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芜湖话

百科 2023-01-01 23:43:59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芜湖话一般是指流行于芜湖城区的江淮官话方言,广义上也指下辖县的部分城镇所使用的类似方言,而芜湖部分市郊和多数农村地区的方言则属于宣州片吴语(宣吴),虽或府六然或多或少受到芜湖话(江淮官话)的影响,但严格说并不属于芜湖话的范畴。芜湖话是整个芜湖区域的通用语。

芜湖话来自从方言分区上划分,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芜湖小片。江淮官话又称下江官话,主要分布于长江360百科下游长江淮河之间地区间以及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 中文名称 芜湖话
  • 方言语种 江淮官话-洪巢片-芜湖小片
  • 使用地区 芜湖市区及各下辖县主要城镇

历史溯源

  芜湖话属于江淮官话洪巢来自片的一个分支,江淮官话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360百科时代,在发生永嘉之乱之后,大量中原汉人南迁进入江淮地区。由于中原移民在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当时中原地区通行的官话在被移入的江淮地区开始逐渐流行。而在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不同规模的南迁也发生过多次入察凯特旧。后进入该地区的中原正音与当地吴语融合而形成今天的江淮官话。芜湖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是长江中下游南岸沿江城市,北边隔江是传统的江淮官话区,而南部腹地及毗邻地区的广大农村地区仍有宣州片吴语方言地区今式制纪水宣适的大片分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芜湖成为典型的江淮官话和吴语的共存区域,形成了城区和城镇主要说江淮官话(有部分吴语语素存留),而部分郊区及农村地区说宣州片吴语(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江法纪起矿星建淮官话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正层节料田红立杀逐步扩大)的地方语言特色。

  芜湖话在芜湖地区的不同区域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属于方言流通上的正常现象。本词条将以芜湖市区话新服商青多作为芜湖话代表,对略课极斯极井美会究芜湖话的音韵及词汇语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为便于理解,本词条的比较对象多为标准普通话,且内容不完全基于学术上的音韵学和方言学,但会有部分概念借用。芜湖话老派与新派有较多区别,本词条对老派芜湖话特点仅略作提及,详细参见专著芜湖音系。

然始级能  凡芜湖话标音字母及芜湖话例字等均格直长商使用黑体表示。

音韵特色

音调

  1、芜湖话有五个声调(四声五调),即阴平、阳、上声、去声、入声。芜湖话中,阴平、阳平、上声、去降华声的字在普通话中,一般也圆另对应为阴平(第一声)、操请红朝无火占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但古汉语四声"平上去入"的入声调在芜湖话中被保留了下来,除妈肥极少数(譬如:等)入声字在新派芜湖话中已经舒化外,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芜湖话中基本上仍是入声字,但已无阴入、阳入的区分,统归于阴入。入声字在普通话中被派入了探丰相孔超备凯坐队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另外,芜湖话中,古汉语入声字的-p、-t、-k韵尾也已简化为喉塞音,这一点在韵母部分会详述。本文芜湖话声调符号为便于识别,采用上标数字,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明检永商既计分别为"1"、"2"、"3"、"4",入声无声调符号,但通过喉塞音韵尾"-q"来标识,轻声无声调符号。

  2、芜湖话五个声调的调值与普通话(四个声调,无入声)有一定的区别。标准普通话中,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的调值一般认为是55、35、214、51。芜湖话的阴平声发音起点明显偏低且呈降调形,调值约为31;阳平与普通话大致相同,起点基本相同,但声调上升的幅度不够,调值约均变族属积民为34+;芜湖话上声与普通话相比,其起点与普通话上声起点基本相同,降调后略微上扬后便收音,调值约为213;芜湖话的去声发音起点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没有下降,反而和普通话阴平调值类似,约为55;入声是普通话中没有的,芜湖话中入声调值约为5。

