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灵山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三穗县来自永灵山是当地八景坏强核之一"灵岩叠翠"的主体,为八景之冠。其上古刹甘霖寺,香火旺盛,传承近500多年,历史360百科悠久,堪称黔东佛教圣地。
- 中文名 永灵山
- 原名 北岩
- 海拔 778.9米
- 相对高度 123.9米
地理位置
三穗县永灵山位于贵州省三穗县县城东北1公里处。
山名由来
永灵山海拔778.9米,相对高度123.9米。因其翠幛重叠、松竹夹道、巉崖壁立、石径盘曲,故景名为"灵岩叠翠",为城关八景旧独翻南历冲河京多湖七之冠,三穗县的前名"灵山县"即来自以此山命名。其景致有清代拔贡周伯庸诗作为证:"叠翠灵岩万仞楼,苍茫烟树雨初收。是谁描出天然画,赛过丹青第一流"。

该山原名北岩。山顶大雾无痕,白云绕顶,风嚯嚯如梵声而得此名。传说有一年360百科大旱,田坝龟裂,秧苗枯萎。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羊登山求雨。当日天降大雨,人们都觉得光好溶坚溶校敌利章候十分灵验,便改名为"雨灵山"。又因雨与永谐音,故名"永灵山"。
甘霖寺
祖来自辈们于清康熙元年间沿山势凿岩为径至山巅盘旋,于1662年创建了佛殿甘霖寺,供有释伽牟模雨尼、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燃灯古佛等多尊沸佛象,360百科建有山门、僧房、享亭角等建筑物依山而建适原族子唱,气势雄伟。古人有诗曰:"翠嶂重叠石嶙峋,僧竂禅院诵佛经。香风飘逸梵铃响,浑如灵山拜世尊"。近代诗人周伯庸游永灵山也有诗云:叠翠灵岩万仞楼,苍茫烟树雨初收。是谁描出天然画,赛过丹青第一流。站立永灵山山顶可以观看三穗县城全景风貌,观看南来北往的车辆穿梭不停,百里群峰尽收眼底。可见当时的规模和影响。此山此寺,从古至今多少年来成为三穗县城的"八景之一"。但此寺历朝有毁有兴。国民初年,一场大火把该寺化为灰烬,1935年由乡人捐资重属新恢复原貌。1958年,在"破除迷信"的口号配信官袁农校威迫立下,甘霖寺被拆除,山人林木被毁。1982年,百废俱兴,县人民政府将永灵山甘霖寺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省政府批准恢复甘霖寺,哪缩县政府在群众集资修寺的基础上,又投资300万元予以扩建修复。由于永灵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佛教信徒到黔岩刚灵山、青龙洞、梵净山一条龙朝拜佛圣的必经之处,凡是路经的信徒都要在此停留1-3天境章只边理矛护尽派烧香拜佛,已成为一个朝圣的中照士格场如似坐富转站。又由于永灵山雄踞在闹市街头,便于市民随时登山览胜,所以黔灵山弘福寺将其列为自己的佛教支系。从2000年起,弘福寺专门派有问伯谓者伤衣矿毫都随僧人常驻永灵山当住持,沉程更派主持佛教活动,晨钟暮鼓,响彻护觉斤组历露乡宗支受长空。

几百多年来,永灵山甘霖寺香火不断,人气极旺,特别是晚上,它给三穗县城增添了一道别样的夜景。登上山顶,放目四眺,你可把美丽的三穗县城尽收眼底。从下往上看,甘霖寺就像一尊活菩萨,俯瞰苍生,庇佑着这一方土地一方人民。据传永灵山甘霖寺日可见县城全景,夜可观万家灯火。至今甘霖寺程岩万社京文际针已正式开放,每月逢初一、十五都有香客上山诵经拜佛,而且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远近的香客纷纷来此朝拜,德会关结场呀多达上万人。香火旺盛,传承近500多年,历史悠久,堪称黔东佛教圣地。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