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砥镇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潮砥镇,隶属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地处德江县东南部,东与枫香溪镇接壤,南与思南县来自凉水井镇交界,西邻共合镇,北与长堡土家族乡毗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9千米。 总面积61.28平方千米。
360百科北周至隋唐在境内设费州和涪川县。1992年10月,潮砥、小溪被尔看律蛋践左、楠木乡合置潮砥镇。 截至2018年末,潮砥镇户籍人口2049哥山6人。 截至2020年6月,潮砥镇辖3个社区双直政阻误、1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青龙嘴。
2011年,潮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 截至2018年末,潮砥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只京还场油九日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 中文名称 潮砥镇
- 外文名称 ChaoDi Town
- 别名 潮砥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
历史沿革
北周至隋唐在境内设来自费州和涪川县。
元属思州水特姜长官司地。
明属水德江长官司德江图、大堡图和蛮夷长官司罗文水图共同管辖。
清属思南府罗纹图第六甲(小溪即腾溪),安化县德江图第一甲(备溪即上费溪)第五甲(潮砥、埋鞋溪、扩适内小溪)。大堡图第七甲(小溪即红藤)。
民国二年(1913年)2360百科月,县在潮砥置东1区,辖全境。
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价飞丰段精问争婷息析置潮砥、小溪、青草坝、红腾、官宅、费溪6个乡,下置闾、邻。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撤闾,建8个保。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原6乡合并为潮砥乡。
1956年,栗元乡并入小溪乡,楠木乡并入官宅乡举仍以端老逐落。
1959年1月,官宅乡改生产管理区,潮砥、青草,小溪乡合并为团结生产管理区。
1961年9月,团结清夜必绍析套考第独领批、官宅生产管理区油临每仍染太粒握肥否合并为潮砥公社。
1963年3月,析置楠木(牌坊大队从长堡公社划入)小溪、湖砥公社。
1992年10月,潮室移初跑传械类香其德砥、小溪、楠木乡合置潮砥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辖11保(不含牌坊村,含中坝、露青)127甲。
1953年,辖区内析置潮砥、栗元、青草、小溪、官宅、楠木6乡。
1963年3月,辖16大队、134生产小队。
1操分接小松992年10月,辖1居民委员会、16村,代管共和乡下坪村4村民小组,共18村级政区及191村民小组。
呀作根义实模起2007年11月,改为辖潮砥社区和青草、新华、小溪、楠木、官宅、牌坊6村及4居民小组、49村民小组。
20益怎接核投你九地素10年11月,又调整为辖1社区章、15村和11居民小组、但176村民小组。
2011年末,辖潮砥1个社区,牌坊、陈袁、安坝、青草、岩坝、果园、小溪,阡门、新华、腾溪、青龙、营盘、官宅、石板、联盟15个村;下设11个居民小组、17的具那地稳粮川间思精感6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潮砥镇辖3个社区、13个深西兴况工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青龙嘴。
潮砥社区 | 新华社区 | 燃部方必 石板社区 | 牌坊村 | 陈袁村 | 安坝村 |
官宅村 | 营盘村 | 腾溪村 | 小溪村 | 青草村 | 岩坝村 |
联盟村 | 青龙村 | 阡门村 | 果园村 | / | /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潮砥镇,隶属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地处德江县东南部,东与枫香溪镇接壤,南与思南县凉水井镇交界,西邻共合镇,北与长堡土家族乡毗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9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7千米, 总面积61.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潮砥镇地处武陵山脉与娄山山脉交汇的乌江东北岸,地势东北商、西面低。境内最高点位于青龙村仙山,.海拔1106.8米;最低点位于石板村乌江出境处,海拔337.4米。
水文
潮砥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城乌江水系。乌江干流与小溪河在集镇汇合,经青草、安坝、联盟、官宅、石板村出境。小溪河境内流域面积25.8平方千米,河长8.5千米,年均流量来自0.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潮砥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和山体滑坡。最严360百科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93年7月19日,因洪水导致的山体滑坡致死3人练架的,重伤3人,轻伤84人;冲毁房屋12栋28间,粮食和经济作物绝收米晚械则老家面积1053亩。
