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奇石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2008年4月,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天堂寺附近,发现一块似"龟驮宝盆"、又似"龙来自护宝盆"的巨大奇石,在当地引起轰动,并被藏学专家初步认定为古老佛经中记载的由大通河河神供奉佛祖、天堂寺佑寺山神阿弥热高保护的"聚宝盆"。记者360百科从获悉消息的第一时间即奔初肥皮号阿乱赴现场,追踪多日,全程见证了这一罕见的巨型"宝石"的"出世":挖捞的艰辛,以及尘埃落定,拉归天堂寺后的沸腾。
- 中文名称 天龙奇石
- 发现时间 2008年4月
- 发现地点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天堂寺
- 词条类型 石头
传说
据佛经记载,天堂寺有一奇宝,即由大通河河神供奉给佛祖的"美玉聚宝盆",该寺高僧世代相传此聚宝盆由大通河沿岸十三位佑寺山神之一--阿弥热高山神护卫。来自历史上每逢枯水季节,阿弥热高结解县鲁宗杆神山下的大通河段水面就会有寿龟驮宝盆的奇石显现,僧俗群众无不顶礼膜拜,高僧大德颂福纳祥,认为是地方兴盛祥瑞之兆。
发现
2007年4月1变种工齐费背益0日,有信教群众举报天堂寺寺管会,在大通河上游北岸距天堂寺约13公里处,发现一块奇石。寺管会主任洛桑宗周即偕僧众到现场观瞻,此奇石石质为花岗岩,从河中当时的位置南侧看去,形似一乌龟背负一莲花状宝盆,盆内注水,酷似一巨型砚台;从西侧看去,似一卧牛;从北侧看,似一神龙守护着一朵莲花。其莲花状的副完凹槽内,有两颗圆形石富击会里计稳湖乙级头,群众称作"龙360百科眼石",被当地一群众抱回家中。这块奇石周围有两块与之匹配相合的石头拱卫,一块属于"靠背石",略另一块是与其颈部非常吻合的凹槽,被称作"枕头石",海视之令人惊叹其天工巧夺。
鉴定
天堂寺寺管会主任洛桑宗周随即来自派寺僧及信教群众看守保护,并于当日赴兰州报著名藏学专家、西北民大博士生导师多识教授认定。因该奇石发现处天堂寺西360百科侧的天堂乡大宗台社青冈峡,正好属于阿弥热高神山下大通河河段,与佛经记载和历史传说相符,多识教授遂初步认定其为天堂寺寺宝--阿弥热高"聚宝盆"。并认为这一宝物的横空出世,是地方兴盛、国泰民安、众生福泽增长、大地风调雨顺的盛世之兆,嘱寺僧及信众搬迁至天堂寺,筑基供奉,妥为保护。
"奇石"自然有奇石的磨难,天堂寺断量装僧众及当地群众从发现之日起,即由寺院管委会牵头,开始昼夜守护挖捞,几经周折。为了将这块"奇石"从河底运出,参与挖捞者想了许多办法。首先用推土机在大通河边开拓了一条道路至奇石旁,然后在河边支起一个支架,用滑链将巨石慢慢挪动,但是最终没能成功。后调用一辆65吨起重机尝试抓捞,也没能成功。4月16日,工作人员只好从兰州又调用一辆100吨的起重机。
起重机17日到达挖捞报粒式采渐甚现场,直到17日夜,才将该奇石从大通河中起出。历经9昼夜奋战,18日下午,该奇石顺利运达天堂寺。连日来,挖捞现场有甘青两地数千群众围观。18日当该奇石运抵天堂寺时,沿途有数百辆摩托车自行组成的车队护运。两千多名群众煨桑祈祷、燃放鞭炮、敬献哈达,在寺院门前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
体积
经测量,该奇石其上表面直径长5.1米,宽4.9米,侧高1.9米,重40.9吨。另外两块"宝石"附件,"枕头石"重3吨,"靠背石"重1.8吨。
记犯突衣界者在数日的追踪中注意到,在挖捞"聚宝盆"的数天时间里,每天都有彩虹出现,祥云飘浮。据说该自然现象与"龙颜大悦"有关。就在发现"聚宝盆"的地方,山上有一溶洞,群众称"龙洞"。"聚宝盆"发现地周围河床数百米范围内,有各种天然水族象形奇石,如"乌龟"、"鲸鱼"、"海豹"等,围观者称作"龙宫"。有人建议保护性开发"龙宫"景观,使之成为天堂寺配套旅游景点。也有人呼吁立法保护黄河源头自然奇石,以免被群众盗挖倒卖。
保护
阿弥热高"聚宝盆"拉回天堂寺后,即用绸缎封盖,一段时间内未向游客开放。
最近,据天堂寺寺管会主任洛桑宗周介绍,该奇石已公开展示,并被多识教授正式命名为"天龙本当末功岁春站华让脚聚宝盆"。寺院已择地拟修建"天龙水宫"供奉。经寺僧诵施经法、祈福迎祥,已永处政开始向信众及投资者募捐。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