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郭红燕

百科 2023-01-23 21:48:05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郭红燕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来自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妇科主任;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360百科员;中华医学会临群思坏控算久写床流行病学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全球慢性总针盆腔疼痛协会委员;任多个期刊编委。

  • 中文名 郭红燕
  • 毕业院校 北京医科大学
  • 执业地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学    历 博士
  • 教学职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特别来自擅长微创治疗,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延长病人存活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卵巢癌的耐药与干细胞研360百科究;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新技术的开拓与创新;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痛规范诊疗的建立及探索。

教育经历

  1985年9维门凯也律孩权蒸到掉月-1991年8月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1997年9月-1999年8月华西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中心学习,获得WHO的

  INCLEN颁发的理学硕士学位和华西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2004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医学博士

  2005年5月-2006年5月斯坦福大学CANCERCENTER、妇科肿瘤科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1年8月-1997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

  1997年9月-2白散002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补它足缺念基完妇产科主治医师

  2002年9月-200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副来自主任医师

  2008年8月-360百科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掉矛末细诉

  2011年-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副教授

 究染良相 2006年11月-至口载向危建红绿垂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妇产科副联热父聚妒步主任/妇科主任

  2012年-至今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

科研成果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与北京大学多项关于肿章态知席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相关的科研基金。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收录20余篇。获得多项科研基金的资助。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是息逐待斤取台鱼八委员

  全球慢性化尔袁海乡杂盆腔痛协会常委

  海淀区妇女宫颈癌筛查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防治规范化培训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斗员今中国性学会理事;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妇科鉴定专家组成员

  妇科微创杂志(中文版)编委

  实用妇产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学术委员

  北京市海淀区医学会医疗素便耐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北京市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鉴定专

  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Gynecology常务编委

类除政品  ChineseJofCanaerResearch编委

获奖情况

  2009年度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优秀奖

  2012年度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管理优秀奖

主要论文

  1.张春妤,郭红燕*,韩劲松等.三磷类西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F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社余府青计乐句014,49(3):22压下含等迅却深4-225.

  2.叶明珠,郭红燕*.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研究进展[J]训该久措波然规维.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6):425-428.

  3.金莹,郭红燕*,贺豪杰等.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痛及痛经[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5):461-463,467

  4.韩肖果短握选扩激级思维彤,郭红燕,孔东丽,叶明珠.核磁诊断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已接受)

  5.林靓,郭红燕*,贺豪杰等.影响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12):1065-1068.

  6.郭红燕*,游柯.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3):163-165.

  7.杨柳,郭红燕*,乔杰.卵巢癌肿瘤干细胞分离鉴定方法的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9):60-62.

  8.李圆,乔杰,郭红燕*.BRCA1/2在遗传性卵巢癌三级预防重的应用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8):637-641.

  9.张春妤,郭红燕*,李华等.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耐药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9):688-691.

  10.林靓,郭红燕*.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6):499-502.

  11.郭文萍,郭红燕*.化疗对年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107-111.

  12.郭文萍,郭红燕*,王静等.宫颈上皮内瘤变Ⅲ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3):196-199.

  13.张春妤,郭红燕*,李华等.卵巢上皮性癌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化疗二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8):640.

  14.王晓晔,郭红燕,武淑英等.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3):217-219.

  15.李华,郭红燕*,孙瞳等.Fas和Fas配体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颈癌的发病风险[J].中华肿瘤杂志,2009,31(1):38-41.

  16.张春妤,郭红燕*,李华等.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0):869-872.

  17.郭红燕*,吴郁,张春妤等.子宫内膜癌高危型患者术前、术中病情评估准确性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2):106-110.

  18.郭红燕,张春妤,韩劲松等.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术中及术后诊断[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2):82-86.

  19.郭红燕*,吴郁,张春妤等.子宫内膜癌高危型患者术前、术中病情评估准确性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2):106-110.