  3、芜湖话汉字发音时值相较普通话更加短促,收尾较掌破新北决头老急,而入声字发音时值又比其他四个声调还要短促,以喉塞音突然收尾。

  4、芜湖话的词语连读变调现象较普通话要偏多,但并不像吴语一样每词必变,变调规则也不像吴语一样相对固定,大致有以下变调情形:1)词语首字若为入声,则第二字为平声或上声者可能变调为去声,如北门(仅地名)客人学生畜生一点钟六年级等;2)词语末字若为阴平,则前字为阴平、上声者多变调为近似阳平,如花生餐厅指标水车桂花糕电冰箱洗衣机等;3)词语末字若为上声,则前字为上声者多变调为阳平,普通话似乎也存在此种变调,如厂长水手看守所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通话中"一"和"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字之前变去声,在去声字之前变阳平,但因为芜湖话中"一"和"不"字均为入声字,所以不存在此种情形。

声母

  芜湖话声母有18个(不含零声母):bpdtgk、hml(n)、fv、tstsszjqx。为方便理解,此处芜湖话声母大多借用汉语拼音标音,发音规则也大体相同,但是为了与芜湖话声母z(发音大致为国际音标中的擦音[z],但摩擦力度略弱)相区分,芜湖话中相当于汉语拼音中z的声母借鉴IPA国际音标记为ts;相对应的,相当于汉语拼音中c的声母记为ts(表送气)。声母"v"也是普通话中没有的,发音类似国际音标中的擦音[v],但摩擦力度较弱,虽然是浊音,但和f并非清音浊音的对应关系,而是在部分字中相当于普通话半元音w,如(vu)。

  芜湖话和普通话相比,多数单字的声母类似,但作为江淮官话洪巢片的典型方言,芜湖话的声母有着一些与普通话相异的特征。以下列举芜湖话的特点以及与普通话的异同对比:

  1、芜湖话中,古全浊声母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如(----)与普通话及大多数官话方言一致。由于b、d、g不被用于表示浊辅音,所以本文中芜湖话声母bdg与汉语拼音一样,均表示不送气清音(国际音标中为p、t、k),以便与本此条中芜湖话拼音的送气清音ptk区分。

  2、芜湖话里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读为零声母,普通话中声母为半元音y或w。

  3、今芜湖方言不区分已尖团音,尖音(tsi-,tsi-,si-)通读作团音(j,q,x),尖团合流,同普通话。

  4、芜湖话泥母、来母基本混同,通读l,但也存在有区分的少量例外,譬如(ni)。另,新派芜湖话受普通话影响,有重新区分nl的趋势。

  5、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zh、 ch、 sh、r,在芜湖话里一律用舌尖前音来代替,即tstssz但是部分地区作区分。

  6、普通话中一部分声母为半元音w的字,在芜湖话存在发擦音声母v的情形。如(vu)、(vu)、武(vu),但并非普遍都如此发音,也有发零声母的情况,如有人念作u而非vu

  7、见系的开口二等字,有声母不颚化(开口呼)、颚化(齐齿呼)两读,即文白两读。文读念jqx,白读念gkh,此现象系普通话所无,但较吴语为少。常见的如下:

   jia(家庭,国家),ga(家里,家去)

   jiɔ(教书),(我教你)

   ji(时间),ga(房间)

  ji(挑三拣四),ga(拣新鲜的买)

  jüeq(角度,角色),gəq(银角子,菱角)

   (去年,去世)ki(不去,你去)

   (蜷缩),kua(腿蜷起来)

   xia(下级,下一章),ha(下来,下去)

   xiang(王家巷),hang(巷子)

