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

百科 2023-02-21 06:45:34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是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来自作者是胡化凯。

  • 书名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 年1月
  • 页数 348 页
  • 开本 16 开

编辑推荐

  《中侵乡身改少铁层械充农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由胡360百科化凯所著,本书讨论中国古代须团金服兰座找的科学思想,即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讨论一些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古人认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中,属于科学思想的内容很多,农学、医学、天文、算学等领域都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科学思想,这些思想可以放在各自的学科史中进行讨论,可作为高等院校科技史专业、历史学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的教材使用,同时还可以为从事科技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哲学史等方面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由胡化凯所著,本书重点阐述中国古人在长期的认识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科学思想、技术观念、逻辑理论及方法论思想等。全书共二十讲,分为六大部分,具体包括:一、基本概念和理论,即一至四讲的道概念、气学说、阴阳理论、五同烈行学说;二、古人的自然观,即五至十讲的天人关室全系观念、宇宙演化思想、循环演化思想、自然化生观念、有机论宇宙观、自然感飞席受基应观念、物质不灭思想、自然规律观念等;三、先秦诸子的技术观及自然资源保护思想,即十一至十五讲的内容;四、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学说及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即十七、十八两讲;五、古人的逻辑思想及方法论思想,即十六、十九两讲。书中依据大量史料阐述了这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其历史意义。六、第二十讲,讨论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科技远标湖局实角套液测落较史专业、历史学专业或其斗室思期月着裂逐显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使用,机冲沉圆镇如车达训也可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的教材使用,同时还可以为从事科技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哲学史等方面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讲 道

  一、道概念的产生及其内涵

刚个额殖王同整胜体花别  二、道家论道

  三、儒家论道

  小结

 丝其草济清绿完由班 第二讲 气

  一、气概念的产生

  二、气的存在来自形式

  三、气的基本性质

  四、气的基本作用

  小结

  第三讲 阴阳

  一、阴阳概念的形成

  二、阴阳与事物的分类

  三、阴阳与万物的生成及变化

  四、阴阳相互作用理论

  五、阴阳理论在医学中的运用

 360百科 小结

  .第四讲 五行

  底弱耐充务针回背气呼一、五行概念的形成

  二、五行生胜理论

  三、五行归类理论

  四、五行说的本体论意义

  五、五行说的符号模式化

  六、五行体系的唯厂斤一性

  小结

  第五讲 天人关系观念

  一、天人合一观念

  二、天人相分观念

  小找延已

  第六讲 宇宙演化思想

  一、道演化说

候厂有调  二、太一演化说

  三办内月众权九议型统、太极演化说

  四、元气涡旋运动演化说

  五、宇宙膨胀及周期演化说

  小结

  第七讲 循环演化观念和物质不灭思想

  一、循环演化观念

  二、物质不灭思想

  小

  第八讲 自然化生观念和有机论宇宙观

  一、自然化生观

  二、有机论宇元移诗件独候究孙父话宙观

  小结

  第九讲 自然感应观念

  一、以自然感们印灯赵史赵切酒热今首应观念解释物理现

  二、以自然感应观念解释潮汐与天文现象

  三、以自然感应观念解释生物节律现象

  四、以自然感应观念解释人体生理变化及疾病成因

  五、自然感应观念的特点

  小结

  第十讲 京负守个里自然规律观念

  一、天行有常

  二、天地之道

  三、万物之

  四、自然之数和自然之则

  五、知常日明

  小结

  第十一讲 先秦时期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思想

  一、先秦时期动植物资源管理组织的设置理念

  二、儒家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思想

  三、《管子》及《文子》中分刚眼论带适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思想

  小结

  第十二讲 道家和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

  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三、"以鸟养养鸟"

  四、道教提倡的生物伦理观念

  小结

  第十三讲 道家和道教的超越意识

  一、"进乎无极之野"

  二、"夺天地造化"

  三、"我命在我不在天"

  小结

  第十四讲 先秦道家的技术观

  一研最华易回、技术应用使人丧失淳朴的天性

 美利 二、技术创造是对院海爱内事物自然本性的残害

  三、技术活动的最高境界是达"道"

  小结

  第十五讲 先秦儒家和墨家的技术观

  一、儒家的技术观

  二、墨家的技术观

 简关 小结

  第十六威宗互责危往取讲 先秦时期的逻辑思

  一、名家的逻辑思想

  二、墨家的逻辑思想

  三、儒家的逻辑思想

率土号统  四、明代西方逻辑学的传人

  小结

  第十七 讲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学说

  一、格物致知学说

  二、格物致知观念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影响

  小结

  第十八讲 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

  一、实学思潮的主要表现

  二、实学思潮对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

  小结

  第十九讲 中国古代的认识方法

  一、知行观念

  二、推理方法

  三、实验方法

  小结

  第二十讲 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界对问题的讨论与解答

  小结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