备及试验要点

  三 影响静力触探试验成果的因素

  四 静力触探试验资料的整理

  五 静力触探试验的成果应用

  9-4圆锥动力触探

  一 圆锥动力触探的基本原理

  二 圆锥动力触探的设备与试验技术要求

  三 圆锥动力触探的影响因素和触探指标的修正

  四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资料的整理

  五 圆锥动力触探的应用

  9-5标准贯人试验

  一 标准贯人试验的原理

  二 标准贯人试验的技术要求

  三 标准贯人试验的修正

  四 标准贯人试验的成果整理

  五 标准贯人试验的应用

  9-6旁压试验

  一 旁压试验的基本原理

  二 旁压试验的技术要求

  三 旁压试验的资料整理

  四 旁压试验的应用

  第10章 岩土工程监测

  10-1土体位移(变形)量测

  一 垂直沉降观测

  二 水平位移的测量

  三 边坡变形的观测

  10-2土压力的测量

  一 测量接触压力的土压力盒

  二 土体内部压力的测量

  三 永久或临时支撑结构承受荷载的测量

  10-3孔隙水压力的测量

  一 敞开式测压管或观测井

  二 封闭式测压计

  第三篇 土工参数的统计分析

  第11章 土的工程参数的统计分析

  11-1试验数据的整理与经验分布

  11-2土的工程参数常用的概率分布模型

  一 均匀分布

  二 正态分布

  三 对数正态分布

  四 贝塔分布

  11―3试验数据的特征参数的分析计算

  一 位置、特征、参数

  二 离散性特征参数

  三 分布、特征、参数

  四 相关特征参数

  11-4设计参数的估计

  一 总体平均值和总体均方差

  二 置信 区间估计

  11-5试验数量(或子样样本容量)

  第12章 方差分析及正交试验设计

  12-1单因素方差分析

  12-2双因素的方差分析

  12-3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第13章 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

  13-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3-2判别分析简介

  一 判别分析的准则

  二 两组线性判别分析

  第四篇 地基土的岩土工程评价

  第14章 地基土岩土工程评价的任务和方法

  14-1地基评价的任务和内容

  14-2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原则

  14-3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14-4可能出现地基稳定性问题的条件

  第15章 粘性土和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15-1粘性土的工程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一 老粘性土

  二 一般粘性土

  三 新近沉积粘性土

  15-2软土的生成环境与工程特性

  一 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生成环境与组成成分

  二 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结构性和状态特征

  三 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四 不同成因的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15-3粘性土和软土地基承载力的综合评价

  一 影响粘性土和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因素

  二 确定粘性土和软土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15-4软土地基工程勘察要点

  一 应着重查明的问题

  二 对勘探取土方法与取土器的要求

  三 现场观察描述与现场试验的重要意义

  第16章 砂土和粉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16-1砂土和粉土的基本特征及岩土工程问题

  16-2砂土和粉土紧密状态的评定问题

  16-3砂土和粉土地基在静载作用下的承载力

  一 影响砂土和粉土地基承载力的因素

  二 砂土和粉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16-4砂土和粉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液化问题及其评价

  一 影响砂土和粉土液化的因素

  二 判别砂土和粉土液化可能性的方法

  16-5流砂问题

  第17章 碎石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17-1碎石土的基本特征及岩土工程问题

  17-2碎石土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

  17-3碎石土力学强度指标的测定

  17-4碎石土地基承载力的评定

  第18章 黄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18-1黄土和黄土状土的形成分布及工程特性

  18-2黄土湿陷性和湿陷类型的划分及评价方法

  一 黄土湿陷性的判别

  二 黄土及其建筑场地的湿陷类型与判别方法

  18-3黄土温陷起始压力及测定方法

  一 黄土湿陷起始压力的意义和用途

  二 黄土湿陷起始压力的确定方法

  18-4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和工程地质分区

  一 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划分

  二 中国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分区

  18-5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和压缩变形计算

  18-6黄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一 应着重查明的问题

  二 勘察阶段及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

  三 勘探点的布置与深度

  四 采取原状土样问题

  五 季节性对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

  第19章 红粘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19-1红粘土的形成、分布与研究意义

  19-2红粘土的成分、物理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一 红粘土的组成成分

  二 红粘土的一般物理力学特征

  三 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范围及其规律性

  19-3红粘土地基的承载力

  一 确定红粘土地基承载力的几个原则问题

  二 确定红粘土地基承载力的一般方法

  三 关于按变形考虑红粘土地基承载力问题

  四 关于按物理指标(wLe)确定红粘土地基承载力

  19-4红粘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一 应着重查明的问题

  二 红粘土地基类型与勘察工作

  第20章 填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20-1填土分布概况与研究意义

  20-2填土的工程分类及岩土工程问题

  一 素填土

  二 杂填土

  三 冲填土

  20-3填土地基的勘察与评价

  一 素填土和压实填土地基的勘察与评价

  二 杂填土地基的勘察与评价

  三 冲填土地基评价资料

  第21章 膨胀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21-1膨胀土的分布与研究意义

  21-2土的胀缩特性指标及其试验条件

  一 自由膨胀率ζef(%)

  二 膨胀率ζep(%)

  三 膨胀力Pe

  四 土的收缩率δs及收缩系数λs

  21-3膨胀土的一般特征及影响地基胀缩变形的因素

  一 膨胀土的一般特征

  二 影响地基胀缩变形的主要因素

  21-4膨胀土的判别

  一 按土体的现场工程地质特征判别

  二 按已有建筑物的变形 裂缝特征判别

  三 按特征指标定量判别

  21-5膨胀土建筑场地与地基评价

  一 膨胀土建筑场地分类

  二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分类

  三 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

  四 膨胀土地基变形计算

  五 膨胀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与要求

  六 膨胀土地基的稳定性验算

  21-6膨胀土地基的设计原则与工程措施

  21-7膨胀土建筑场地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第五篇 高层建筑地基变形和桩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第22章 高层建筑地基变形的特殊问题

  22-1概述

  22-2为减少高层建筑地基变形的地基基础设计措施

  一 一般准则与经验

  二 关于采用的基础类型问题

  22-3补偿性基础的施工条件及其与地基变形和稳定性的关系

  一 基坑土质条件较好时的常规施工问题

  二 基坑开挖的临界深度

  三 基坑隆起与再压缩变形的影响与预防措施

  四 坑壁侧向位移和坑外沉降

  五 减少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中应力解除的方法

  六 施工及使用过程增大地基变形和不均匀变形的其他重要因素

  22-4高层建筑地基变形的计算问题

  一 基底压力取值及考虑地下水浮力作用的必要性

  二 附加压力沿深度分布方程

  三 大基础地基压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四 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基底回弹再压缩沉降等因素

  综合估算大基础平均沉降

  五 整体倾斜计算问题

  22-5深基变形参数选择及取值问题

  第23章 桩基的岩土工程评价与设计原则

  23-1桩基的岩土工程问题

  23-2桩基设计原则

  一 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

  二 桩的布置原则

  三 桩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状态验算要求

  四 考虑承台桩土共同工作的条件

  23-3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及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

  一 桩基持力层的选择

  二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

  23-4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一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原则

  二 用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三 用其他原位测试资料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四 按经验参数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23-5桩基整体强度验算

  一 群桩基础整体强度验算

  二 群桩基础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验算

  23-6桩基沉降计算

  23-7桩的负摩阻力

  一 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

  二 影响负摩阻力大小的因素与分布条件

  三 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影响的验算

  四 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的计算

  23-8桩基勘察要点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