  以上前者是文读,后者是白读,一般不混淆。

韵母

  1、芜湖话(新派)韵母有39个,如下表。

  开口呼

  齐口呼

  合口呼

  撮口呼

  y 资,词,思

  i 医,鸡,礼

  u 苦,图,路

  ü 鱼,巨,驴

  a 阿,巴,马

  ia 亚,佳,夏

  ua 瓦,花,瓜

  o 我,果,罗

  ɛ 爱,卖,拜

  iɛ 也,界,戒

  uɛ 外,淮,怪

  ɔ 奥,到,告

  iɔ 要,叫,辽

  e 贝,费,车

  ue 为,贵,水

  ɵ 欧,头,楼

  iɵ 又,就,牛

  a安,谈,蓝

  ua 万,幻,关

  ang 昂,党,胖

  iang 样,向,亮

  uang 王,光,黄

  ən 恩,肯,能

  in (iən) 因,林,兴

  uən 文,昆,昏

  üən 云,军,讯

  ong 工,空,风

  iong 用,穷,兄

  o半,满,算

  i 烟,年,前

  ü卷,全,玄

  er 耳,而,儿

  aq 八,达,法

  iaq 夹,洽,匣

  uaq 袜,刮,刷

  əq 北,得,勒

  uəq 物,国,速

  ieq 业,吃,列

  üeq 月,菊,雪

  这里尽量借用汉语拼音标示芜湖话韵母,但有部分用拼音无法较准确标示的,借用了其他音标(如国际音标"ə""e""ɛ""ɔ""ɵ")来辅助标示。芜湖话韵母发音的开口相比普通话普遍偏小,口型变化小,时值也偏短。除了极少数字(如贼、肉、玉、式等)在新派中入声落脱,芜湖话入声字基本得到保留,入声韵尾"-p、-t、-k"简化为喉塞音(吴语、晋语等方言同),喉塞音韵尾在本词条中采用赵元任先生的标注方式,标记为"-q",如"白"注音为bəq。新派芜湖话中入声韵有aqiaquaqəquəqieqüeq共七个。

  2、普通话中的双元音韵母,芜湖话里往往读成类似单元音韵母。普通话的双元音ai,ei,ao,ou,大致可对应芜湖话音标(此处借用国际音标)ɛeɔɵ,听感与普通话有一定的类似,但无论口型舌位均有一定区别,且时值较短。

  3、普通话中的单元音汉语拼音韵母a、o、i、u、ü大致可对应芜湖话拼音的aoiuü,但普通话中韵母拼音为单元音a、o、i、u、ü的字有相当多一部分在芜湖话中是入声字。

  4、普通话中韵母an在芜湖话中对应鼻化音ɑ̃(或写作a)韵母ian(yan)在芜湖话中对应鼻化韵ĩ(或写作i);桓欢韵(普通话中归入uan)对应鼻化韵õ(或写作o),但普通话中其他uan韵母字则对应ua,如(gua)(ua);但普通话xuan、juan、quan的韵母在芜湖话中对应发鼻化韵ü。另,按照江淮官话民间研究中常用的"咸山摄三分"概念来说,老派芜湖话同时存在三分(主元音多出e这一分,如tsiesie等)和两分,新派只有两分,且与老派两分不同(如老派两分中,"扇"读suo,与老派三分的sie不同,但新派芜湖话,"扇"读sa),仅供方言研究业余爱好者参考。

  5、aang在芜湖话中不相混淆(老派不区分,通读前者)。汉语拼音韵母ing在芜湖话中不存在对应读音,通读in(即iən)。汉语拼音韵母eng在芜湖话中有两种发音,在与bpmf零声母相拼时,发ong音,如(bong)(pong)(mong)(fong)(ong);在与gkdtlhdztssz相拼时,发ən音,如(gən)(tən)(hən)(dzən)(zən)。

  6、果摄不分开合口,一律读o。如(ho)(ho)(ko)(go)。

  7、韵母ue、uən与声母dtdztss相拼时,通常介音u丢失,变成detetsetsesedəntəntsəntsənsən。譬如(de)(te)(tse)(tse)(se),以及(dən)(tən)(tsən)(tsən)(sən)。但需注意,普通话中声母为zh、ch、sh、r的字,虽然在芜湖话中声母变为舌尖前音tstssz,但在与ue、uən相拼时并不会出现介音u丢失的情况,如(dzue)(tsue)(sue)(zue)、(dzuən)(tsuən)(suən)(zuən)。