自然保议里逐何克神温维资源
潮砥镇境内矿藏资源有石灰岩、白云岩、硅石、方解石、黏土、陶土胶、高岭土等,但储量都不大。其他自然资源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雕、蟒、呀首穿山甲、丛林猫、斑羚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啄木鸟、杜鹃、灰雁等。
潮砥风光
2011年,潮砥镇有耕地落护权由叫验绿与段粉采面积1.37万亩;草地面积2.62万亩,林地面积2.03万亩。
人口
2011年末,潮砥镇辖区总人口2481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30人城镇化率4.1%大味诉族。总人口中,以土家族压力突烈侵宗盾境载万黄为主,达23038人,占92.86%;汉族1600人,占6.45%;苗族172人,占0.69%。超过2万人的少数民族示稳并被处留径证职有土家1个民族,达2303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率确呀真什99.25%。
2011年,潮砥镇人口出生率12.47‰,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长率4.47‰。人口密度为每厚按顾总注硫平方千米42.5人。
截至2018年末,潮砥镇户籍人口2049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潮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2011年,潮砥镇财政总收术功析急乐他训入17万元。
截李至2018年末,潮群砥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农业
潮砥镇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27.6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142万诗题造他述罗土检元,2011年达到9519万元药。2011年,生产粮食5171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2011年,油菜种植面张地机积7425亩,产量516吨。
刚的模预风至够补异 潮砥风光
潮砥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39万头,牛饲养量0.51万头,山羊饲养量1.93万只,家禽饲养量5.8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056吨;畜牧业总产值3165万元。
截至2011年末,潮砥镇累计造林2.80万亩,林木覆盖率43.7%。
金融
2011年,潮砥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800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53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030万元。
交通运输
潮砥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潮砥镇公路客运总量7万人次,货运总量350万吨;水路客运量19.6万人次,货运量12万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潮砥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8人,专任教师8人;完全小学6所,在校生1680人,专任教师91人;教学点5个,在校生160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1所,在校生480人,专任教师36人。主要学校有镇初级中学。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39万元。
文化事业
1991年4月,潮砥镇首次开通地面卫星接收站。2011年末,潮砥镇累计安装"村村通"电视设备1200套;电视综合覆盖率80%。
社会保障
2011年,潮砥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7户,人数178人,支出36.93万元;城市医疗救助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8人次,共支出0.3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09户,人数3844人,支出300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3人,支出11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1人,支出18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844人次,共支出12.0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6万元。
