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牛赋

百科 2023-01-09 09:45:43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牛赋》是唐朝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篇赋。作者将寓言手法用到赋中,讴歌理想,针砭世俗。通过牛与驴的生活、姿态、贡献的对比,表达自己高洁傲岸来自,不与小人同流的志趣。结尾运用反语,发泄对世道不公的愤慨。

  • 作品名称 牛赋
  • 创作年代 唐代
  • 作品出处 《河东先生集》
  • 文学体裁 赋
  • 作者 柳宗元

作品原文

  牛赋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运天比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胆。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来自入官仓,己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善故盾核宜阿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每头加式二响属取变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粉多粉老未色养县夫模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顺化适题太随山负文前示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360百科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京段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若:你。

  2.魁形:体形魁伟。

  3.巨首:巨大的头。

  4.垂:直,直竖。

  5.抱角:两角相对弯盟名刘经阻哥曲。

  6.毛革疏厚:毛稀疏而皮较厚。

  7.黄钟,古代乐么设剧而长激调,音调浑厚而低沉。

  8.抵触:冒着,顶着。

  9.修:长。

  10.植:种植。

  11.乃:那。

  12.禾黍:泛指农作物。

  13.自:指牛自己,无它畜相助。

  14.服:"负"的假借宇,向前拉的意思。

  15.箱:车箱。服箱,拉着车箱。

  16.输:运输。

  17.己:自己,指牛。

  18.适:满足。不适口,吃不跟远喜到好的。

  19.功用:功劳

  20.不有:不自己占有。

  21.陷泥:陷入烂泥中。

  22.草野:野外。

  23."人不惭愧,利满天下":人们不为它这种精神而自感惭愧,牛给人带来的好处却遍布天下。

  24.见用:被用。

  25.肩:指前腿以组术剧庆持维含以兵修上部分。

  26.尻(kāo):屁股。肩尻:指全身骨肉

  27.莫保:不能保全。

  2治叶权速8.穿:指用针缝。

  2棉写9.实:充实。

  30.俎(zǔ):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

  31.逾:超过。

  32.羸(léi):瘦治雨或需阳弱。

  33.服:习惯。

  34.逐:跟随剧谁直权特白径要,追逐。

  35.驽(n胞月严江果输井属验云写ú)马:劣马,行动迟钝的马。

  36.曲意:用尽心机的意思。

  37.藿(huò):豆叶。

  38.菽接几跳手滑洋(shū):藿菽,上等饲料,这里指粮草决迫该刚燃

  39.自与:自投孙新距除一苏毛能得到。

  40.腾踏:奔跑。

  41.奋踯:跳起用后退向后踢。

  42.惊辟:因吃惊害怕而躲避。

  43.怨尤:埋怨,不满。

白话译文

  你了解牛吗?牛是这样一种动物,它身躯魁梧,头颅巨大,它两耳直竖,两角弯曲,毛疏皮厚。它哞哞地叫吼,声音震荡在喉头,像黄钟一样低沉浑厚。它冒着烈日酷暑,每天要耕种近百亩的田土。它一来一去,翻出的垄沟又长又直,使你们能栽下禾苗、种上玉蜀黍。它不但要参加耕种,参加收获,还要拉着大车跑。它把一车车粮食送到官仓,自己吃得却不好。它使穷困的人富裕起来,使饥饿的人肚子装饱,自己却不要半点酬劳。它经常忙碌在荒凉的原野,有时陷入泥淖,有时在地上跌倒。人们不为它的这种精神而自感惭愧,它的好处却布满天下。它的皮角被人用掉,全身骨肉都不能自保,有的破开做皮绳,有的装进俎豆作祭品。由此看来,没有别的东西能比牛的用处更大了。

  牛不像瘦驴,老是跟着劣马的屁股跑。它们挖空心思,趋炎附势,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依附投靠。既不耕地又不驾车,却自有好饲料任意吃。它们在康庄大道上奔跑兜圈,进进出出自在随便。高兴时鼻挨鼻有多亲密,恼怒时尥蹶子使劲蹬蹄。站在大路上昂首嘶叫,听的人吓得纷纷躲避。善于钻营,投靠豪门贵胄之家,一辈子都不用担惊受怕。

  牛虽然对人们有功劳,对自己却有什么好处?命运有好有坏,并不是你的能力可以改变。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啊,等待承受老天的赐福吧!

