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它山古迹

百科 2023-02-25 06:27:46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它山古迹位于来自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息云观海卫城北浪港山。1986年8月,慈溪360百科县人民政府将它山古迹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它山古迹
  • 地理位置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城北浪港山
  • 保护级别 慈溪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它山古迹位于的浪港山在来自当地称卫山,在明代此地是内辅史温赵郡邑、外控倭患的东南重镇。它山古迹东西横跨卫山两峰之山坳间,360百科坳内有岭称它山岭,上有它山殿与古迹毗邻。岭墩有镇峰塔(又名它山塔),面向它山古迹拔地而立,两者近在咫尺。它山古迹全部采用条石错缝叠砌,中间开先制段设类似城门的拱形通道。通道高2.9米,宽2.7米,拱顶刻太极图案,拱门南额书"它山古迹",北额书"表海安澜"。它山岭穿拱门而过,二侧巅峰烽堠对峙。古植院曲短迹总体布局大气古朴,俨如关隘。

  它山古迹

它山古迹

  国陆风之烟茶岩以举律九拱顶壁上的太极图

拱顶壁上的太极图

  它山古迹铭数维山含策刻"嘉庆岁次二年四月中浣重修",始建何时至今尚未发现明确记载。据《嘉靖观海卫志》、《重建镇峰塔碑记》等记,明初信国公汤和营建观海卫城时,认为城北浪港山二峰对峙,中凹为垤,按方位正当城之乾方,乾方无峰,不是财殚货竭,便是生灵涂炭,因而建镇峰塔,合形辅势固其保障。塔高五丈四给盐殖口五讲尺计七层,建于矮岭山峰,初以木为之,嘉靖年间都督王宝江重建,始易以石。康熙元年都阃王自功又于塔西北隅筑石栏护之,岁久渐圮。乾隆四十六年塔为飓风所坏,嘉庆二年合卫捐资,鸠工重修。从史料获悉,它山岭最早称矮岭律体冷商依块,光绪《慈溪县志》也有"它山岭因建它山殿得名"的记载,说明它山古迹必晚于它山殿。据推断,它山古迹可能是嘉庆二年重修镇峰塔时一起募建的。

  北侧题额:表海安澜

北侧题额:表海安澜

  它山古迹占踞昔日烽火连天的抗倭要塞它山岭,特让晚换讨斗盐别是拱门上镌刻的"表海安澜"四字,抒发了观海卫人民追怀抗倭将士丰功伟绩的情怀。时过境迁,卫山的战略地位也逐渐淡化。清朝康乾盛世,国泰民安,观海卫已演变成一座商贾云集、店肆林立的贸易重镇。它山古迹点缀卫山,见证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