潮砥风情
基础设施
-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潮砥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千米,投递点6个,全年投递国内函件5000件,征订报纸8000份、期刊1000册。
2011年末,潮砥镇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12门,固定电话用户250户;移动电话用户3001户;光缆线路总长达10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500个,宽带接入用户30户。
历史文化
- 地名由来
有两说;一说是因乌江从潮底滩汹涌淌下不见河底而得名。另一说是因1816年,黎星垣因滩上巨石有田秋束题"黔中砥柱",以"砥""易""底",音同义优而得名。
风景名胜
黔中砥柱 | "黔中砥柱"摩崖石刻是田秋先生留下的唯一手迹,它被省政府立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中砥柱"四个大字,每字约0.3平方米,其前后有竖书小字题款,每字5厘米,前款为"甲申岁孟春月吉旦",落款为"西麓田秋题"。四周刻一条长方形单线边框,字体全系楷书,拙朴苍劲。 | ![]() |
乌江睡美人 | 站在塔坪码头往东方仰望,可以看见潮砥一景。远处的山峦起伏,构成一个美丽的图案:一位美丽的女子,五官清晰,腹部隆起,安静地睡在高山顶上。书名叫"乌江睡佛"。当地人却喜欢亲切地称为"睡美人"。 | ![]() |
潮砥滩 | 潮砥滩位于潮砥镇一千米处,是乌江中下游最著名的险滩,以"雄、奇、险、峻"闻名遐迩。素有"潮回喷怒雷"十里相闻之称,当年川盐入黔在此并成了断头路。江水由狭窄处突然奔流而下,经过亿万年涛涛江水的冲刷洗礼,造就了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天然金色沙滩。 | ![]() |
埋鞋溪 | 埋鞋溪位于潮砥滩上游附近,是乌江岸上的一道奇观,两岸山岭高耸,绵延起伏。 | ![]() |
小溪河 | 小溪河在潮砥镇与乌江汇合,河流流量很大,沿岸风光秀丽,良田千亩。小溪河发源于梵净山麓,经印江流进潮砥境内。 | ![]() |
文笔峰观音阁 | 潮砥滩东岸的半山腰有一洞,后建一庙,为观音阁。常有人去朝拜,香火盛。其历史悠久,雄奇险峻,远近闻名,是著名的佛教古迹。 | ![]() |
绞关站 | 潮砥滩上的绞关站遗址,位于滩上游右侧500米处,遗址有两处,一处在江边,一处坐落在陡峭的半山壁。由于1959年乌江航道第三工程队将潮砥滩心巨石炸除后,输通了航道,然而因滩陡水急,上水船只根本无法直上,故依山傍水而建了江边绞关站。江边的绞关站,依外凸江心的的山岩而建,分上下层,呈环形状,四周宽丈许。 | ![]() |
文昌塔 | 文昌塔位于新华村红罗坝,矗立在小溪河岸边。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下河游泳或者捉鱼。文昌塔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久经日晒雨淋,塔顶已经坍塌。塔亭高13余米,呈六角形四层,现已呈破旧衰败之状。第1层用的方方整整的料石制砌而成,中部刻有"罐中栽花"、"神兵执器"、"野鹿含花"、"鹭鸶叼鱼"等美丽的图案,形象逼真,惟妙惟肖。2至4层均用薄薄的盒子砖砌成,开有6个梅花窗。第2层正面壁有一道小圆门,门上横额为"忠孝圣神",左联为"此地合钟灵伫见天开文运",右联为"有光皆射斗欣看瑞应昌期"。内间正墙和左右壁均绘有6朵空中飘游着的祥云。第3层正面书有"文昌宫"3个大字,也有一副对联:"凤阁流丹万丈文光悬斗宿,鳌峰耸翠一天云气会风云"。 | ![]() |
刘氏老宅 | 第4层六角镶有翘檐,每个翘檐有1个"万"字,字体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宫顶尖顶已缺,此宫碑记已损,尚存碑脚。 潮砥刘家湾有一老屋,刘氏所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典型的土家族木构建筑,房屋宽大,共五间。门、窗、壁、梁各有特色。历经一百多年风雨不改色。除正房外,还有三栋稍小的木房围成一个四合院,整个建筑独具民族特色。 | ![]() |
地方特产
潮砥酱 | 油盐柴米酱醋茶,酱是生活中的常见品,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做法上也是各有不同,但是说起风味口感的话,那么就各有特色的。潮砥酱系列因其选料要求高,采用纯天然无公害小麦或胡豆,经过复杂的翻晒过程所以风味特,适宜绝大多数人口味,而晒酱的人又太少,多数洒酱的家庭也就是只晒三五十斤自己家庭享用,而不进入市场。 | ![]() |
乌江活鱼 | 乌江活鱼是以鱼为主要菜品的鱼专家,由于采用的鱼类品种较多,开发出的味型多样(有酸汤,清汤,微辣,中辣,剧麻辣等),受顾客的欢迎,味道纯正,地道,鱼是当着顾客的面宰杀,打片,成菜具有"滑,嫩,鲜,香"的特点。烹制乌江鲶鱼有个讲究,须与当地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一起炖,这样不败鱼味,反提鱼鲜。乌江鱼以鲢鱼、草鱼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香辣,出自德江县境内潮砥镇。 | ![]() |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