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远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张德远,19来自63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主任,中国生物制造学会主任理事。
2002年在日本东北大学未来技术研究中心从事MEMS访问研究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加工、振动切削、MEMS加工。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等项目10余项,工业企业应用工程项目20余项。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免级小庆南密奖5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 中文名称 张德远
-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63年
-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
1980.9~1987.6 吉林工业大学机械讲威同教克热样工程系 本科、硕士
1987来自.6~1990.3 360百科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 助教、讲师

1990.3~1993.6 北京航空奏针固掌航天大学制造工程形一晶诉革们角亚教孙系 攻读博士
1993.6~1997.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造工程系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1997.9~现 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教授(博导)、系主任
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呢象级盾固论格首化专业。
研究方向:纳/微米/生物制造,振动切削与帝挥功率超声。
社会兼职
北航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美国超声学会会员;
航空发督乱液跳山动机工艺学会会员;
的哪川 中国刀具协会理事。
教学情况
《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 本科定院裂防哪二生课程 42学时/
《纳/微米/生物制造技术》 研来自究生课程 16学时
《制造科学前沿系列讲座》 研究生课程 4学时
人才培养
360百科 1998-现在,指导博士研究生1-4名/年,近3年合计8名。
1993-现在,指导硕士研究生1-3名/年,近3年合计7名。
1993-现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3-4名/年,近3年合计约12名
科研项目
根月区意率根日雨换露 近5年(1996~2001)的科研项目:
生物加工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的研究 96.1-98.12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生物约束成形的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的研究2000.1-02演轮什买便.12负责国家自然科威况令器约食学基金项目
生物制造微小结构迫房识及实现方法研究00.1-01.12负责国防基础研究项目
生物成形加工的微操作理论与方法研究00.1怕裂推简属时-01.12 负责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生物即负宣保完方开外封陆获隐身新技术的基础研究01.6~03.6负责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振动切削过程的检测监控理论与方法研究98.9-00.9 负责国防预研基金项目
难加工材料微孔精密加工理论与应术马用技术研究96.10-98.10负责航空基金项目
振动攻丝、铰孔实用样机研制95.1-96.12 负责台湾长谷基金项目
振动切削技术应用研究97.6-00.6负责九五国防预研项目
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振动制孔的研究97.6-99.6负责九五国防预研项目
难加工材料特深孔振动加工系统的研制校环论加段道范角突95.8-96.4流树晶求沙传息角青负责航空十号工程项目
超声波振动车削系统研制96.4-96.10负责航空十号工程项目
高效超声波振动镗削系统研制97.1-98.8负责航空十号工程项目
通用型振动攻丝系统研制01.1-01.10负责航空十一号工程态氢条项目
神奇的动力-超声马达露00.10-01.10负责中国科技馆建设项目
先进加工技术研究平台00.2-01.2负责"211工程"建设项目
论文专著
近5年(1996~2001)发表的论文:
序号论文内独致接游次演脱两县并、著作名称 出版年月 出版社或期刊名称 著者名次 被娘志毛践磁息造阳吗SCI、EI、ISTP收录及被他人引用情况
1.生物加重封沿丝给们乐刻重济工金属材料的可行性孔运门钱整剂研究. 1997.10 中国科学(C辑) 第一名
2.生物加工纯铜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1999.4 中国科学(C辑) 第一名
3.Possibility of biological micromachining for metal removal 1998.4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第一名 SCI
4.Studies on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biomachining pure copper 1999.2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第一名 SCI
5.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金属铜的加工 2000.6 微生物学报 第二名
6.Investigation of chip in vibration drilling 1998.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第一名 EI
7.Relief face friction in vibration tapping 1998.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第一名 SCI
8.非定常速比活齿传动研究 1999.1 机械工程学报 第二名
9.振动车削刀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实验研究 1999.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第一名 EI
10.超声振动切削中的自动调谐技术研究 200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第四名 EI
11.振动攻丝抑制表面回弹的研究 1997.1 航空工艺技术 第一名
12.生物制造--一种新型微/纳米制造技术 2001.7 航空制造技术 第四名
13.Fundamental study on biomachining 1998.8 ICPCG'1998 第一名 ISTP
14.Study on the resonance control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internal-grooving 2000.9 ICPMT'2000 第一名 ISTP
15.The progress of biomachining 2000.6 ICFDM'2000 第一名
16.超声波振动车削高温合金及形状记忆合金研究 1999.4 中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第六届年会 第一名
17.适于航空发动机的微小孔振动加工新技术 2001.7 航空发动机工艺年会 第一名
18.适于航空发动机的钛合金振动攻丝新技术 2001.7 航空发动机工艺年会 第一名
获奖情况
十号工程项目"飞机薄壁件超声波振动切削研究",获中航总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
十号工程项目"刀柄式振动制孔系统",获中航总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
专利情况
2010年度:
一种硅藻壳体或硅藻土与玻璃的键合方法,申请号:201010033700.2,申请日: 2010.1.11
从硅藻土或硅藻中分离提取壳片与环带的方法,申请号:201010033700.3,申请日: 2010.1.11
天然气管道内壁涂层形貌的滚压成型方法及其滚压成型装置,申请号:201010107316.2,申请日:2010.02.09
2009年度:
采用脉冲电铸方法制作有鳞生物表皮形貌复制模板的复制方法,申请号:200910076509.3,申请日: 2009年1月6日;
一种高频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申请号:200910079410.9,申请日: 2009年3月11日;
2008年度:
一种弯扭模式转换型超声波扭转振动换能器,申请号:200810104074.4,申请日: 2008年4月15日;
一种用于制孔的压电式高刚性中频振动刀柄,申请号:200810222672.1,申请日: 2008年9月22日;
浮动式椭圆超声振动微雕刻装置,申请号:200810223198.4,申请日: 2008年9月27日;证书号 578387,授权 2009年12月9日
超声振动钻孔的回转式换能器主轴装置,申请号:200810223545.3,申请日: 2008年10月7日;证书号 578388,授权 2009年12月9日
具有自润滑沟槽复合减阻功能的仿鲨鱼蒙皮及其制作方法,申请号:200810224303.6,申请日: 2008年10月16日;
一种能够快速对中的超声振动锥柄,申请号:200810224963.4,申请日: 2008年10月28日;
2007年度:
采用热压印制作生物表皮形貌复制模板的复制工艺,中国发明专利,200710117619.0,2007.6.20,证书号 565072,授权 2009年10月28日
2006年度:
一种用于振动制孔的斜凸轮式扭转振动器,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89694.6,2006.7.12,证书号 397718,授权 2008年5月21日
2003年度:
声学聚焦换能器,实用新型,ZL200420003466.9,2003申请,证书号 683327, 授权 2005年3月2日
一种用于钻孔的振动装置,发明,ZL03137581.2,2003申请,证书号 202028,授权 2005年3月2日
2002年度:
以微生物细胞为模板的空心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02130836.5,证书号 246433,授权2006年1月25日
变参数振动钻削微孔的设备,发明,专利号:ZL02158694.2,证书号 196776,授权 2005年2月23日,北京市支持。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