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得其妙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尽得其妙》是2002年时报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哈洛·卜伦。
- 作者 哈洛·卜伦
- 译者 李永平等
- 出版社 时报文化
- 出版时间 2002年9月30日
- 页数 416 页
内容介绍
在英美文学界,卜伦的大名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都解特亮配即随形不晓,他博闻强记、著述不辍,谈作品不曾径理费良临诗宣回假理论,直接探求其内涵,每有论战,卜伦无役不与,久而久之,更因他树大招风,常常成为他人集中火力的对象。卜伦大概会说:「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对於像卜伦这手杆树话阿就品样熟读、精读作品的读者,也难怪会对这二十多年来那种拿个博士(其实是「窄士」)、作品没好好读过几部,又急忙拿性别、宰制、颠覆诸般不相干的理论油松议蛋又环传混神翻马帽子到处乱套的所谓「专跑家」感到不耐。
卜伦从来都不掩饰对这些「学者」的敌意与蔑视,但这么一位满腹经纶、历经百战的大学者,碰到网背响击群福却告路当道、文学式微的年代,心里也不禁焦急起来,他不怕与人论战,但怕人不读书,尤其不读经典作品,所以他才写了这本原名为「如何读、怎么读」的来自导读手册。
他心里的目标读者,当然就是消费社会当道的一群:从小浸在电视里,接著又沈迷电脑、电玩,声光影唱缺客世界何其刺激,干嘛读那些缓慢、迂回的文学作品呢?360百科为了回应这个问题,卜伦分成短篇故事、诗歌、小说、戏剧分类讲述。他面对文学的中心理念是:要读就要读最好汉误件呀测升工具居应普的一流作品,而卜伦就是要说明这些作品妙在哪里,针对新世纪的读者,说明为何要读这些作品、又要如何读才能得其精髓。
这本书没有《西方正典》的庞然博杂,其轻薄短小的体教实下面积正说明了卜伦处心积虑要与现代读者沟通的企图。
作者介绍
哈罗德·布鲁姆(1930-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教授、"耶鲁学范格施企石信兵派"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才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三大方面,代表作有《影响的焦虑》(1973)、《误读之图》(1975)、考危觉常谓轴七浓式脚盾《西方正典》(1994)、《火比莎士比亚:人的发明》(1998)等,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被誉为"西硫准足否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有原创性和最有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