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杨广镇

百科 2023-01-09 21:51:07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杨广来自镇,隶属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地处通海县东北部,东与华宁县分师论怕单还编界,南与里山360百科彝族乡及九龙街道接壤,西与里山彝族乡及接壤,北与杞麓湖相连,镇人民政府距县城3.5千米, 区域面积99.2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杨广镇有户籍人口52328人。

明代时期,杨广镇境域名永清乡。2002年雨合意客于衡斤迫4月,所辖城郊、黄龙、东村3村数圆采失划归秀山镇。 截至2020月6月,杨广镇飞附危下辖1个社区、1空亲升0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错下府驻杨广社区南街8号。

2011年,杨广镇财政总收入330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1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求情打源罗民人均纯收入52来扬18元。 2019年,杨广镇有工业企业49个,规模以上企业兰场倍例5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 中文名称 杨广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
  • 地理位置 通海县东北部
  • 面积 99.22 km²

建置沿革

  明代时期,杨广镇境域必较棉板做负振名永清乡。

  清前期名东路,后期叫东区。

  民国初年,为第二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为东华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第二区。

  1955年4月,兴义乡从华宁县划归通海县。

  19来自56年,改名五区。

  1958年,改为杨广公社。

  1984年,改杨广区。

  1987年10江往印用入代政波乐月,撤区建乡

  1997年4月,撤乡建镇。

  2002年4月,所辖城郊、黄龙、东村3村划归秀山镇。

行政从盾稳吸要义右马区划

  截至2011年末,杨广镇辖杨广1个居民委员会,云龙、古城、大新、镇海、义广哨、兴义、马家湾、杨梅沟、五垴山、落凤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6个村(居)民小组有61个自然360百科村。

  截至2020月6月,杨广镇下辖1个社区、10个行度划角到引项诗圆供时政村:杨广社区、云龙村、古城村、大新村、镇海承革村、义广哨村、兴义村、马家湾村、杨梅沟村、五垴山村、落凤村; 镇人民政府驻杨广社区南街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杨广镇地处通海县东北部,东与华来自宁县分界,南与里山彝族乡及九龙街道接壤,西与里山彝360百科族乡及接壤,北与杞麓湖相连,镇人民政府距县城3.5千米, 区域面积99.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杨广镇红据庆场划千温文模件地势东南较高,西部平坦。地形分为盆地、中山,境内平均海拔1800米,最高点位于五垴山村(五垴山),海拔2355米;最低点白石岩位于落凤村,海拔1740米。

气候

  杨广镇多年平均气温15.攻结立政论由宗国宗2℃,极端最高气温29.9℃(6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1.0℃(1月13日)。无霜期年平均276天,最短为17天。年均日照时数2286.3小时,日照率52%,年总辐射128.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123.4毫米,最大日降水量134.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抓边言10月,8月最多。

水文

  杨广镇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门集足宪握味主要河道有大兴河条,河流总长度4.5千米,属季节械乐八司性河流。

自然资源

  2011年,杨广镇有耕地面积27247亩,林地面积40189.5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杨广镇辖区总人口50636人。总人口中,男性25075人,占49.52%;女性25561人,占50.48什主专抗吃曾掉府%。总人口中,以汉为主,达48829人,占96.4%;有彝、哈尼、傣、回、蒙古等15个少数民手宗成错缺族,共1807人,占3.6%。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彝、哈尼、傣3个民族,其中彝族108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0%;哈尼族395人,占21当斤营景注.9%,傣族170人如终穿见的,占94%。

  截至2017年末,杨广镇常住人口50475。

  截至2019年末,杨广镇有户籍人口5232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杨广镇财政总收入3先货呼逐30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1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的要知包输革冲告民人均纯收入5218对查兵石主掉地座元。

  2019年,杨广镇有工业企业49个,规模以上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农业

  2011年末,杨广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27.68亿科市木元,比上年增长16%,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生产粮食0.51万吨,其中玉米3039.2吨,小麦15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花卉等,烤烟种植面积1.36万亩,产量0.19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5.34万吨,值需修选爱式治额别主要品种有白花、白菜,花卉种植面积629亩。

  2011年,杨广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生猪年末存栏1.8万头,羊年末存栏2739只,牛年末存栏2569头,生产肉类5878.3吨,其中猪肉3172.8吨,牛肉253.1吨,禽蛋9087吨;畜牧业总产值1.4534亿元,2011年末,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柏树、早冬瓜、桉树等,还有少部分竹子。渔业以养殖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鱼类为主,养殖水面全为淡水水面,大中型农用拖拉机830户;名优特农产品有杨广面条、洋葱、蔬菜、花卉等系列产品。

工业

  2011年末,杨广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6.11亿元,工业增加值2.81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5.89亿元,工业利税总额6571万元,工业企业20家,职工15152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

商贸

  2011年,杨广镇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5亿元。

金融

  2011年末,杨广镇有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人均储蓄10953元;各项贷款余额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邮政电信业

  2011年末,杨广镇邮政业务收入67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49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杨广镇幼儿园8所,在园幼几438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9所,在校生377人,专任教师2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45人,专任教师1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杨广镇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2个,藏书0.36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86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风山艺术团。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杨广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9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200万元,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8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93万人,参合率97.4%;孕产妇死亡率68.7/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9.62‰、7.9‰、5.98‰。

社会保障

  2011年,杨广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0户人数130人,支出21.8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12户,人数1450人,支出143.529万元,比上年增长5.1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5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7人,共支出21.7710万元,农村医疗救助97人次,支出10.8277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45人次,支出5.547万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临时救济154人次,支出2.72万元,比上年减少42.3%,自然灾害支出15.55万元,救济粮食45225千克。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0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63万元,比上年增长18.5%。社区服务设施1个,床位35张。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872万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314人。

基础设施

  •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杨广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7千米,投递点1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184户,比上年增加189户,电话用户普及率6.3%,移动电话用户4187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3%,宽带接入用户2515户。

  • 给排水

  2011年末,杨广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5千米,生产能力1000吨/日,生活用水0.06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11.9吨。

  • 供电

  2011年末,杨广镇有镇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综合电压合格率98.3%,供电可靠率99.5%。

交通

  2011年末,杨广镇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达4千米,公交运营车辆25辆。

历史文化

  • 地名由来

  《杨广乡志》载古名风桥石,围湖水时涨潮,便种柳为屏,更名杨广。

风景名胜

  有龙兴寺,三圣宫、法明寺、慈济寺、龙兴寺、朱氏宗祠等景点。

小新村三圣宫

  三圣宫位于小新村,始建于元朝末期,因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而出名,据清乾隆《重修三圣宫碑》记载:历经明清历代重修重建,现为清代的建筑。三圣宫为"船形"三进式两院布局,由大殿、后东西两厢、中殿、前东西两厢、前殿及前、中、后六个垛间组成,外设围墙呈"船形",墙外双溪环绕而过。六扇木雕格子门,每扇木门为一整块紫椿木,镂空五层立体雕刻,以《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故事为主。

  法明寺

  通海五中的法明寺,始建成于元朝。

  大新村

  大新村,位于大新村后的富春山慈济寺,坐东向西,一进院加配由殿前(大门)、两相(楼)、大殿,大殿后有慈云阁、文昌宫、祖师殿,占地约3000平方米。寺始建于元代,据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大新东华山,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该寺右侧有一天生溶洞,洞中长年流淌着20寸管粗的泉水。

  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位于小新村,坐东向西,面积1236平方米,一进两院由大门、中殿、大殿、两相十二耳和六躲间组成,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成,是朱尊故居。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