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优77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该品种属晚籼早熟来自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17天左右,比汕优64长1~2天。株叶型态好,熟期适中,高产360百科、稳产,米质中等偏上,感稻瘟病及白叶枯病。适量胡轴模位纪宜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省稻瘟病、缺口好称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 界 植物界
- 属 稻属
2001年国家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07
四来自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泸州市农业局
特征特性
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360百科育期平均为117民必报表刑还记止坏答意.3天,比汕优64长1.4天。株高101厘米,株叶型态好,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20~21万,穗型较大,术翻帝缺微龙土使穗长21.8厘米,每穗总粒数105.6粒,结实率76.7着收至条类续呼%,千粒重28.2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6%、垩白率66%、垩白度16.9%、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米质较好。抗性:稻瘟病5.9级、白叶枯病8级、褐飞虱7级。
产量表现
1998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早熟组国家区试,平均亩产453.9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6.24%,1999年续试平均亩产457.5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5.99%,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9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8.7%,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和丰产性。
栽培技术要点
由于种子千粒重较大,用种量要求1.5~1.75公斤/亩,浸种时间比汕优组合要长12~24小时。其它栽培技术可参照汕优64进行。
制种技术来自要点
K17A具有优异的异交性能,且柱头的生活能力强,繁殖制种时均要注意防止生物学混杂。应选择无外来花粉的地点制种,时差隔离要360百科保证在20天以上,同时,由于异交结实率高,在抽穗初期必须去除保持系等可育杂株。
审定意见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获女死意构:该品种属晚籼早熟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17天左右,比汕优64长1~2天。株叶型态好,熟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中等偏上,感稻瘟病及白叶枯病。适宜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省稻瘟验歌病、白叶枯病轻发区础殖受富量作双季晚稻种植。经审核,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2000年贵州审定,编号:黔品审238号
2000年贵州审定,编号:黔品审238号 | |
---|---|
品种来源:该组合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余与扬高粱所用自育新质源、异交结实率高的不育系K17A与福建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强优恢复系明恢77配组而成。1994年遵义市种子公司引进,属于中籼早熟组合。 产量表现:1995起写派年参加遵义地区区试,8个试点,平均亩产524kg,比对照汕优64增产11.3%。 特征特性:该组合生育期配式究妈147天左右,比汕优64短2.8天。株高85.3cm,穗长21.1cm,穗实粒数112.2粒,结实率86.4%儿径要,千粒重28.3g兵陈约联证员丰校,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叶型好,抗稻瘟病和纹枯病,后期青杆黄熟,不早衰,米质较好。 栽培要点:4月中旬播种,两段育秧,秧龄45天左右;合理密植,亩栽1.5万穴,采用宽窄行栽培,每穴栽2粒谷秧;施足低肥,早施分蘖肥,注意N、P、K的合理搭配;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地区:可在我省海拔1000~1300米的遵义、安顺等具有相似生态的中高蒸海拔水稻适宜地区种植。 |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