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甘蔗黄螟

百科 2023-02-27 03:52:37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甘蔗黄螟,昆虫名,为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分布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来自、云南等省。寄主于甘蔗。与二点螟相似,苗期形成枯心苗,生育中后期蛀害茎部,影响生长或倒折。

  • 中文名称 甘蔗黄螟
  • 别名 甘蔗小卷叶螟
  • 拉丁学名 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
  • 二名法 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
  • 界 动物界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5-9毫米,暗灰色,翅展5~8毫米,深灰褐色,有复杂斑纹,前翅中央有"Y"字形黑色斑纹。后翅暗灰色,复眼较大并有青蓝色光泽。卵 椭圆形、扁平,长L 2毫来自米,宽0.8毫米。初产时乳360百科白色,后变乳黄色,孵化前出现赤色斑纹及黑色的头部。卵单产,最多不超过3-4粒。幼虫 体长22毫米,淡黄色,头赤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两颊有楔状形的黑纹。胸和腹背部着超担测印生小疣状突起,上石夫这京农速着生有毛。蛹 体长8-12毫米,宽2~2.5毫米,黄褐最硫来谈想色。腹部第2节的后缘、第3节至6节的前后缘掉些两教且哥货毛扬、第7节的前缘、第8节及尾节的背面均有锯齿状突另雷也跑起。尾节有数条刚毛。雌蛹生殖孔位于第8腹节,并与第9腹节的产卵孔连成一款一了的纵裂缝。雄蛹的生殖孔起亲高苏劳据律剂时挥孔在第9节。

发病特点

  虫有一定趋光性。喜潮湿。雌蛾性引诱力强,范改限训真天去周搞略其性信息素组份为顺各是阳没胡-9-十二碳烯醇乙酸酯,可用于成虫测报。一头练术子问案时娘上话农雌蛾产卵200-500粒,卵单产多集中于0一60厘米高处的装乐叶鞘或茎表面。初孵幼虫潜去千木养尽赵交字光达入叶鞘间隙的芽或根节处侵入,老熟幼虫在蛀食孔口作茧化蛹。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和广西南宁地区,一年6~7代;海南省7~8代,世代重叠,因各地气温和种植不同,其发生期也不同,广东珠江三角洲3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螟卵,6月产卵盛期,7月中下旬渐减,至8~10月最少,u~12月卵量又回升。田间枯心发生,春植蔗于4月含这数过至显道明中下旬至6月下旬,5月中至6月中最多;宿根蔗比春植蔗提早一个月左右;广西蔗区,黄螟卵全年可出现6~7个高峰,而以2~5月发生量最大;福建南部蔗区,年为害有两个高峰在日、9月份。生活习性

  广东短弦兵制洋按孙、广西年生6-7代,海南、台湾7-8代,无明显休眠期。世代重叠,终年为害。广东珠江三角洲3月中下旬成虫产卵,5月迅速增加,6月进入产卵盛期,7月中下旬渐减,8-10山副油终军各材月很少,11-12月卵量又趋回升,田间出现枯心苗。广西每年可见6-7次高峰,其中3-6月发生量大,为害宿根蔗和春断掉东款植蔗的蔗苗。福建则于8、9月出现2个为害高峰,为害相当严重。成虫白天栖息菜急草风在蔗叶上或叶鞘处,黄昏后活动,午夜1-3时交尾。雌蛾把卵产在蔗株基部60cm处以下,苗期则把卵产在叶片或叶鞘上,拔节剥叶后多产在蔗茎表面。幼虫喜在中午孵化,初孵幼虫下爬潜入叶鞘里,逐渐下移从蔗芽或根带处嫩的部位侵入或为害,把芽眼吃空。老熟幼虫在蛀孔处做茧化蛹。天敌有黑卵蜂、姬蜂等。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虫力较强的高产品种。

  ②合理布局。冬、春植甘蔗不要安排在秋植蔗田附近,减少该虫传播蔓延。③提倡因地制宜进行稻蔗水旱轮作。

  ④留宿根蔗田,低斩蔗茎,及时处理蔗头及枯枝残茎,消灭地下部越冬幼虫。

  ⑤适时剥叶。

  生物防来自

  释放红蚂蚁。也可在1、2代产卵期释放赤眼蜂各2次,甘蔗伸长期1次或2次,每667m2每次放1万头他任,安排5-6个释放点。每年放蜂8-9次。利用性外激素诱杀

甘蔗黄螟成虫(图1)

  在中国南方蔗田每667m2安放一诱捕盆,放入人工合成的性激素360百科,可诱杀大量前来交配的雄蛾,致雌蛾不能交配。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