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Pro/ENGINEERWildfire机械设计教程

百科 2023-01-20 18:34:09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Pro/ENGINEER Wildfire机械设计教程》,2007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江宏。

来自书是有关Pro/ENGINEER Wildfire基础应用及工程设计的教材。全书紧密结合实例和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发展现况,系统讲解了该软件的具体操作和实践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参数化建模等基本概念,Pro/ENGINEER Wildfire的基本操作环境,草绘,拉伸、修改特征,构造特征,旋转特征,特征操作,扫描和360百科混合特征,高级建模,工程图,装配建模,曲面握土点亚激验款建模等。全书内容深入浅出,实例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讲解按照先理论再实例的方式,手把手引导读者逐步练习,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读者可以按照自己对Pro/ENGINEER的理解自行安排学习顺序,非常方便自学。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工程设计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书名 Pro/ENGINEER Wildfire机械设计教程
  • 作者 孙江宏
  • 类别 机械
  • 出版时间 2007年2月28日
  • 定价 58元

图书前言

  我之所以决定编写这本Pro/ENGINEER教科书,是因为这个CAD软件包广为流行却缺乏一本内容全面的教科书。在这项工作的起始,我即致力于如下目标和想法:

  1. 为计算机机械制图入门课编写一本教程。

  2. 要满足各院校有关参数化设计和基于约束建模次引林的课程的教学需要。

  来自3. 要适合那些没有机会正式上360百科课的人自学Pro/ENGINEER。

  4. 将学习Pro/ENGINEER的指导方法与详细的参考资料相结合,融为一体。

  室浓落日转伯课球封屋使用本教材的方式

  本书构思巧妙,同时适用于自学指导、资料参考和课堂教学。每章开始医伤顶鸡夜期普部分较详细介绍该章主题,对理论进行主次分明的讲解;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个或多个"学习指导";每章的最后是练习题,用于强化在本章和本书前面章节中涉及的概念。

  器封个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始终记住以下几点:

  1. 由于Pro/ENGINEER是强调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程序,所以介绍Pro/ENGINEER功能时巴的一试一直采用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离露程战最宁-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最为有效。

  2. 本书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书中讲授Pro/ENGINEER的典型方式是:先进行"学习指导",紧接着是不提供答案的练习题或思考题。通常学生可以按照书中的步骤完成"学习指导",但可能在做练习题时陷入困境。这些学生的问题待球析酸攻出在企图从"学习指争离客旧题扩绝水叶短导"的实现步骤中寻找完成练习题想汉初树存田讨以觉距的方法。练习题是可以用该章技术实现的,但具体操作过程与"学习指谓占取半期刻坚矛导"会有很大不同,生搬越第块百略甚城向罗硬套肯定不行。

  这些文件进一步提高了本书的使能带用价值。首先,是因为给出的模型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授课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讲解;其次是学生可以拿自己的操作结果与这些文件比对分析,加强氧粉富找缩斗诗养太段学习的目的性。

  4.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特点,灵活安排授课顺序。第1章和第2章是基础参考资料,深穿落胜提象入建模从第3章"基于约束的草绘"开始,三维建模则从第4章"拉伸、修改和不感祖劳脚药甚严少眼易重定义特征"开始。教师若使用本书进行教学降望,可以自行决定从第1章、第2章、第3章或第4章中的任意一章开始讲解。另外,第4章后的很多章都没有前后连贯关系,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口语越挑选讲解。

  学习Pro/ENGINEER的学生

  本书的目标之一就是为Pro/ENGINEER自学者提供最佳入门书,书中"理论讲解+学习指导"式的写作方法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由于Pro/ENGINEER操作是以菜单为主的,所以学习指导部分使用step by step 的步骤编号方式来指导菜单项的选取。下面是练习步骤的一个例子:

  步骤6: 根据设计意图放置"尺寸"。

  使用"尺寸"按钮来匹配如图4.24所示的尺寸标注方案。在零件上的尺寸放置应该符合设计意图。利用激活的"目的管理器"("草绘"→"目的管理器"),可自动提供完全定义截面的尺寸和约束,但是Pro/ENGINEER不知道什么样的尺寸方案符合设计意图,因此,通常需要更改一些尺寸位置。

  建模要点 如果可能,下面的经验可以避免修改截面的尺寸,直到尺寸放置方案符合设计意图。

  在这个例子中,介绍使用尺寸选项(通过"尺寸"按钮)来创建满足零件设计意图的尺寸。就菜单选择而言,当合适时,遵循具体的菜单选择是基本原则。另外,书中随处可见的黑框灰度背景上的"建模要点",可帮助读者进一步强化建模策略。

