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贵州六盘水市彝族

百科 2023-01-13 16:41:18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该书为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彝族卷之贵州六盘水彝族卷。全书分为建制、地理、经济、历史、文化、体育、卫生、民俗、教育、语言文字、文物文献、宗教、人物等十余类,约1000条目,事涉古今,包罗万象,内容丰富。

  • 书名 贵州六盘水市彝族辞典
  • 又名 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彝族卷之贵州六盘水彝族卷
  • 作者 柳远胜 
  • 页数 378
  • 定价 50

内容简介

  该来自书为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彝族卷之贵州六盘水彝族卷。全书分为建制、地理、经济、历史、文化师其电草务将帮你、体育、卫生、民俗、教育、语愿粉言文字、文物文献、宗教、人物360百科等十余类,约1000条目,事涉古今,包罗万象,内容丰富。

  六盘水市是贵州彝族的主要聚居地,是一个美书内丽的地方。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山水清秀,人杰地灵,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做如袁际九抓出过伟大的贡献。本辞典以反映六盘水市境彝族为主旨财德,考虑到既彝族的共性,又兼顾本地彝族的特殊性,整部辞典保持了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高度统一。

编辑推荐

  《贵州六盘水市彝族词典》包含贵州六盘水市彝族的建制、地理、历史、经济、教育、宗教、思想、语言、文字、文算束则显载味树久破化、体育、风俗、文物、文献、人物等十四类,共收词延机示被领永目两千多条,清晰生动的展现了彝族的从古至今的风土人情及其历史文化,是研究彝族人文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媒体推荐

  编辑说明

  一、本书包括建制、地理、历史、经济、教育、宗教、思想弱握稳因练、语言·文字、文化、体育、风俗、文物·文献、人物等十四类,共收辞目两干多条。

  二、本书所收辞目,除常见的名词察话技、术语、地名外,重点选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么也同概沉室获又鲜为人知的彝学研究成果。

  三、本书所收词目,有一事数名或一词多译者,酌情采用其带有普遍性的作为正条来自,其他列为参见条,或不予列收。

  四、本书所收辞目,凡属一词多义的,采用①②③等分项叙述。

  五、本书各类交叉辞目,只在一类中刊出,其他类不列辞目或释文。

  六、本书对较为冷僻的汉字加注汉语拼音,标明声调,并尽可能兼注直音。

  七、本书引用汉文古籍文献中对彝族的有关记载的字、词,文句,原则上用简化字,但从保留其历史原貌考虑,加注繁体字。

  八、本书编排体例原则上遵循总编委制定的《凡例》,和"宁缺毋360百科滥"的原则因地制宜地从逻辑关系上进行调整归类。

  利进九、本书每一大类前均以"概述"条为首条,以达简练、明略、概览的效果。

  十、本书根据类目的内在逻辑联系,按大、中、小顺序排列,一般情况下母目与子目有包容关系。

  十一、本书采用部分反映彝呼比数植级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图片,以求其直观和图文并茂的效果。

  十二、本书前设有《凡例助作》和按正文顺序排列的《可策厂乎好呼还应林脚纸分类辞目表》,书末设有《辞目检字表》和《汉语章罪药拼音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目录

  分类辞目表

  正文

  辞目检字表

  汉语拼音索引

文摘

  书摘

  淤泥河坝孔载命全介发病子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烈笑陈龙球记察台短压盘县特区淤泥彝族乡,东经104度13'、北纬25度57'。"淤泥"为彝语音泽,彝族家支名。彝族德施氏"淤泥"家支早期居住此地而命名"淤泥部"。坝子呈弯曲谷盆形,东西走向。午平均气温13.7摄氏度,年降雨量1 344毫米,无霜期272天。总面本创先某调房积约765米,其中有耕地面积510亩章倍字翻声罗负老鲁,水田占63%。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盛产糯米。府吃星演把有丰富的水利资源约模燃果迅论封消调刑和煤炭资源。坝区居民有彝族、汉族、布依族,其中彝族人口占93%。今淤泥发春叶球笔或为彝族聚居区重要交通要遣和集市贸易地。

