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修养小说研究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德语修养小说研究》是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来自的图书,作者是谷裕。
- 作者 谷裕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年5月
- 定价 48.00
- 装帧 平装
内容介绍
修养(Bildung)是产生于德国18世纪下半叶的一个综合人文概念。修养小说(Bildungsroman)由"修养"(Bildun冷以海逐宜掉单影g)和"小说"(Roman)两词复合而成。德国以外的学界传统把修养小说视为德国特殊体裁、德国思想史的一部分。Bildung含有人格塑造、成长发展和教育的意思,本书将Bildungsroman拟译作"修养小说",并非因为血秋维开发八朝起规团这个译名与原文具有更全面的对应关系,而是考虑到修养小说与修养的同源关系。本书在导言部分系统解释了修养的含义,梳理了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发展,最后简要勾勒了修养小说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对十四部公认的经典修养小说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展示它们如何以各自独特的形态,使修养小药额说变得丰富多彩。
德语修养小说是德语文学的一种特殊文类,欧美学界对此都有过深入研究,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此项专门研究。谷裕教授撰写的这本著作填补了这项空白。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和原文的基础来自上,从"修养"的概念入行掉手,对修养小说的含义、发展、文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和梳理,尤其对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该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作者介绍
谷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微大律语语言文学系教授,主要360百科成果:专著《君特·库纳特作品己米八的思想方式和艺术结以半胜背以蛋低落神兰哥构》;译著《一个热爱艺术防探较吃北翻的修士的内心倾诉》;论文《论歌德小说&l游棉始将州比章局稳t;亲和力>中的神秘主义色彩》等
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第一章 修养的含义
第二章 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
第三章 修养小说来自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 文本解读
360百科第一章 中世纪与巴洛克时期修养小说的前身
穿单并曲层似然第1节 沃尔弗拉姆的《帕西法尔》(1200/1210)
第2节 格里美晚岩布威鲁牛统厚深留示豪森的《痴儿西木传》(1668/1669)
第敌二章 18世纪形成中的望香维板胜设修养小说
第3节 维兰德的《阿伽通的故事》(1766/1767)
第4节 莫里茨的《安通·莱瑟--一部心理几找属球干玉几适副亚小说》(1785/1786-1790)
第三章 古典修养小说范式
第5节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5/1796)
第四章 浪漫时期的诗化与戏仿
第6节 荷尔德林的《希腊隐士许佩里翁》(1797/179混歌二9)
第7节 诺瓦利斯的《海因脱缩里希·封·奥夫特丁根》(1802)
第8节 霍夫曼的《雄猫穆尔的生活观》(1819/1821)
第五章 19世纪诗意现实区架画操数交政表后离主义的经典化
第9节 施蒂夫特的《晚夏--一个故事》(1857)
第10节 凯勒的《绿衣周略亨利》(1854/1855,1879/1880)
第11节 拉伯的《饥饿牧师》(1864)
第六章 20世纪现代作品的反讽与颠覆
第12节 此评理乙鲜罪和托马斯·曼的《魔山》(1913/1924)
第13节 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1932)
她委烟斯格滑殖赵第14节 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
参考文献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