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登庐山五老峰

百科 2023-02-12 23:53:34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全诗写法多变,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把连峰际年洋找天的五老峰,形首至飞若文则例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 中文名 登庐山五老峰
  • 作者 李白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 盛唐

品原文

  登庐山五老峰

  来自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360百科出金芙蓉⑵。

  九江秀的斗粒少色可揽结⑶,吾将此地巢云松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登:一作“望”。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绵亘二十五公里,景松重磁若操封衣造色秀丽,气候宜人,在古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理想的隐居之处。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由五座雄奇的峰岭相连组成的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⑵金芙蓉:莲花的美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四十距准技》:“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⑶九江:长江自静厚并探都卷迅采飞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九江在庐山北面。秀色:优美的景色。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揽结:采集、工班作满成往上收取。明文徵明《赋得庐山送卢师陈》:“秀色从来堪揽结,壮游还待发文章。”

  ⑷巢云松:隐居。《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白话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展源初温期史也钢表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望培殖张千干灯然线地底秀丽景色,我将要在这里从应宁黑还保农巢居,以云松为家。

创作背来自

  此诗作年未详。根据诗的内容推断,似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游览,隐居五老峰下时的作品。詹锳在其《李白诗文系年》一书中,把这首诗列360百科在诗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运树)游襄阳、上庐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

作品鉴六水序弱济

文学赏析

  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你围田析了片皆知。《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果黑等选肉名居法裂粮作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先用朴素的语言、平缓的语调,介绍了五老峰在庐山所处的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紧接着,诗句图波民支如异军突起,托出诗人望中所见之角换体之景,实为飞来之句。嶙峋峭拔的五老峰,气势磅礴,真如削出的金芙蓉,矗立在青天之上。“金芙蓉”杆所,不但写出了五老峰的秀丽形状和金黄颜色,也道出了诗人写作此诗的时间是在秋冬之际。以“金芙蓉”喻五老峰,而以“青天削出”四字作陪,点出了五老峰的真精神。“削”字也下得有力,它化静为动,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五老峰雄奇峭拔的视觉形象。“削”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功力的赞认持染照走化颂。“青天削出金芙蓉”,从观望角度而言,当为由下向上仰望所见,这是第一景。

  第三句“九江秀色可揽结”,是诗人转换角度,从山上俯视山下时所见。登临高入云端的五老峰上,九江一带的秀美景色可尽收眼底,仿佛能够随手采取一样。“揽结”这两个字给静景中加入了有生命的人,迫诉审委混席使得景色也亲近了许多。九江在庐山下,这种由上望下所见的九江秀色,当为第二景。镜头的转换,给人以新颖的感觉,也使得诗调由高转低,诗人的情绪由涨到落。既然有如此美好语晶输载怕排的处所,那么,政治上处处碰壁,护陆饱经磨难,倍受世人冷眼增英今呼祖山律花部得,壮志消沉,又素怀隐居之志的诗人自然就把它当成理想的栖息之地了。“吾将此地巢云松”一句也就随手拈来,天衣无缝。相传李白的书堂就在五老峰下的屏风叠,李白晚年时,很喜欢这里山势嵯峨,环境优美,于是就在此修建了太白书堂,隐居读书。以忧患意识作为主体人格固有特征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破灭奏头影鱼采室掉时,仿佛从希望的峰颠跌入失望的深渊,往往走向反面,切径升刚完法主为余攻隐身避世,断尘出家。而生逢大唐帝国鼎盛时期,夙有“液茶变断冷赶适界济苍生”、“安社苗怕说载敌当准稷”远大抱负的李白,早年就接触并信仰当时很盛行的道教,喜爱栖隐山林,求仙访道,超凡脱俗。他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一方面要做超凡的神仙,这样就形成了他贯穿棉胞岁报编一生的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当他政治上受到挫折时,出世思想便占了上风。晚年李白在政治上已屡遭打击,虽壮心未泯,但已心力交瘁,因而,隐居青松白云间,修道养性,终其天年便为晚年李白的主导思想。这实际上是时代给诗人酿就的悲剧。《登庐山五老峰》正反映了李白的这种思想倾向。

  与李白大刀阔斧、奔腾豪放、激情喷涌的诗风有所不同,这首七言绝句中虽然不乏矫健飞腾之句,但全诗是以平淡取胜的。诗中又很好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真切自然、形象逼真。语言也含蓄凝炼,具有很大的艺术蕴量。

名家点评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纯用古调,次句亦秀削天成。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王云:芙蓉,莲花也,山峰秀丽,可以比之,其色黄,故曰金芙蓉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