  章

  下面是本书各章的内容描述和基本要点。

  第1章 参数化设计入门

  本章包括参数化建模、参数化设计和基于约束建模的基本原理,讨论了Pro/ENGINEER如何用于捕捉设计意图以及它如何成为并行工程环境的一个组件。

  第2章 Pro/ENGINEER的用户界面

  本章涵盖Pro/ENGINEER界面和菜单结构背后的基本原理,目的是作为后续建模操作的指导和参考。本章提供了一个"学习指导"以进一步达到本章的目标。

  第3章 基于约束的草绘

  Pro/ENGINEER这样的参数化建模程序包依赖于草绘环境来创建绝大多数特征。本章涵盖Pro/ENGINEER草绘模块中"草绘"的基础。本章提供了两个"学习指导"以及练习题。

  第4章 拉伸、修改和重定义特征

  第4章是涉及Pro/ENGINEER实体建模功能的第一章,介绍了Pro/ENGINEER的"加材料"和"切减材料"命令,详细讲解了"拉伸"选项。另外,介绍了"修改"和"基准平面"选项。本章提供了两个"学习指导"。

  第5章 特征构建工具

  除了"加材料"和"切减材料"命令是Pro/ENGINEER创建特征的基本工具外,本章还涉及了其他特征创建工具。本章详细介绍了"孔"、"圆角"、"筋"和"倒角"命令,创建拔模曲面,抽壳零件,修饰特征,以及创建线性阵列。本章提供了两个"学习指导"。

  第6章 旋转特征

  很多Pro/ENGINEER特征通过围绕中心轴旋转来创建,例子包括"旋转"选项(在"加材料"和"切减材料"命令下可找到)、"草绘孔"选项、"轴"命令、"法兰"命令和"环形槽"命令。本章涵盖了这些选项以及创建环形阵列和基准轴的选项。本章提供了两个"学习指导"。

  第7章 特征操作工具

  Pro/ENGINEER提供了操作已有特征的工具。本章所涉及的操作工具包括"组"选项、"复制特征"、"用户自定义特征"、"创建关系"、"族表"和"剖面"。另外还讲述了使用模型树来修改特征。

  第8章 创建Pro/ENGINEER工程图

  由于Pro/ENGINEER主要是建模和设计的应用程序,所以创建工程图被认为是次要任务。尽管这样,仍然需要涉及Pro/ENGINEER的绘图模块的功能。本章涉及一般视图和投影视图创建,其他主题包括表格式、注释绘图和创建拔模图元。本章提供了两个"学习指导",其中之一涉及几何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创建。

  第9章 剖面图和高级工程图视图

  由于第8章的长度和深度已经足够大,所以另用一章讲述剖面图和辅助视图的创建。

  第10章 扫描和混合特征

  "加材料"和"切减材料"有创建拉伸、旋转、扫描和混合特征的选项。拉伸和旋转特征在前面章节中涉及了,本章涉及创建扫描和混合的基础知识。本章提供了三个"学习指导"。

  第11章 高级建模方法

  "加材料"和"切减材料"命令有创建高级特征的选项。本章涉及了"螺旋扫描"、"可变剖面扫描"和"扫描混合"。本章提供了三个"学习指导"。

  第12章 装配建模

  本章包括Pro/ENGINEER组件模块的基础知识,其他主题包括使用报表模块的装配体绘图的创建,通过布局模块控制装配,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和机械设计。本章提供了三个"学习指导"。