  8、假摄麻韵三等开口字(在普通话中韵母一般为汉语拼音"ie"或"e"),在芜湖话中如声母是零声母及jqx的,韵母为i,如(i)(i)(ji)(qi)(xi),在芜湖话中如声母是tstssz,则韵母为e,如(tse)(tse)(se)(ze)。

  9、jqxdtmlbp零声母等声母在和韵母i相拼时,i有一定程度的擦化,与普通话听感区别较大。需要注意的是,(ni)字不但声母没有变为l,也无擦化现象。

字词特色

  芜湖话在发音与词汇上和普通话有一定出入,所以怎样正确地用文字记录芜湖方言是一来自个难题。芜湖人通常会有这样的尴尬:能说却不能写,纵观网络上和报纸上偶有涉及芜湖话的地方,一般作者都采用与芜湖话发音近似的汉字代替,而且代哪回微图华通从信派大多数人认为方言本字没有或不可考。

  其实,芜湖话中,大多数看似没法书写的字词是可以考证360百科出本字来,有些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罕用的生僻字,有些字词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右却是现代汉语中较少用或基本不使用的文言词、古白话词汇及生活化十足根第宪岩张思谁住此官的方言词汇,以下列举芜湖话中此类字词。

  芜湖话常用生僻字正字:

  bieq:挡住残渣或泡着的东西,将液体倒出。例句:把药汤滗出来。

  滮biɔ:液体受压从孔洞里喷散待械有月参使治散得台射出。例句:水管穿孔了,水滮出来了。

  钵b钱升妈若导职巴孩委头益əq:盛放东西的小型陶制器具。例句:花钵子打碎的了。

  擢dieq:拔,多用于拔细小物(普通话拼音为zhuo4)。例句:擢白头发。

  铫diɔ:煮水或汤药的壶。例句:掌九耐把铫子放灶高头熬药。

  作安块义daq:失足跌倒。例句:他走路不看路跶了一跤。

  沰dəq:又运米席军造烧山妈落买被雨水浇。例句:半路上突然下暴雨,身上沰的透湿。

  掇dəq:用力抬起、托住。例句:麻烦把个台子掇起来。

  拣ga:挑选。意同普通话,此处为白读。例句:樱桃都很新鲜,不用紧着拣。

  佝:脊背弯曲。例句加阶集既拉改:坐直了,腰不要佝个。

  薧hɔ:植物脱水枯槁。说文解字注:死而枯槁视向抓胶固硫农染谓之薧。例句:前几天聚普谓衡音令怎犯练三啊买的菜都薧掉了。

  戽hu:用手或器具泼水。例句:不要从游泳池往外戽水。

  齁:形容太咸或太甜使咽喉不适。例句:这个包子盐放多了把,齁咸的。

  猴:指像控本指资愿游般练回皮陈猿猴一样攀援,或指弓着腰。例句:围墙不高,他一猴就上去了。

  庌ia:门床未关紧。例句:门庌了一道缝。

  挜ia:硬要给人东西。例句:我吃不下了,不要给我挜菜了。

  洇in:水沿着缝隙渗透。例句:墙上洇水了。

  搛ji~:用筷子夹菜。例句:不要寡吃肉,搛点荠菜吃吃。

  窠ko:指代某些特定的场地。例词:太阳窠;阴凉窠。

  掯n:低着头。例句:上课时候不要掯着头。

  眍:眼睛深陷。例词:这个人眼睛长得眍进去,不好看。

  挛lo:驱赶小禽畜使聚集或回窝舍。里宁着请责镇革依破之例句:天快黑了,去把鸡挛回来。

  㱟pi:折断,掰断,古时通作披。例句:请爱惜树木,不要㱟树枝

  潽pu:液体沸腾纸机迅溢出。例句:米汤潽出来了。

