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囚禁徽钦二帝

百科 2023-02-21 02:15:46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徽、钦二帝在"靖康之变"后,由锦衣玉食的大国皇帝沦为金国的俘虏。北宋靖康二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十二月,北宋灭亡。天会五年(1127)四月,金兵统帅宗翰、宗望带着被俘的徽宗、钦宗和赵氏丰三船树破张宗室、大臣3000余人,以及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仪仗法物,北归金国

宋徽宗在金国囚禁了8年,于天会十三年(1135)死于五国城(黑龙江省依兰县),终年54岁。

  • 中文名 囚禁徽钦二帝
  • 时    间 1126年
  • 相关事件 靖康之变
  • 地    点 韩州

基本概况

  公元1126年,即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第二次南侵,迅速攻陷汴京(河南省开封市),北宋灭亡。已经退位的宋徽宗赵佶与北宋皇帝钦宗赵桓以及皇室、皇族、贵戚、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国。这一来自历史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徽、钦二帝先后被囚禁在燕京(今北京市)、中京(内蒙宁城县)、上京(黑龙江省阿城市)、韩州(辽宁省昌图县)等地,最后迁徙至五国城(黑龙江省滑支句依兰县)。徽、钦二帝在五国城囚禁的时间最长,徽宗于被俘后8年(1360百科135年)死于五国城。钦宗后被迁往金上京及燕京,最终于被俘29年粉剧(1156年)后死于燕京。

  徽、钦二帝在金兵的押解下,一路北行。从汴京到韩州期间,基本上处于辗转迁徙过程,到了五国城后,囚禁生活才稳定。宋人蔡鞗所撰写的《北狩行录》,对二帝在五国城的囚禁生活有详细的度面怎红记述。

相关记载

  在《金史》中记载:"丁卯、上如东京温汤,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里改路"《大金国志》记载;"宋二帝自韩州如五国城。"两史所书到达地址名称之所以不一致,是因为鹘里改路同五国城是在一处的原故。

  《北狩行录》记载,二帝"庚戌中元徙居五国城,乘舟而行,凡息它史承主境易四十六日至。"根据记载可知徽、钦二帝是天会八年(1130年)八月十五日从韩州启程,走的是水路,乘舟行驶了46天到达五国城。滑继生苗财菜依据《北狩行录》的记目胜军概束够扬载,考证出徽、钦二帝从韩州出发,经信州(北京市境)至伊通河,在这里改乘船,入宋瓦江(第二松花江)西北行,过嫩运错花市化江口入混同江(松花江)处进入主航道,向五国城行驶,到达五国城。到达五国城的具体时间在《大金吊伐录》中有记载,在"昏德公表"中记有"赴和啰噶(鹘里改)路安置,今月二日到。"二帝于七月十五日启程,行46日,恰为九月二日。

  在赴五国城行进途中,"东路都统习古乃奉朝命,令减随行官吏,诸色人等不许尽行将带。"当时负责押送宋俘的习古乃将军奉金朝命令,让二帝减少随行人员。后经徽宗"再三力恳",只允许二帝的后妃、直系王子、驸马都尉、近臣及神宗侄儿赵孝骞、嫡孙赵有奕6人随行。据史料记载,二帝等宋俘从韩州出发时约有2200人,到五国城时仅剩140兰套安边数感余人。"其余人分两路,一路经陆路押往临潢(内蒙巴林左旗);而另一路以内侍黎安国等千余人押往咸州(辽宁开原)。"

  徽、钦二帝在金上京祭完太祖庙后,金国留益离笑胜目环阿陈德他们在上京住了近两个月,于十月二十六日将二帝、诸王、驸马、内侍、宫眷等迁往韩州(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金国为了安置徽、钦二帝等900余人的住宿,将韩州城内的女真人金部迁出,只供宋俘居住。金人给田阳慢极金型列须诗要味一45顷,令他们"种莳自给"。

  建炎四年(1130)七月,金人又将徽、钦二帝过路夫不烟表里环停认感迁往金国大后方的胡里改路,也就是辽代的五国头城。在前往五国城的途中"东路都统习古乃奉朝命,令减随行官吏,诸色人等,不许尽行将带。"金人或许觉得五国城虽安全,但在韩州的宋俘全去,食宿问题也会紧张,因此只令徽、钦二帝及妃嫔、近侍人员随行。据长篇历史小说《五国城》作者刘文生考证,到五国城的宋俘约强具帝处欢谁却绝煤低今有140余人。

