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洲镇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烟洲镇,隶属钟水府病意向紧于湖南省衡阳市谓被换单常宁市,位于常宁市东北部喜聚,东与耒阳市坛下乡隔舂陵河相望,南与荫田镇毗邻充某病日初交纪买,西连蓬塘乡,北接松柏镇。 区域面积106.9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读若义片临管行娘39648人。
民国后期,为松烟乡、蓬田乡月武代天记述目川答。1962年,属水口山区。1993年10月,撤烟洲乡设烟洲镇,属水口山区。1995年5月,撤区并乡,将新力乡、烟洲镇和亲仁乡部分建制村合并为烟洲镇。 截至2020年6月,烟洲来自镇下辖1个社区和17个行政村。
2019年,烟洲镇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师联完江居团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360百科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策船等素模个。
- 中文名称 烟洲镇
- 行政区划代码 430482103000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
- 地理位置 常宁市东北部
乡镇介绍
烟洲镇历史悠久,烟洲集镇和烟洲码头始建于乾隆年间,自古水运繁荣。区位得天独厚,与耒阳市、衡南县划存复总岩适括经军隔舂陵河相望,距市区38公里,西进经蓬塘乡,南下经荫田镇,北上过水口山镇。
地域较广阔,总面积106.晶99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3.1万亩,林地7.8万亩。境内丘陵起伏,盛产油茶,况号操老油茶林发展到4万亩,是全市重点油茶基地之一。舂陵河沿岸地势平坦、田土肥沃,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谷、油菜、芝麻、烟叶、柑桔、西瓜、花生、湘莲等。矿产资源来自丰富,主要有煤、锰、铅、锌、金、银、锡、矿硅、石灰石等360百科。
亲仁水电站坐落于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处的舂陵江上,2室治湖轴转了0世纪70年代由原水口山区人民自筹资金、自出劳力修建,至今在灌溉和发电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来烟洲镇围绕建设“小康烟洲,和谐烟洲,魅力烟洲”的总体目标,以发展经济为主题,以维护稳例宪西务步身校紧提形定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检写位目助马点,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管辖地区
烟洲镇经行政区划调整后,现辖烟洲居委会、石岭、烟洲、大泉杨、石泉、枫山、新阳、万众、大众、火田、民主、矮岭、跃进、象星、麻石、亲仁、良和、苍冲,共1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
经济发茶伤责丰官展
烟洲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据统计,2013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84万元,较上年增长12%,连续保持三年小幅增加,其中烟叶税收收入超过100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10元,增长25%。
地域较广,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厚,山头和田地分布相对较集中的烟洲镇,农业结构渐趋合理,集约来自化进程扎实推进。坚持在夯实农业基础的前提下,大力推动"两油一烟"产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确保耕地红线不退: 2014年集中育秧达70亩,发展种粮大户130余人,农作物覆盖率达90%以360百科上,杜绝了连片抛注季荒现象;巩固烟叶生产,逐渐提高烟叶利润:2014年全镇交售烟叶5260担,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9.5%,均价为11.6元/斤,烟质和烟价在全市排名靠前;扎实抓好油茶开发,加快荒山绿化进度:成极装副个乎粮实功引进鸣天公司、中联公司、大博虽龙油茶、松林公司、博红公司、茂顺农场和云南同来公司,共新造油茶林15000亩;落实万亩油菜种植,打造烟洲亮点景点:完成了舂陵河沿岸还源居静进万亩油菜种植示范点建设,并规划在新力片再造一个万亩油菜种植示范点。

在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烟洲镇积极动员,提前规划。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投入40万元用于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配备了垃圾清运车、新型垃圾箱和保洁员,并定于每月末进行一次洗街,集镇和农村面貌极大改观;提高硬件设施建设:全面硬化街道及背街小巷,建设居委田水欢哥治判危会沿舂陵河5.5米宽的乡道,避开老集镇,形成外环线,并建设沿河风光带,打造舂陵大道。并在5条主要干道及35个村湾场安装了75盏太阳能灯,亮化乡镇,方便群众出行;整顿集镇市场秩序:爱充余回请余吗明确赶集日期,划定摆摊位置,训乙规范买卖行为,严禁恶意提价,占道经营;加快秀威美村庄建设:明确要求各村支部书记带头做示范,屋前屋后都要种好树,并保持好卫生整洁,计划至少要建成6个秀美村庄示范点。

基础设节生对杨施建设提速,发展环境切实改善 。水利方面:共投入180万余万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青山、新阳等村,项目大、标准高;电力方面,完成了烟洲电网改造工程,实现1万伏线路全覆盖,改变了烟洲镇电网落后现状;交通方面,完成烟龙、烟荫线路面扩宽改造,情理、石泉等村的断头路维修陆续启动,晴天风吹沙,雨天泥元让富裹腿的状况基本消除;社会事业方面,新究绝术秋略常者祖建的烟洲小学正紧张施工中,拟建的烟洲敬老院也完成了用地、规划等手续,即将进行施工;政风建设方面,建成了政务中心,集国土、林业、民政、财政等开始窗口办公,除市政府规定的收费,其他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服务水平进一介候征变川么庆步优化。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面貌更新。统筹兼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突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争取市财政投入640万意底别三胶留查酸地吃元对烟洲中学、新力完小、中心小学、亲仁完小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合格学校标准化建设。投资2光半诗跑次哪击非60万元将对烟洲停执季限免站答烟象防吗小学进行整体搬迁。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拒不交纳赵师社会抚养费的依法申请法院非诉立案2起。细双察加大镇级财政投入,添置了节育手术器械,启动国策楼维修、服务所标准化建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开展65岁以上老人农村免费体检,免费体检2120人次。投入180余万元完成烟洲卫生院办公大楼建设搬迁,有效缓解了群众住院难,环境差的问题。推进"文化兴镇"战略,引导群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支持开展老干部活动,关爱机关老同志、村组老干部。邮政、电信、金融、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档案等工作有新进步。