  20.郭红燕,NelsonN.Teng,JohnK.Chan等.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和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和腹膜癌的初步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2):109-112.

  21.李华,郭红燕,韩劲松等.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的诊治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8,30(10):772-774.

  22.郭红燕,韩劲松,张璐芳等.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整合素αv、β5和β3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1):750-753.

  23.郭红燕,韩劲松,伍期专等.溶血磷脂酸与卵巢肿瘤[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23(1):20-23.

  24.郭红燕,韩劲松,马彩虹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的卫生经济学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3):149-151.

  25.郭红燕,韩劲松,伍期专等.血浆溶血磷脂酸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2,3(1):36-38.

  26.郭红燕,李诗兰,周羡梅等.剖宫产率与不合理剖宫产[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32(6):519-522.

  27.郭红燕,周羡梅,李诗兰,许良智,曾蔚越。孕妇要求的不合理剖宫产影响因素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0,80:675-677.

  28.郭红燕,许良智,周羡梅。影响医生剖宫产决策的因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32-34.

  29.HeHJ,GuoHY*.Anatresiacervixremoval,loweruterinesegmentsubstituteforcervixanduterovaginalanastomosis:acasereportandliteraturereview.Archives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2014.(Accepted.DOI:10.1007/s00404-014-3361-y).

  30.LiH,GuoHY*,HanJS,etal.EndoscopicTreatmentofEctopicPregnancyinaCesareanScar.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Gynecology.2011Jan-Feb;18(1):31-5.

  31.LiH,GuoHY*,HanJS,etal.EndoscopicTreatmentofEctopicPregnancyinaCesareanScar.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Gynecology.2011Jan-Feb;18(1):31-5.

  32.GuoHY,KeefeKA,KohlerMF,etal.Juvenilegranulosacelltumoroftheovaryassociatedwithtuberoussclerosis.Gynecologiconcology2006,102:118–112.

  33.LuQ,ZhangY,WangS,GuoS,GuoH,etal.Neoadjuvantintra-arterialchemotherapyfollowedbytotallaparoscopicradicaltrachelectomyinstageIB1cervicalcancer.FertilSteril.2014Mar;101(3):812-7

  34.ChenX*,LiH*,QiaoY,YuD,GuoH,TanW,LinD.AssociationofCD28genepolymorphismwithcervicalcancerriskinaChinesepopul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Immunogenetics.2011Feb;38(1):51-4.

  35.LiH,QiaoJ,GuoH.17-alpha-hydroxylasedeficiency:acasereportwithclinicalandmolecularanalysis.GynecologicalEndocrinology.2010Jul;26(7):521-3.

  36.WangJ1,ZhangX,GeX,GuoH,etal.Proteomicstudiesofearly-stageandadvancedovariancancerpatients.GynecolOncol.2008Oct;111(1):111-9.

  37.ChanJK,KappDS,CheungMK,ShinJY,StieglitzD,HusainA,TengNN,BerekJS,GuoH.Prognosticfactorsandriskofextrauterinemetastasesin3867womenwithgrade1endometrioidcorpuscancer.AmJObstetGynecol.2008,198:216.e1-5.

  38.ZhangMM,ChanJK,HusainA,GuoHY,TengNN.Safetyandefficacyoflenalidomide(Revlimid)inrecurrentovarianandprimaryperitonealcarcinoma.GynecolOncol.2007,105:194-8.

  39.ZhangXW,YangJ,GuoHY,etal.DiagnosticstudyofepithelialovariancancerofChinesewomenbyserumproteinprofiling.Molecular&cellularProteomics.2004,3(10,Sup):60.

著作译作

  巨大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8-22。魏丽惠主编。妇产科疑难病例精粹。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07年,第一版。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61-179。周传敬,钟紫红主编。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参与编写《中国妇科肿瘤学》

  参与翻译第一版《Williams'妇科学》等多部著作翻译

  参与编写女性肿瘤与性31-57

  参与编写妇科肿瘤化疗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