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

百科 2023-02-12 10:44:31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是2012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茂聪。

  • 书名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
  • 作者 张茂聪
  • ISBN 9787532842360
  • 页数 227页
  • 定价 30.00元

内容简介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自颁布算来,已经10年多了,代表着课程改革综合化取向的这门课程在教材建设、教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来自重建和学生的综合发展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任务360百科和挑战,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颁布,回应了新时期对品德与生活课程较案向松固责感罪效落脚教育的伟大召唤,切实开启了课程发展新的路径。

图书目录

  再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品德与社会课程概述

  一、设置品德与终陈权黄调没帝良油团但社会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一)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轮异胞观  (二)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浓呼率袁日王的需要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

  (三)超记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公民性

  (四)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

  (一)源于学生生活

  (二)贴近学生生活

  (三)引导学生生

  四、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

  (一距帝协晚沙现告)一条主线

  (二命置的超)点面结合

  (三)综合交叉

  (四)螺皇记资求号凯目药伯旋上升

  五、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入银财纸双办总分层次陈述

  (二)品德却孩与社会课程目标的突出特点

  六、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建构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的性质

  (三)"课程内容"呈现特点

  (四)"课程内容"的衣护思路黄则旧此态鱼意义

  第二部分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

  (一)整体把握、落实课程目标

  (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生活

  (三)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五)随时充实教学内容

  (六)不断拓找鸡弦比型高款展教学空间

  二、品德环陆刚曾节控夜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评价

  (一)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二)评价的内容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四)评价的实施与反馈

  自劳于完掌士下尼台三、品德与社会教材与使用

  (一)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功能

  (二)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编写的依据

  (三)先药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特点分析

  (四)品德与社会教科书述评

  (五)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使用

  四、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标准为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可能

  (二)课程始聚误争到资源在哪里

  (三)谁来开发课程资源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五)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

  (六)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原则

  五、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管理

  (一)全面落实课程计划

  (二)支持教师提高,鼓励教师发展

  (三)课程实施与学校活动紧密结合

  (四)学校、社区和政府统筹协调,为课程实施提供便利条件

  六、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呼唤专业化教师

  (二)在教学过程中成长

  (三)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途径

  (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三部分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策略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设计

  (一)对社会问题的着眼

  (二)对社会现象的疑问

  (三)学习社会事态的过程

  (四)构想学习过程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教学策略

  (一)讨论式教学策略

  (二)互动式教学策略

  (三)问题解决式学习策略

  (四)探究式学习策略

  (五)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六)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