坚持民生优先原则,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14年共争取安居工程指标33户,投入30余万元实施危房改造。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政策,共解决低保、五保1400余人,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生活问题。年内对镇敬老院进行提档升级,年前将启动新敬老院建设。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各项惠农资金实行打卡发放到户,全年共打卡发放惠农补贴资金48万元,粮食直补415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发放4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13年全镇共有31385人参合,参合率达95%。新农保参保17556人,群众受益面越来越广。
历史文化
盟山峰位于烟洲镇良和村境内,海拔237米,相传明朝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的一个夜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造成盟山峰田园损坏,房屋倒塌,人畜却无伤亡。灾后有人在山顶发现一颗大古树倒地,树兜朝天,傍有一石像,似一道者,人们以为奇异,护卫传说,进而诚心立念,顶礼膜拜。时南岳道观有名狄道长者,劝幕十方,建立盟山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有隶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传说。
清末年间,更增传奇,耒阳有罗氏三女入殿礼拜,一女心生欲念,当时殁于殿内。跟随家人欲将其尸运回安葬,竟久搬不动,时又大风暴雨,电闪雷鸣。人们骇异不已,许以就地安葬,雷雨方止。当即就殿前挖穴,仅挖三尺许,得一方石,石下为天然洞穴,遂礼葬之。尊奉妇人罗氏夫人,塑像配祀于殿。
2003年湖南省宗教事务局接受盟山殿管委会的申报,派员考察,批准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并授牌认可。
七姊妹古樟树
烟洲镇亲仁村有一古樟树,树年上百,其枝有七,排列紧致,粗者须4人合抱、细者亦有一人之围,远看像七位端庄贤淑的姑娘,故称为七姊妹(七姊樟)。村中互传,若有人看见树上有姑娘梳头,即喻意此人有福气,将来必能高升。其实已不可考据,但湾场200余人居住的地方,现已考出50多名大学生,不得不令人称奇。
烟洲戏台
烟洲戏台
烟洲戏台始建于清嘉庆八年,地址为现烟洲镇集镇中心。相传,风水家曾言,烟洲戏台所在地址为虎心,煞气太重,不利于一地平安,故修建一座戏台以镇压。戏台为半砖半土木结构,台内壁绘有精美图案,主要为八仙,寓意吉祥。
戏台历经沧桑,饱受苦难。早在抗日期间就曾被炸毁,1947年才被修复。解放后,在破四旧活动中,又被拆除,1958年方被修复。之后又遭到多方损坏,直至1984年,在李伦豪、杨兴等同志的有心支持组织下,戏台得以重新复原。此后又经两次维修。
2014年在本届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争取下,烟洲戏台得以真正的复原加固,现已成为烟洲的一个文化符号。
惜字塔
惜字塔
烟洲原双龙村有位老秀才家境富足,读了一辈书却不求功名,家里藏书却比粮仓还要高大。他爱书如命,惜字如金,每每见写有文字的纸片,都要弯腰拾起,当众虔诚焚化,以示敬畏。老秀才在寿终时,托族长召来了全村青少年劝慰:“识文断字人之本,人不读书不如猪,要惜字啊……我死后求大家变卖我所有家产及藏书,在舂陵河边建座惜字塔……”后人根据老秀才的遗愿,在舂陵河边建起了一座惜字塔(亦称为惜字楼、焚字库、焚纸楼)。
舂陵河
舂陵河又名舂陵水,亦称菱源河。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桂阳郡(此时常宁地属桂阳郡),高帝置。莽曰南……舂山舂水所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舂陵河的记载。东汉王朝视舂陵为“龙兴之地”,把从舂陵乡流出的河命名为舂陵河。
有史料记载,先秦时期由长江发舟入洞庭,沿湘江再上溯舂陵河,可直抵古南平。到汉代,南海、桂林、零陵各郡的贡品、商品北运,长沙流域的丝绸和土产品南输,皆通过舂陵河船运。隋唐时期,舂陵河已经成为南方水陆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宋至明清诸代,湖广之间的商务往来较多,舂陵河的交通运输更加频繁。鸦片战争以后,湖广等地的土特产品、海货、粤盐,基本上都从舂陵河运转。特色产业
大棚蔬菜安全、卫生、生长快、成本低、且不受季节限制,可提前上市等优点。2014年来,烟洲镇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特色农产品,在双龙村发展大棚反季节蔬菜30亩,新建大棚4组,扶植农户20余户,投资近10万元,后续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并进行推广。
结合烟洲镇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烟洲镇积极调整、优化全镇畜禽水产养殖业的生产布局,开展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综合防治,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生产与生态兼顾,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生态化,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全镇涌现了大批养殖大户,新阳村豪猪养殖基地现已有生猪300余头。
后记
千年舂陵河,河水汤汤,奔腾不休;河尾之烟洲,拥山傍水,钟灵毓秀。一句“舂陵古城,山水烟洲”道出了烟洲悠久的历史。古老的烟洲,正在新时期焕发着新的活力。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