  眒sən:张目(瞪大眼睛作愤怒貌,以助长声势)。例句:他老子眼睛一眒,他就不敢作声了。

  嗍suəq:吮吸。例句:小宝宝正在嗍指头。

  [忄叜]:快,赶快。例句:你跑哪去疯了,[忄叜]带我家来。

  tiɔ:调换。例句:你们两个斢下子座位。

  捅tong:移动,拖引(此处为本义,不同于普通话字义)。例句:把这个柜子往那块捅一捅。

  奓tsa:张开,使张开。例句:请把嘴奓一下,我检查一下咽喉。

  斩tsa:砍断(普通话中此字义不常用,但见于"白斩鸡"等词汇)。例句:去小佘家斩点红鸭子回来。

  奘tsuang:形容否轴犯持局已变袁人长得壮大。例句:他们队员搿么奘,我们要尽量多传球,减少身体接触。

  扭ts去外卫查这吃式赵ɵ:旋转,拧动。《广韵》记载"扭"字也有"肘"的读音。例句:把瓶盖子扭紧

  蹅tsa:(在积雨积雪、泥淖或小河塘中)踩,践踏。例句:他一脚蹅到水坑里了。

  跐tsy:滑倒军血坚。例句:地上滑跐的,小心跶跤子。

  㓾tsy:剖鱼并清洗。《五方元音》卷下:㓾,剖洗鱼也。例句:我在㓾鱼,不要跟我讲话分我心。

  抻tsən:扩展,使延长。例句:他个子矮,把颈子抻得老长还是看不到。

  搲ua:用瓢或勺等容器舀或挖。例句:搲一筒子米倒到锅里。

  抈üeq:使折弯。例句:他太用劲了,把调子(勺)抈弯的了。

  枵xiɔ:织物或纸很薄。例句:天凉了,你这件衣裳太枵,换件厚的吧。

  古白话词组:

  作气zeq qi:令人生气讨厌的。例句:月娘道,作气不作气,休对我讲,我不管你,……(《金瓶梅》第二十一回)。

  作孽zeq lieq:可怜的。例句:这小家伙从小就没爸妈,作孽哦。

  前世孽 qi~sylieq:可怜的(一般用于奚落别人)。例句:真是前世孽的,上辈子没见过钱啊?

  现世xi~sy:没出息,丢人现眼。例句:你看你搿个现世样子嗨!

  今朝 gəntsɔ:今天。例句:今朝天气满好的。

  明朝 məntsɔ:明天。例句:明朝上午九点半开会,不要迟到。

  家去 gaki:回家。例句:时候不早了,我要家去了,不然就讨骂了。

  上人 sangzən:指家中的长辈。例句:你家上人身体还好吧?i

  姨娘iliang:母亲的姐妹。例句:你妈那边姨娘几个?

  地方特色词语:

  1、名词:

  眼睛子子:眼珠

  背搭子:背心

  炊子:烧水的壶

  踏坡:楼梯,台阶

  大大:爸爸

  等下子/候下子:稍等一下

  叮啷子:相好的;小孩

  二报精:形容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二吊蛋:骂人是流氓

  费物头子:(指小孩)捣蛋的头头,玩耍的头头

  家去:回家

  家爹爹/家公爹爹:外公

  格啷车:自行车

  家奶奶/家婆奶奶:外婆

  咯吱窝:腋下

  家门口:家附近

  该个/今朝(gəntsɔ):今天

  高头:指在某有高度的物体上面,如台子高头

  个:这

  个啦/个里:这里

  姑大大:姑父

  刮淡:聊天

  寡饭:白饭(没有菜的饭食)

  过劲:厉害。

  角栗子:手握拳,伸出食指,弯曲食指第一、二关节,用手指敲别人的头

  下巴颏子:下巴

  下巴子:形容人老是把嘴巴张着

  下坎子/下坎坡:下坡

  哈是滴:是不是?

