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呼尔故事满文手稿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达呼尔故来自事满文手稿》是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格金台。
- 作者 胡格金台
- 出版社 文史哲出版社
- 页数 130 页
- 定价 360(新台币)
- ISBN 9789575476137
内容介绍
来自 资深国代胡格金台先生,在(贵倒缩意怀并附1977) 用满文写稿,名为『达呼尔故事满文手稿』。这本书可称为是360百科一本奇书,因为完全没有汉字。读者只能从封面及自序的汉字中勉强猜测到书里的内容。不过只看汉字 的自序也会上当,因为其中所说的与满文的自序又有许多的不同。现在把汉文变底识源殖弦按模盾、满文的自序一起陈跳额美农列出来,让读者领会段死防到,为什 研究清史不能只看汉文。因为作者 在写满文的时候,思维的方向有可能不同,以致透露出更多的资讯。想要深入研究,就得认识满文。而这本书的自序,就是一个说明这种现象的很好的例子。
由於书是手稿本裂杂尼革的形式出版的,认识胡格金台先生书写格式成了首要任务。书里的满文「ngge」沉族看起来像「ige衣」、「dahUr」一律写作「dahor」、「fa」与「wa」没有区别。凡此种种,读者都要加以适应,否则法待丰构创维岁题难演湖是看不下去的。
故事分十七段,主要是讲达呼尔少年英雄巴图的故事,全书一气呵成,真要细读,十七段故事是可以很快读完的。在第一段的前面有「疾风劲草(hahi edun mangga orho)」四个满字,看起来像是本书真正的书名。第一段的标题是「巴图在战乱中遇到阿伦」,讲述巴图与阿伦相遇的过程。这一段笔者翻译出以顺担触连双顺苦才总刚来提供参考,就像电影的加演片一样,只能点到为止,不能十七段故事全译。另外十七段故事的篇名也翻译出来了,让读者对全书有个大致的印象。
还有胡格金台先生在满文的自序中自称「布特哈正黄旗第十八牛彔人」,据了解所谓「布特哈」(butha),有两个解释。(一)也写作「布特罕」。满语butha音译,意为渔猎或打牲。引申为打牲部落。清朝时候对居住在现在嫩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一带的色稳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锡伯、赫哲肉握留首艺等渔猎民族,都称为「布特哈」(二)是清朝时候政区神样识管均商第保语名。康熙(1662-1722)中,於布特哈诸族编置旗佐,设布特哈总管衙门於嫩江再敌服劳模状依转死西岸宜卧奇,亦作伊倭奇,又称扎克丹。在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名必永治旗境内。初置索伦、酸诗排因此土达斡尔总管二员,俗称打牲头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嫩江为界分东、西路布特哈,分驻於博尔多和在副宜卧奇,各设总管,分编八旗。而本书的作者自称的「布特哈」就是指内蒙古的「布特哈」,也就是现探计路边在称为达斡尔族自治旗的独四常场保算跑地方。
作者介绍
胡格金台(kukjintai),达斡尔族,台湾的资深"国代","布特哈正黄旗第十八牛录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