创作背景

  《牛赋》是柳宗元因参务听转法较随米制者听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柳州的十年之间的感愤之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第一段,作者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利满天下,无可逾者。既以错植食乐山足陆牛为描写对象,虽是小篇赋,也仍然按照赋体铺陈其事的表现方法,极写牛的各个方面,第一,先绘其形:"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仅斗依县构展出很深此十六字,便使牛在形体上塑造了力大、憨厚、耐劳的形象。再摹其声:"牟然而鸣,黄钟满脰。"这是说:牛哞哞地发出叫声,脖子里震荡着浑厚的低音。写声音之沉实,正与其形体相谐和。第二,写耕垦之劳:"抵触隆曦······己不适口。"耕、种、收、运,无所不事,真是泽披于人。再进而写劳作之苦。"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使穷的人富了,饿的人饱了。而功劳却没有,有时陷进泥中,有时倒在地上,艰辛地出没在寂寥的原野。以上是表现牛能生来自尽其劳。第三,写死360百科尽其用:"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食俎豆。"这是促初失父说:面对牛的献身精神,人们不会为此感到惭愧,但它带来皮建际每继移客联县的好处却使天下获利,即使牛死去以后,皮角和骨肉,还被劈成皮绳或充当了祭品。行文至此,自然完节着宜头跑席示航得出结论:"由是观之,物无逾者。"牛的形象刻画也遂告完成。说此段是作者以牛自喻,其内涵正是表明:柳宗元及其革新派的同道们,就像这里描述的牛一样,孜孜矻矻,为天下做了许多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第二段在紧承"无可逾者"之后以"不如"二字相接。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不平史棉既之气,更为写羸驴,喻小人,奠定了讽刺墓调。这里完装式条斗促布市减安门全用对立的方式与上文进行对照描述:羸驴只知习惯于追随那些跑不快的劣马;想方设法趋炎附势转远讨,到处投靠,不耕地不驾逐脚足外找吃车,却吃最合口的饲料;可以在平坦的大道恣意践踏,进进出出。非常随便;高兴时就与同类用鼻子互噢,恼怒时则用力蹬蹄;在大路上一声长叫,听到的人只好惊恐地躲避时充赶视财;靠着善于钻营,一辈子都不用担惊受怕。文章就是这花如间温财门样借着对羸驴的描述,痛快淋漓息派片于效保挥地画出那些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又依傍权贵飞扬跋扈小人们的丑态。

  第三段,抒发感概,渲泄激愤。虽然处于封建时代的柳宗元难免有"命有好丑,非若能力"的宿命思想并以"慎勿怨尤,以受多福"的幻想来安慰自己。但这仅是表面现象。统观全文主旨,联系作者遭贬后的表现,实质上这恰恰是一种曲折的发泄。场沉维层素系医预见怨后而说勿怨,乃是更深的怨恨;更何况段首一句反诘,正说明了积怨难平。

  这速振能千鲁太听拉光块探篇小赋、以朴实无华的笔墨讥切时弊,眼蒸判右场识乐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它在艺术顺温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描述中成功地运用对衬专找乎下及医超务些手法。此篇把牛与羸驴放在一起比较,紧紧抓住有利于天下还是无益于世这一尺度,在层层鲜明的对照描述中牛和羸驴各自的特征得到充分显现,同时,文章赞颂什么、鞭答什么,也一目了然。

名家点评

  北宋·晁补之《续楚辞》:"一寓于文,为'离骚'数十篇。"

  明·王文禄《文脉》卷二:"柳赋,唐之冠也。"

  清·林纾《韩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柳州诸赋,摹楚声,亲骚体。为唐文巨擘。"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一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方得回朝。寻迁为柳州(广西柳州)刺史,卒于任上。他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领袖人物,并称"韩柳"。诗文创作极为丰富,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善赋,在唐代赋家中成就突出。著有《柳河东集》。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