  鸡场坪坝子 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鸡场坪彝族乡。"鸡场坪"彝语称"阿默修委训快罪乐愿垤",即彝族默部的坝子,彝语"阿"为"默"的前缀,"垤"为"坝子"之意,以十二生肖中的属相鸡为集市日而命名鸡场坪。坝子里呈多棱形,西东走向,属山原地。平均海拔1 780米,年平均气温13.8摄氏度,年降雨量1 300毫米,无霜期247天。总面积约4455亩,其中耕地2970亩,主产玉米、小麦、水张队把议稻、烤烟、蚕豆等。多为旱作区,居民有彝族和布依族、松铁室穿金放汉族。今鸡场坪为盘县北部彝族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和最大的集市贸易地。

  旧赛坝子 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布盘县特区普古彝族苗族乡平坝村。"旧寨"亦称普古旧寨,彝语称为"濮谷卡史","濮"为古部族名,"谷"为家园,"卡史"为旧寨,以古代濮部族旧址而命名"濮谷卡史"。坝子呈椭圆形,南北走向,属山原坝地。平均海拔1 960米,年均气温12摄氏度,年降雨量1 284毫米,无霜期24l天,总面积约4 555亩,其中耕地3 037亩。主产玉米、洋芋、荞麦、油菜。坝区居民主要为彝族和汉族。

  归集三屯 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布依族苗族彝族乡和鸡场布依族苗族彝族乡境内,地处北盘江北岸。马龙屯、棋盘屯、妥保屯合称三屯。马龙屯海拔1 971.5米,面积8平方公里,三面鲍壁;棋盘屯海拔l 80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三面峭壁,一面临江:妥保屯海拔1 800米,纵横40公里,为古代彝族归集、归射家支扎营驻兵之所。相传康熙三年(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兵犯水西彝族地方政权时,曾在此与彝族土司发生激战。

  韭菜坪山名,彝语称为"野薮博"或"坡色热",以山顶平缓浅凹处生有韭菜故名,属鸟蒙山脉。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北部,距六盘水市中。区44公里。山体由石炭纪灰岩组成。峰脊顺应地质构造呈北西断块山。面积30平方公里,山麓海拔l 777米,极顶海拔2 900.3米,高差1 122·7米。为贵州省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山势南缓北陡,植物繁茂,有箭竹、灌木、草蔓、天麻、党参、千年健、万年青等数百种中草药,有"天然牧场"和"天然药库"之称。半山周围居住的彝族_占总住户的65%以上,故有"彝山"之称。疏林遍布,田土交错,公路纵横,水大铁路已迭山麓南侧。矿产有煤、铁、铅、锌,已大量开发利用。

  二塘坝子 住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西北部大湾镇境内。呈东西走向,长10 000米,最宽为l 000米,总面积IO平方公里,平均海拔l 777米,全坝被二塘河分隔成南北两部分,河流呈"s"带状贯穿整个坝子。二塘坝子地表狭长、低平,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主产水稻、玉米、豆类、蔬菜、水果等,地下煤藏量丰富,已开发利用,是钟山区蔬菜种植基地这一。

  碧云洞 亦称水洞。系天然喀斯特溶洞,因喀斯特地质发生裂变和水流冲击而成。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城关镇西南1公里处。洞全长6.5公里,洞内最大跨度150米,拱顶最高处117米,洞上方崖壁上有明嘉靖三年(1524年)镌刻的"水洞"二字。明《大明一统志》称其为"普安第一奇观"。明崇桢三年(1630年)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于此,并于洞口崖壁上书记"碧云洞天"四字,"碧云洞"由此而名。20世纪80年代已辟为公园。碧云洞已收入《中国名胜辞典》。

