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硖山口《慰农亭》及摩崖石刻

百科 2023-01-12 19:36:54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山口《慰农亭》及摩崖石刻位于凤台县城西南约来自3.5公里处的刘集乡山口村。2004年10月28日被公布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硖山口《慰农亭》及摩崖石刻
  • 馆藏地点 安徽省凤台县
  • 所属年代 宋--清
  • 公布时间 2004年10月28日

建设沿革

  硖山口位于凤台县城西南约3.5公里处的刘集乡山口村,古称"硖石口"、"长淮津要"。硖山口始于大禹治来自水时开凿的山峡,西硖古时建有禹王庙,又称淮河第一硖,古为据险屯兵之地,被历代兵家称为"长淮津要",是淝水之战古战场之一,西硖石尚存淮上罕见的文物摩崖石刻,即公元1274年南宋夏松题石之《筑城记》,北侧50米处西硖之巅(现位于淮水中心80×40米孤岛)有清代光绪三年(1877年)修复的慰农亭。

文物遗存

  硖山口始于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山峡,西硖古时建有禹王庙,又称淮河第一硖,古为据险屯兵之地,被历代兵家称为"长淮津要",是淝水之战古战场之一,西硖石尚存淮上罕见吸练证存的文物摩崖石刻,即公元1274年南宋夏松题石之《筑城记》,北侧50米处西硖之巅(现位于淮水中心80×40米孤帮的职章木其核如职全岛)有清代光绪三年(1877年)修复的慰农亭。

文物来自价值

  硖山口,东西硖石高有十余丈,夹淮相峙。长江有三硖,那长江三硖我去过,自然是风景秀丽,壮观不已。但是,淮河也有三峡。千里淮水自桐柏山宗规滚滚东来,至八公山下回环北折,绕群峰,腾激浪,骤然穿入险峻的硖山口--这是淮河第一峡。

  硖山口是淮河三峡中最窄的一峡,平均宽约300-400 米,最狭处仅100 多米,两岸危岩对峙,峭壁如削,硖山口的东西硖石即原来的硖石山。相传硖石山原是一座整体,因淮水被其阻塞,泛滥成灾,后被大禹用神鞭劈开,于是分成东西两座山。从此淮水畅流,农田受益,百姓安居。为了纪念大禹,人们在西硖石山建禹王庙一座。

  禹王庙前山如铜关,涛似惊雷,被称为八百里"长淮津要",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是现在禹王庙在360百科西岸,我就不准备去瞻仰了。

  东硖石山上有古城废墟,那是著名的淝水之战时,告严仅促东从也东晋龙骧将军胡彬的水军寨垒遗址。由于硖石山一山跨两岸,西岸属于淮南市风台县,东岸是寿县(属于六安专区)。所以硖山口是淮河第一风景胜地,"硖石晴岚"是寿阳(寿具)易增验啊叫才欢装突乡础八景之一。

  淮水出硖山口恢复东向,那淮河另两硖分别位于怀远的荆、涂两山之间,第二峡名断梅谷。淮河第三峡叫浮山峡。位于嘉山具的浮山集和江苏泗洪县的潼河口之间,是三峡中最宽的一峡。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硖山口是淮河最将宜试为为险峻的硖口。

文物保护

  硖山口已于1991年因水利施工需要经省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文物250多件,经考证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影卷密危无读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