  哈晓得:知不知道?

  吓(həq)龙天:不得了,表惊讶

  后个:后天

  混子:指那些无所事事,整天在外惹事,打架的人

  夹皮脸:厚脸皮的人

  绞头鸡/走头鸡:不听话

  脚趾末头子:脚趾

  精/精马子:滑头

  靠把:搭档

  磕脚头子:膝盖

  拉子:穿着不整齐的人

  老头子:老伴;父亲

  六谷子:玉米

  脓鼻子:鼻涕

  落粟:高粱

  埋个/明朝(məntsɔ):明天

  茅司:厕所

  门道:花样或办法(贬义)

  磨奶奶:做事慢的人

  木浪子:地痞流氓

  沫浪子:吐沫星子

  哪块:哪里

  奶奶姑子:蟾酴

  能豆子:很聪明灵活的小孩

  漂子:乡下人

  前个:前天

  跷佬子:不合群爱闹别拗的人

  肉头:愚蠢,无用

  韶搭子:爱卖弄好出风头的人

  手捏子:手帕

  堂间:客厅

  擢把子:水果上的小枝子

  外后个:大后天

  蕹菜:空心菜

  虾子精:很瘦的人

  小伢儿(xiɔani):小男孩

  小阿头:小姑娘

  小家伙:小孩子

  姨大大:姨父

  银角子(yingəq dzi):硬币

  油子/油条:流氓

  灶口/灶皿口/灶屋:厨房

  作糟:做破坏卫生清洁的事情

  作厌:令人讨厌

  炸弹:假冒伪劣商品

  猪头三:骂人语头脑简单,做事不计后果

  狠人头子:形容一个人很霸道

  2、形容词:

  拨弄:孬,傻,不懂事

  夹舌:不讲理

  不顶龙:不具备某个能力;不精明

  不清头:讲话办事稀理糊涂的

  不焐心:不称心,不舒心

  搭僵:不好说话

  倒瓤子:形容人或事情非常糟糕或狼狈

  摁劲:形容倔强,犟脾气

  古里八怪:稀奇古怪

  棍气:形容讲义气

  黑黢抹乌:黑漆漆的

  齁咸的:很咸

  奸头八西:形容一个人做事很抠门

  叽酸的:酸

  筋杠杠:形容身体好

  来丝:好,厉害

  脓现:形容做事做不好

  猫软的:很柔软

  磨:办事拖拉,磨蹭

  木里木骨:不讲道理,耿直一根筋

  孬儿八哄:呆、傻

  清丝:形容女孩长得清秀或者形容办事办的漂亮

  黢黑的:非常黑

  神头鬼脸:形容人做出各种表情惹人讨厌的样子

  神智无知:没有礼貌不懂规矩

  瘟臭的:很臭

  瘟苦的:很苦

  乌马洋兮:不正经

  稀里八岔:偶尔,不经常

  鲜甜的:很甜

  现世:丢脸出丑无用(可作动词)

  小气八拉:小气的样子

  心疼巴拉:可爱、或者小孩做了某样让大人很感动怜惜的事情

  血乎啦叽:血流得很多样子的

  蕴凉的:很凉

  猪头八西:骂人野蛮鲁莽

  3、动词

  打花:上班时偷懒,瞎转悠

  捣包:剩余物品一次处理

  得货:收入高、赢钱或得到意外之财

  搞糟:瞎搞

  夹(gaq)热哄:凑热闹起哄

  猴上去:爬上去

  冒板:硬冲好汉(可作形容词)

  冒派:硬充好汉勉强显示大方(可作形容词)

  七扯八拉:胡说八道

  七屁八磨:不守信用,讲话不算话

  翘:故意摆架子

  翘骚:赌气

  禽唏鬼叫:大声喧哗

  乌:打

  歇火:事情终止,泡汤了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