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阿富汗文学

百科 2023-01-18 14:59:04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阿富汗的主要语言为普什图语(或称巴克同语、帕坦语)和波斯语。中世纪时,阿富汗曾出现过繁荣的波斯文学,但普什图文学在整个阿富汗文学史上贯穿古今,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 中文名称 阿富汗文学

简介

  阿富汗史学家认为,《吠陀经》是阿富汗一部最古老的书,所记载的大部分史实都发生在今阿富汗境内;喀布尔就是《梨俱吠陀》中记所走模不算载的七河之一"库拔"。继《吠陀经》之后,阿富汗的另一重要史籍是《阿维斯陀》。它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以后,书中记载了雅利安人的16个酋长国,其中第四酋长国称为"巴赫底",即"巴赫特里"。

发展

  马赫穆德热心倡导文学艺老福格确亮燃晚检考该

  7世纪阿拉伯人的东征,使阿富汗古代佛教文化被摧残无遗。迄今所知,最早的诗是7世纪普什图族地区(今赫拉特、古尔一带)酋长艾米尔·克鲁的一首战歌。

  10世纪时,阿富汗第一个穆斯林君主、加兹尼王朝的统治者马赫穆德热心倡导文学艺术,罗致了来自中东来自各地有才华的诗人四、五百名。波斯诗人阿布勒·卡西姆·菲尔360百科多西(940~ 1020)奉马赫穆德之命,根据伊斯以的下际河兰侵入前的史料,创作了《沙赫谈燃黄类交·那梅》即《王书》,在阿富汗和波斯文学史上都给予别确普案损父前早很高的评价。当时也曾出现不少用普什图文写成的表现人们离别的伤感家刘看协干纪合益短两诗、爱情诗、称颂战功的赞美诗以及长篇叙事诗。

  13至希谁次乎次16世纪,除诗歌外,也出现了不少具有文学价值的史籍和散文作品,如《苏里王朝史》、《真主的爱》和一些人物传记。著名诗人有苏莱曼·马克、谢费沉工走修愿须赫·米提、巴巴·胡塔克以及女诗人兹里奥娜·卡卡尔。苏莱曼·马克(约13世纪)的《名人传》是一部重要史籍和散文作品,其中记载了许多名人的生平、言论、作品和碑文燃诗刚助指战关大丰,但已失传。1940年阿富汗著名历史学家哈比比在坎大哈发现了这本书手稿的前8页。另一位文学家谢赫·梅里,于1411年写成《谢赫·梅里全集》,这是普什图语早期比较完整的一部著作,记载着尤素福扎伊部落当时的作战史和法律等情况。距今40余年前被历史学家发现的《秘密宝库》一书,以文学的形式记载了很多历史人物及事件。这部作品产生的年代约为15世纪以前,原作者不详。它对考证阿富汗的历史和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很宝贵的材料,但大部分失传。

  "罗齐喜呢选森教派"运动促进文学发展

  16至17世纪,巴亚希德·安萨里(1525~1585)领导的"罗森教派"运动,对阿富汗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巴亚希德·安萨里写了许多通训岁纪热武尽必俗著作,主要有《善行录》,以文学形式阐明作者的宗教观(近乎泛神论)和社会观,含有反对压迫、号召人民斗争的积极内容。他的同时代人毛拉·阿扎尼有诗集传世。他写了不少格律诗,宣传巴亚希德执织浓立引龙的思想和主张,被誉为罗森派的"文学旗手"。

  在罗森派起义的年代里,文学受到高度重视。一方面,巴雅希德一派宣传新教义,出现了贾拉尔和阿扎尼等不少诗人;以达里维扎为首的对立派也发表了许金生干紧果课坏广多诗文,批判他们离经叛道。达里维扎所著《伊斯兰宝库》一书记载着当时阿富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舞蹈和音乐等资料。

  17世纪世俗诗歌的主要代表普什图人哈塔克部族的酋长胡什哈尔控减汗(1613~1688),用普什图语和波斯语写论族青了很多诗,经后人整理落列派让为《胡什哈尔·哈塔克诗集》。他的诗表现了普什图民族生活的各个染序方面,如爱情、狩猎、驯鸟、战功等等。作者在文学上有很大贡献,被称为"普什图文学之父"。胡什哈尔汗是爱国主义者,曾为争取民族独立而与莫卧儿人进行过武装斗争,但也反对过罗森派运动。他的后裔中有不少是著名的文学家,如阿卜杜拉·卡台尔(1683~1745),曾翻译萨迪的《蔷薇园》,并写了不少爱情诗,著有《阿卜杜拉·卡台尔诗集》、《忠告集》等;阿富扎里汗著有《宝史纲》,记载有罗森派运动的重要资料,他还翻译了印度《五卷书》中的寓言部分。

  阿卜杜勒·拉赫曼

  继胡什哈尔汗之后,另一位著名诗人是阿卜杜勒·拉赫曼(约卒于1740年),他出身贫寒,生平不详。著有诗集两卷,大部分是爱情诗。据说当时男女老少都能背诵他的诗,尊称他为"普什图文学的先驱"。

  18世纪前半期,诗人阿卜杜勒·哈米特享有盛名,他的诗有厌世主义思想。18世纪后半期,杜兰尼王朝的阿赫马德汗也是有名的诗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毛拉维·阿赫马德和曼西·阿赫马德用通俗语言写的故事和童话对散文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毛拉维·阿赫马德著有《民间故事集》,曼西·阿赫马德藏取材于民间传说《阿丹汗和杜尔哈妮》,著有中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集《阿富汗语文宝库》。

  1838至1939年的三次抗英战争时期,短诗(每首两句)和民歌迅速发展,这些以反抗侵略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体现了阿富汗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民歌常以少女的口吻,用第一人称的语气来表达,亲切动人。

  成立了"普什图学会"

  阿富汗文学近几十年有很大发展,成立了专门的文学机构"普什图学会",比较系统地开展了民间文学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在文学史研究方面,阿卜杜勒·哈比比著有《普什图文学史》(上卷)。在创作方面,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诗人和散文作家,他们提倡文学的人民性与社会性,反对"花儿与夜莺"的俗套。著名诗人阿卜杜勒·乌夫·拜纳沃的诗集《忧思》(上集)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诗集《普什图妇女》,并编选有《短体诗集》、《普什图现代作家》等。

  当代普什图文学著名的作家还有古勒·帕夏·乌尔法特(1909~1977)、克亚鲁丁·哈代姆(约1911~1979)和西迪库拉·里什廷(1917~ )等。乌尔法特的《散文选》和《诗选》、里什廷的《印度之行》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哈代姆的主要作品有《普什图民族风情》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年青一代作家发表了不少短篇小说揭露社会黑暗,反对封建压迫和礼教,要求自由、平等,虽然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但富有生活气息,很有代表性。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