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锦云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房锦云,字尚絅,伯延镇开明士绅,100年以前的武安县的一个名震四方的人物。
- 中文名 房锦云
- 出生日期 1862年
- 职业 伯延镇开明士绅
- 字 尚絅
个人简介
来自 房锦云生于公元360百科1862年。从他出生到19世纪末,是房家的商业铺展最快的时段。十九世纪后期,古老的商业城市开封店铺林立,其间闻名远近的绸布店"四大德"(展德庆恒、德庆成、德庆兴、德茂恒),无一不是"祥顺公"的分号,其他经营绸缎、布匹、药材和赵破厚山货的分号,遍布宝丰、郑州、周口及东垣等地。房锦云的儿子房德三从这里走出,先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后又留学美国,学成归国后曾担任北京文化大学校长。
个人事迹
房锦云在武安现代教育上的开山之举。或许是他真的认识到"非大兴教学,不足以端士习而育人才"吧,在清朝末年兴起的"废科举,兴学校"的浪潮中,房锦云与徐文德、徐文照共同创建的武安第一所私立儿走小学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开学,定名两等小学校,后改为初级小学校,民国六年改为国民学校。此后,伯延小学便一直是房家精心随门力六经营的主要事业,房锦云1926年去世后,该校由房锦云的侄子房续元接办,添设高级班,更名为"私立尚德小学校"。
房锦云另外一件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是,他两次向远在北京的大学捐款。一次是以巨金捐助民国大学汽硫队帮,二次是当他得知中国阶大学因为资金匮乏空黄凯司零座候印妈述判建设停滞时,又一次慷慨解囊,捐建了第一宿舍,方便了学生住宿,从此得到我国教育界的钦敬,以致将第一宿舍命名为"尚絅斋",从而成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房锦云乐于担当,走在时代前列,付出多粮盐书亲雨械,贡献大,以至于他不仅在民间盛名远播,从清乡六灯考朝到民国,也屡受官方的嘉奖。光绪三十年,清王朝对他奖二品封典,诰封通奉大夫。进入民国,大总统视他为民国的功臣,亲自括迫械在子经匾旌其门(匾文由蔡元培亲书"育我菁莪"),并连续两次授予他嘉禾勋章,一次为三等,一次为二等。我没有去查证民国大总统的嘉禾勋章总共颁破吧朝发过多少人多少枚,但我敢于断定,像房锦云这样连续获奖的人一定础章培服界宪是凤毛麟角!
电影《周检总理的四个昼夜》中,周总理举行座谈会的地儿,原本有一块匾额,上书"育我菁莪",是蔡元展船面展士按律培亲书赠予伯延开明士绅房锦云的,悬于房家藏书楼,后不知下落。此次拍摄,剧组将其还原,并留在这里。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