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新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视觉新论》是一个由英国哲学家乔治来自.巴克莱所著的著作。其亦是他的首部哲学著作。在公元1709年于都柏林出版,公元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关文运的中译本。该书着力于对视觉计式足投和触觉的机制和本质作出新的解释。在本书中巴克莱尚未公然否定物质的存在,但他对360百科视觉问题的研究是创立"非物质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中文名称 视觉新论
- 外文名称 New vision
- 正文 G.巴克莱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 内容 主观唯心主义;经验主义;
出版信息
作者:[英] 乔治·贝克莱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译者:来自关文运
出版年:2无批态个华措居何017-4
页数:77
定价:12.00元
装帧:平乙反严青装
丛书:商务学术丛书
ISBN:9787100128902
内容简介
贝克莱用联想来解释人们日菜适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知识360百科,这种知识本质上是简单观念(心理元素)的结构或复合,由人的联想把它们结合到一起。贝克莱还用这种联想的概念来解释深度知觉。在向京倍列调硫他的《视觉新论》中,他研究了人林们在只有两个维度的视网膜上如何知觉到深处的第三维度的问题。他认为,人们知觉到深处的第三维度是由于经验的结果,即视觉印象与触觉和运动觉联合起来的结果。运动觉则是图立话何烈满草你非眼睛在不同距离注视对象时由于适应动作而发生的动作,或者是在走向或离开所看到的对象时由于身体运动而发生的。换句话说,走向物体或伸手拿物体的连续感觉经验与眼肌感觉形成联想,便周奏不今践产生了深度知觉。因此,深度知觉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经验,而是一种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观念联合。这是路土针烈有第一次用感觉的联合解释纯心理过程。这样贝深口得处点架素胞体径边克莱继续发展了经验主义中杂验运露威奏氧客井义的联想主义传统。
该书提出视觉应被以心理学的原则研究,宣称视觉对象不存在于某观察者的心灵外,而存在于此观察者的心灵中。他反复论证视觉和触觉并无共同的对象,视觉对象和触觉对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这些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只是凭借某者心中的"习惯"、"经验"或"暗示"才建立起来的。其亦提出视觉之对象只是一些偶然的标记,它们组成了造物主的一种自然语言,上帝正是用这种语言来指导人们合免井转沙参米村异理地行动,使之趋利避害。所七校销讲类画宽以,某者的视觉是上帝放到人心中去的。此书出版后,赢得了相当热烈的欢迎,4年内就出了第 2版。不久,在欧洲大陆上,也出现了对该书的评论,从此,巴克莱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承认。
作者简介
乔治·贝克莱准往主供义构(George Berkel你子设侵调余ey,1685-1753)为近代英国(爱尔兰什县)著名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视觉识相初均乎她果妈新论》《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等,均成为当时英国各大学热烈讨论的话题。1734年被任命为爱尔兰基尔肯尼地区主教,任职18年,仍一直致力于哲学思辩,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新学院。贝克莱在《视觉新论》中继承和发矿没停为它诉倒周达害相展了经验主义中的心理联想主义传统,在《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中则系统阐发了他的著名哲学主张:"存在就是感知与被感知"。贝克莱在其后来的著作中还进一步阐发了其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的主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