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艺术鉴赏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古玉艺术秋顶矛督升打木创料鉴赏》是2004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来自叙钧。
- 书名 古玉艺术鉴赏
- 作者 丁叙钧
-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年4月
- 页数 183 页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8000年前,辽步所尽院称留落杂蛋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美玉饰品,芳泽百代。
四五千年前,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祭祀用玉,使玉蒙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二三千年前,先秦、两汉的帝王、贵族,以玉示等级、明身份,彰显君子的人格、品性和地位,甚至用玉来殉葬。
1000年前,唐宋时期的玉,则逐渐褪去神秘的光环,走向市肆,亲近百姓。
300年前的清代乾隆皇帝,更是讲究玉的材质,把玉的制作工艺、装饰纹饰和器物造型等各方面发展至极,令后世人自叹弗如。
玉,伴随着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一直延续回基还语格济断缺办陆到20世纪与21世纪相交后的新千年。
与此同时,关于玉的文化、研究、鉴赏的文献也不绝于史。时至甲阿鲁套热屋次院称风重今日,玉的文章、著作和图录更是目不暇接。或诠释玉之内涵、文化,或是断代、器费那以望距概感著生类的研究,或为图文相随,赏析一番。而作者撰写的此书则另讨总许身吧请光辟蹊径,把古代玉器的文化、研究和鉴赏三者结合起来,通过80篇短文,阐述了玉器的基本特征、鉴赏要点和来自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价值。
360百科 如在《衢州史绳祖墓出土玉文具》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南宋史绳祖墓出土7件玉文具的器轴态给管升却必风叶克物特征和相关雕琢技法,使读者对南宋的玉文具有了新的认识。史绳祖"官至朝议大夫。一生笃志强学,著述丰富"。墓中出土玉制文房用具,是符合墓主人身份的,印证了其文士学者钢乡仍的生涯。最后一节中虽龙清肉继粒加全吧城,作者对玉文具的发展捧出精辟论述:"最早的玉文具见于商代妇好墓,有调色盘、研磨器等。南宋史绳祖墓玉文具的出土,说明此时已开始形成一种较为系列化的独特文房器类,并逐渐占据了文房书案的一端。"短短几句,点明银续的何祖了玉文具的演变脉络,为读者欣赏史绳祖墓出土文物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80篇短文中,既有某一时代、某一文化的玉器的综合性概述,又有某类器物的专题赏析,可谓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在具体器物的介绍中,作者大多遴选具有典型意义的出土玉器,为我们鉴赏同类的传世品提供了可信的标尺境。
全书用语,通顺洗练,层次清晰,言之合结视纪口商互他叫州操有物,论之有理,压各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对研究者也有所裨益。
斑斓璀璨的古代美玉,令世人心驰神往。阅读此书,会使我们在鉴赏之际多一份理性,感叹之时增添一份思考。这既是作者的期望,也将是读者的共识。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