  白岩洞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北部普古彝族苗族乡境内,亚盘县特区中心90公里。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因岩溶变化和水流冲击而成。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绝壁,望去一片白色,故名白岩洞。南面有一小河径迭谷底。洞深2公里,最高处约30米,最宽处50米。白岩洞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尚等开发。

  渚游洞 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淤泥彝族乡黑白村。为喀斯特地形结构。洞口宽约20米,高约5米,洞口最宽处100多米,最高处50余米,洞长600米。洞内分三级,6蹲钟乳石。按顺序一字形排列。洞顶有水滴落于地形成清泉。是旅游避暑的佳景,尚待开发。

  龙滩口溶洞 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淤泥彝族乡中河村,为喀斯特地貌结构。因地层断裂、水流冲击而成。龙滩口溶洞背西向东,距地面高80余米。全洞由上、中、下级三级组成。第一级宽5米、长3米,洞中有形似山、水、峡谷、飞瀑的钟乳石景观。第二级面积1600平方米,另有两个高20米、宽1500米的子洞与其相衬。第三级洞中有一清泉从10米高的岩壁内飞流直下,在谷底汇集成长约30米、宽15米的暗河。龙滩口溶洞的自然景观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尚待开发利用。

  十里大洞 亦称盘县大洞。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珠东乡十里坪村。洞宽50米,高30米。洞厅宽35米,洞长220米。面积8 000平方米。由石碳系厚层灰岩发育而成。1994年6月,中山大学张镇洪教授到大洞考察,从洞内发掘出近万件化石。有动物群种类化石59种,其中有30多万年前生存的以东方剑齿虎、桑氏狗、中国犀、轴鹿、爪哇豺为主体的动物群。此后又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专家学者到大洞进行考察,被评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十大考古之一,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为此成立了"盘县大洞工作站"。

  月亮洞悬崖有洞如弦月而名。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西南28公里毛口布依族苗族乡板亭村海拔2 1226米的老王山腰上,东向绝壁难入,洞内一巨石前埋有3座古墓。

  窗子洞 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西北31公里牛场苗族彝族乡东南角与新场乡接壤的一堵高200米的峭壁中部,因酷似窗子而得名。前临懒龙河。左右后均绝壁。

  天生湖 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双戛彝族乡中箐村境内。距六盘水市中心区10公里,在马姚公路边上。原为一堰塘,仅600多平方米的水面面积且为锈水。1965年夏季降一昼夜暴雨,塘水骤涨,此后水位逐年上升。成一天然湖,故称天生湖。最大深度30米。平均深度14米,水面面积19 800平方米,蓄水量约2'772万立方米,夏天湖面常有野鸭游戏。湖边有一小石山,因多溶洞,常会发出轰嗡回响,迎山呼语可荡起阵阵回声。距湖不远处有十里杜鹃花林和当地人称小三峡的河流,综合开发旅游前景好。

  明湖小三峡 又名河沟营,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距市中心4公里,于凤凰乡明湖村西南角,东接海骂枝,西抵马落箐彝族村,南山从天而降,北岭拔地而起,两峰相偎挟抱。蜿蜒连绵lO余里。绿林荫森,一水中流,从河底仰望,天呈"一"字形,故称"一线天"。由西向东有"空谷传声峡"、"一水解石峡"、"三层楼板峡",故名"小三峡"。虽未开发,但凡节假日,游者络绎不绝。

  ……作 者:柳远胜 主编 出 版 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6-1 印刷时间:2002-6-1 I S B N:9787105050062 包 该书为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彝族卷之贵州六盘水彝族卷。全书分为建制、地理、经济、历史、文化、体育、卫生、民俗、教育、语言文字、文物文献、宗教、人物等十余类,约1000条目,事涉古今,包罗万象,内容丰富。 六盘水市是贵州彝族的主要聚居地,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山水清秀,人杰地灵,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做出过伟大的贡献。本辞典以反映六盘水市境彝族为主旨,考虑到既彝族的共性,又兼顾本地彝族的特殊性,整部辞典保持了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高度统一。装:精装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