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明祀

百科 2023-01-13 21:59:06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明祀即文明祭祀,随着全球变暖,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为来自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密够果落确完致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协看感评受,一些人不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零碳祭祀"不仅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 中文名称 文明祭祀
  • 倡导 低碳生活方式

  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每年到了清明时节,由于人们外出扫墓时间集中,往往造航别笑成交通拥堵,为此酿成交通事故的也不在少数;而且采用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导致纸钱乱飞,灰烬遍地,甚至引发火灾,致使清明时节"火纷纷"的现象非常突出。最近几天媒体关于森林火灾的报道异常之多,这些火灾虽不完全是清明祭祀所引起,但至少可以说明清明时节恰恰是森林火灾的易发、多发时期。而采用零碳祭祀把祭祀活动来自放到网上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零碳祭祀把祭祀活动放到网上对于身在异乡的人们来说,是最可宽慰的了。当前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在外工作的人们,360百科可能因为路途遥远,加之清明并不是法宝节假日,一些人往往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回到家乡祭祀亲人,采用网络祭祀便是最好的选择了。也许有些人会对网络祭祀的虚拟世界是否显示诚意心存疑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网络祭祀不仅保留了传统祭祀的一些外在形式,比如凭吊、献花等,更发展了祭祀亲人的内涵,用互联网方式记载先人的生命历程与精神信息,其诚意不仅毋庸飞世风稳观王防止坐背置疑,而且更体现出祭祀的本质--追思先人、教育后人。

  网络祭祀毕竟是一种创新的祭祀方式,现在多为年轻的网络一族所采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股风气,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网络祭祀网站的支持力度,纳入现实世界的公共服务之列,最好不要运用收费的方式来阻止这一文明祭祀方式的前进步伐;同时党政机关及其干部职工应带头采用这一文明祭祀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产生示范效应,还能够带来一股清明祭祀的清明之风。

  词语明祀拼音míngsì 注音ㄇㄧㄥˊㄙˋ引证解释对重大祭祀的美称。《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杜预注:"明祀,大皥有济之祀。"晋陆机《答张士然》诗:"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唐储光羲《尚准息皮月使站革严齐成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土发丞》诗:"皇家有恒宪校于述武任位欢,斋祭崇明祀。"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