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天体仪

百科 2023-01-15 01:07:52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天体仪在康熙八年开始制造,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该仪用途有60多项,但它主要用于黄道、赤道和地平三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视位置等。

  • 中文名称 天体仪
  • 馆藏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
  • 所属年代 清
  • 所属博物馆 北京天文馆
  • 所属地区 北京

展品下香城认开亚信息(北京天文馆)

仪器介绍

  陈列位置: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侧正中

  仪 重:3850千杠尝格克

天体

  仪 高:2.735米

  此仪用一个直径为六尺的铜球代表天球,球面上布列着大小不等的镀金铜星1876颗,并把它们分为282个星官。球面上刻有赤道圈,与钢轴垂直。铜球外边南北直立的是子午圈,其上最高点代表天顶来自的的铜制火球。球面外与地平平行的是地平圈,四根立柱托什话妈板多能虽亚裂还着地平圈立于底座上 。

历史渊源

  天腊探仔体体仪,古称"浑",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我国古人很早担备达就会制造这种仪器,它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北京古观象台上安置的天体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

历史变迁

  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669-1673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该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1921年才重影密政地却苦新安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至今球面上还留有侵略者打下的弹痕 。

相关扩展

  天体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刘心著盟吧一个空心铜球,球面上刻有纵横交错的网格,用于量度天体的具体位置;球面上凸出请漏炼的小圆点代表天上的亮星影微跨试试,它们严格地按照亮星之间的相互位置标刻。整个铜球可以绕一根金属轴转动,转动一周代表一个昼夜,球面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北天极和南天极。两个极点的指尖,固定在一个南北正立着的大圆环上,大圆过正再磁接显出突拉照环垂直地嵌入水平大圈的两个缺口内,下面四根雕有龙头的立柱支撑着水平大圈,托着整个天体仪。利用浑象,无论是白天还是阴天的夜晚,人候项们都可以随时了解当时应该出现在天空的星空图案。

天体仪

  我国东汉装历天文学家张衡,曾经在天体仪上安装了一套传动装置,利置晶感吸计厂牛座脸引用相当稳定的漏刻的水推动铜球,均匀地绕金属轴转动,每24小时转一圈,这一业绩已载入我国光辉成就的史料库中。后来,唐朝的一行和梁令瓒、宋代的苏颂和应归讲迁韩公廉等人,把天体仪和自动报时装置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