  在五国酒着山城,徽钦二帝等实际上是过着软禁的生活。在待遇方面,金国仍给予二帝以俸禄,"皇统元年(1141年)十二月癸己,天水郡公赵恒英委南孩发乞本品俸,诏周济之。"金国仍实行在韩州的办法,在五国城给他们土地,让宋俘们自耕自足。徽、钦二帝还时常能吃到羊肉,《北狩行录》中有"刘定宰羊不如犯斤血原出法"的记载。

  在夫妻生活方面,金国始终让妃嫔们同徽、钦二帝一起居住。据《靖康稗史》记载:徽宗的妃嫔们在北狩途中,生子赵柱;到五国城后又生赵檀施娘慢会局周酒等4子,北迁后又生8女。钦宗的妃嫔们北迁后,也生有2子2女。

  在精神生活方面,徽、钦二帝同臣下时常唱和诗词。徽宗在北狩期请方间作有诗词千余首,由于发生十五子赵 和驸马刘文彦"二逆告变"事件,怕被金人抓住把柄而"一火焚之。以今所得灰烬之余者仅有数十篇" 有时徽宗还和臣下讨论读《春秋》一书体会,可见,这些宋俘的囚禁生活还是比较自由的。

  在居住环境上,并不是像《说岳全传》中和民间传说的那样"坐井观天",囚禁在枯井里面。从徽宗在五国城所做的《思断肠》诗中便可以得知: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燕飞。

  在《北狩行录》中。还记载有宋俘住的房子被火烧了,请示徽宗要安排人修盖,"太上曰,'正是农时,岂可妨废。'止令修盖官那容应办。"

  在活动范围方面,依据史料记载看,从韩州直到五国城,这些宋俘始终都可以在城内自由活动,一般不出城即可。有时也可以出城,如《北狩行录》记载,为向金国看守将领循问"二逆告变"情况,徽宗"遣条渡河以询虚的"。另有记载蔡条"高居东山躬耕"。从这些记载看,不但不是囚禁在地牢里或枯井中,还可以在五国城内外四周活动。

  天会十三年(1135年),徽宗由于8年的俘虏生活,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回,精神上始终处于落魄他乡的压抑状态,再加上身患重病,于四月病故。《金史》记载:"天会十三年四月丙寅,昏德公赵佶薨,遣使致祭及赙赠。"徽宗病故,金国不但派特使前往祭祀,还赠送了丧葬物品并承担了丧葬费用。金熙宗皇统元年(1141年),金国将原带有污辱色彩的徽宗"昏德公"封号改为"天水郡王",并提升了一级,由二品升为一品。

  金国将宋钦宗的封号也同徽宗一起改为"天水郡公",级别也提升了一格。并"赐第上京"。将钦宗及其家属迁到上京城。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燕京,又将钦宗迁至燕京。正隆元年(1156年)"六月庚辰,天水郡公赵桓薨。"大定十一年(1171年)三月辛巳,"命有司以天水郡公旅梓依一品礼葬于巩洛之原。"金世宗在钦宗死去15年后,命令有关部门将二品级别的钦宗依一品礼重新安葬。而且安葬于尚在金国管辖下的巩县洛河畔北宋老陵。徽宗死时,曾"遗命葬内地"。负责看守的习古乃将军请示朝廷,经金国立会研究,"廷议不可",没有同意。徽宗希望归葬的内地,实际也就是巩县的北宋老陵。而金世宗却将钦宗很隆重地归葬于巩县宋陵,让钦宗叶落归根。

  除徽、钦二帝外,金国对俘虏来的钦宗皇后朱琏,徽宗郑皇后以及康王赵构夫人邢秉懿三位宋朝已故皇后,金国均给予赙赠或封号。

  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四日钦宗皇后朱氏死于金上京。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金太宗下诏"赵桓妻朱氏,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永垂轸恤,宜予嘉名,可封为靖康郡贞节夫人。典垂激扬,共喻联意。"《宋俘记笺证》也记载:"后(朱氏)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殁上京。八年七月封贞节夫人。"

  天会八年(1130年)九月初五日,徽宗皇后郑氏到五国城的第三天,就因病故去,年52岁。据《燕云麈》云:"昏德公夫人郑氏薨于天会八年九月甲辰,赐赙。"金国对郑皇后的故去,也赠予了葬品及费用。

  天春二年(1139年)六月,南宋皇帝赵构夫人在金国故去。邢夫人于天会五年(1127年)同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往金国,在金国苦熬了12年,也没有回到当了南宋皇帝的丈夫赵构身边。本是皇后的身份,却没有享过半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华富贵。金熙宗很重视邢夫人的安葬,亲下诏书:"建炎宋国夫人邢氏……倏闻溘逝,弥用轸怀,其以一品礼付葬。"

相关快刻事件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来自历史上,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问困突技阳现7年)的事件。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针者小明该算还象项季鲜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