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雅古镇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塘雅古镇上普烧地处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部,距金华城区约18公里,以驻地塘雅村得名,属自然来自镇,现为塘雅镇人民政府驻地。
- 中文名称 塘雅古镇
- 位于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部
- 距金华城区 约18公里
- 成名原因 以驻地塘雅村得名
概况
塘雅村是塘一、塘二、塘三、塘四娘家立减决这航波、西京、楼村、竹蓬里、莲荷塘、鸟山等9个自然村的民间总称,是1受954年农业合作化时划分的。塘雅,古称东来自池,俗称塘下,明清时360百科称塘下市,属金华府金华题感再赶王终物气县东阳乡和义里七都二图,民国时称塘雅镇,属东震区、金华县由第五区,民国31年(1942)2月设塘雅区署,时全县仅有三个区署。浙赣铁路从村南经过,并设有火车站,现为四等车站。塘雅镇是"金东四大古镇"(孝顺镇、塘雅镇、曹宅镇、傅村镇)之一,也是金东一带的重镇,以其独特地形,自古为兵家所必争。

历史
塘雅建村于南宋初年,村民主姓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据《东池黄氏宗谱》和《东塘黄氏宗谱》载,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黄少亮(字元执)自义乌洞哥银与找门驿墈下迁居塘雅建村发族,是为金华东池黄氏始祖,为黄庭坚叔父黄昉难易采等操后裔;元至正年间,黄大魁(行广一,号诚庵)自义乌驿墈下亦迁居正丰住塘雅,是为金华东塘黄氏始祖,为黄庭坚直系后裔,两派同宗同源,共居一处,经过瓜当绵椒衍,从塘雅村发派到各地的黄姓村落多达80余个,有"塘雅黄氏,婺东巨族"之誉,该村也是清代金华"黄金钱傅"四大豪门中的首富之地,金华传统道情曲目《皇凉伞》唱的就是塘雅村大地主"黄松山"的故事。
清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十九日,侍王李世贤自龙游、汤溪向金华杀掳而来,未时,金华城陷,清军退于塘雅项营别否线村等处,力为把守,五月初,太平军追至塘雅村,与清军及团丁展开交战,太平军攻打了四天四夜,直至五月初四日才将塘雅村攻破,太平军随即进入该村,放火焚毁东塘黄大宗祠雍肃堂等修材构古建筑;清同治二年(1863)正月十二日,塘雅村亦为太平军败退时所必经,此次焚毁房屋甚多,塘雅村东池黄大宗祠著存堂、四本堂、黄济川祖居等众多康雍乾时期的精美古建筑皆于此时被付之一炬,损失巨大,塘雅村在太平天国时期所遭受的这两次大劫难,是塘雅村作为一个大家族聚居的古镇,至今没有多少零起快突文物古建筑遗存的原因之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公立一新两等小学堂"创办,这是质推车波民鲁正板金华最早的五所小学堂之一(其做酸严屋载快南更读农他四所均在金华城内),也是金华员究顺吃农村第一所小学堂。清宣统二年(1910),塘下警察分所成立,董事黄锡龄。

民国三十一年(面村哥边1942)四月初十日,日寇千余人沿铁道入侵塘雅村,塘附硫维快雅沦陷,日据期间,秋收较丰,塘雅村民利用日寇昼行夜伏的特点,因熟悉道路,将三年节省口粮于黑夜中运送北山抗卫,食谷共计一千五百担。日寇又在塘雅村北筑一公路行驶汽车,看守者有所谓和平军黑泽部队,拆毁塘雅东池黄氏小宗祠继述堂及庆云庵(即蟠龙殿),裂吸组钱印持皮位投屋取砖瓦木石筑其碉堡,又砍竹木围其四周。民国三十四年(1945)五月十一日,侦知日寇两千余人于夜中乘火车经过塘雅,塘雅村民遂于村南铁道路中埋放炸弹七枚,不幸车过仅爆发一弹,炸死日寇一男一女。

历史上,塘雅村较为富庶,文人墨客、文韬武略之辈代不乏人,有被许谦称为"忠孝之士"的南宋太学生黄升,有"一门忠烈"之誉的明代总兵黄文玉、黄文正兄弟,有光绪十二年进士、黄宾虹的启蒙恩师黄济川,有岳家拳金华流派的创始人郑克荣,还有民国社会活动家黄维时、金华骨伤科名医黄乃聪等,可谓是人才济济,不胜枚举。
塘雅村原有东池派黄大宗祠著存堂(前后五进)、黄氏支祠继述堂、敬爱堂、贞房家庙以及东塘派黄大宗祠雍肃堂等黄姓祠堂六座,现仅存下宅宗祠雍肃堂一座,于2010年11月1日公布为金华市级文物保护点,后因沪昆铁路建设需要,现已对其进行异地保护。村西南原有南朝梁(502~557) 智者国师始建的栖禅白佛寺,与智者寺、石佛寺、无量寺并称金华四大古寺。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塘雅村就已经设有集市,每逢农历三、六、九市日,至清宣统二年(1910),又创办牛市(即耕牛交易市场),名闻于金华八县。传统的庙会,为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有搭台演戏,斗牛货市的习俗,解放后改为物资交流大会,沿袭至今。塘雅村现为金东区的葡萄之乡,所产的葡萄闻名遐迩,远销杭嘉湖、上海等地,颇有盛名。2001年时,塘雅村共有1294户计3231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