  第13章 曲面建模

  本章包括在Pro/ENGINEER中创建曲面的基础知识。本章提供了两个"学习指导"。

图书目录

  第1章 参数化设计入门 1

  1.1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介 1

  1.2 工程制图 2

  1.3 参数化建模概念 3

  1.3.1 基于特征的建模 4

  1.3.2 草绘 5

  1.3.3 约束建模 5

  1.3.4 尺寸关系 6

  1.3.5 特征参考 7

  1.3.6 模型树 7

  1.3.7 相关性 8 1.3.8 基准特征 8

  1.4 并行工程 10

  1.5 设计意图 10

  1.6 Pro/ENGINEER的应用模块 13

  1.7 小结 15

  1.8 问题与讨论 15

  第2章 Pro/ENGINEER的用户界面 16

  2.1 菜单栏 16

  2.2 工具栏 18

  2.3 文件管理 20

  2.3.1 文件名 20

  2.3.2 内存 21

  2.3.3 工作目录 21

  2.3.4 打开对象 21

  2.3.5 Pro/ENGINEER导航器 23

  2.3.6 创建新对象 24

  2.3.7 保存对象 25

  2.3.8 激活对象 26

  2.4 查看模型 26

  2.4.1 动态查看 26

  2.4.2 模型显示 27

  2.4.3 视图方向 28

  2.4.4 命名和保存视图 28

  2.5 设置模型 29

  2.5.1 单位 29

  2.5.2 材料 30

  2.5.3 尺寸公差设置 31

  2.6 命名特征 37

  2.7 获得模型属性 37

  2.7.1 父子关系 37

  2.7.2 模型分析 38

  2.8 在Pro/ENGINEER中打印 39

  2.9 Pro/ENGINEER的工作环境 40

  2.10 配置文件 41

  2.11 映射键 42

  2.12 层 43

  2.12.1 新建层 44

  2.12.2 设置项目到一个层 44

  2.12.3 缺省层 44

  2.13 选择特征和图元 45

  2.14 小结 45

  2.15 用户界面学习指导 46

  2.15.1 打开对象 46

  2.15.2 浏览对象 46

  2.15.3 设置对象的单位 47

  2.15.4 建立层 48

  2.16 练习 50

  2.17 问题与讨论 50

  第3章 基于约束的草绘 51

  3.1 草绘的基本原则 51

  3.1.1 捕捉设计意图 52

  3.1.2 草绘元素 53

  3.1.3 草绘平面 53

  3.2 截面工具 53

  3.2.1 栅格选项 54

  3.2.2 放置截面 54

  3.2.3 截面信息 55

  3.3 约束 56

  3.3.1 使用目的管理器时的约束 56

  3.3.2 不使用目的管理器时的约束 57

  3.3.3 约束选项 57

  3.4 草绘显示选项 58

  3.5 用目的管理器草绘 59

  3.6 草绘图元 60

  3.6.1 绘制直线 60

  3.6.2 绘制圆弧 60

  3.6.3 草绘圆 61

  3.6.4 草绘矩形 62

  3.6.5 样条曲线 63

  3.6.6 创建文本 63

  3.6.7 创建轴点 64

  3.6.8 创建椭圆形圆角 64

  3.6.9 构造图元 64

  3.7 不使用目的管理器草绘 64

  3.7.1 对齐 65

  3.7.2 操作顺序 65

  3.8 尺寸标注 66

  3.8.1 线性标注 66

  3.8.2 径向标注 67

  3.8.3 角度标注 68

  3.8.4 周长标注 68

  3.8.5 坐标标注 68

  3.8.6 参照标注 69

  3.8.7 修改尺寸标注 69

  3.9 草绘关系 70

  3.10 几何工具 72

  3.11 小结 74

  3.12 草绘学习指导1 74

  3.12.1 在草绘模块中建立新对象 75

  3.12.2 草绘图元 75

  3.13 草绘学习指导2 77

  3.13.1 创建新截面 77

  3.13.2 创建草绘 78

  3.14 练习 83

  3.15 问题与讨论 84

  第4章 拉伸、修改和重定义特征 86

  4.1 基于特征的建模 86

  4.2 父子关系 87

  4.3 第一个特征 87

  4.4 创建新零件的步骤 88

  4.5 特征创建工具 90

  4.6 拉伸特征 91

  4.6.1 拉伸方向 92

  4.6.2 深度选项 92

  4.6.3 开放的和封闭的拉伸截面 93

  4.6.4 材料侧 94

  4.7 创建拉伸特征 95

  4.8 基准平面 97

  4.8.1 Pro/ENGINEER的缺省基准

  平面 98

  4.8.2 创建基准平面 98

  4.8.3 单独约束选项 98

  4.8.4 成组约束选项 99

  4.8.5 实时基准平面 100

  4.9 修改特征 100

  4.10 重定义特征 102

  4.11 小结 103

  4.12 拉伸学习指导 103

  4.12.1 新建模型 104

  4.12.2 创建拉伸加材料特征 105

  4.12.3 草绘截面 106

  4.12.4 完成特征 110

  4.12.5 创建拉伸切减材料特征 110

  4.12.6 编辑特征定义 114

  4.12.7 创建拉伸切减材料特征 115

  4.12.8 草绘截面 115

  4.12.9 创建拉伸加材料特征 117

  4.12.10 修改尺寸标注 120

  4.12.11 重定义特征的深度 123

  4.12.12 重定义特征的截面 123

  4.13 基准学习指导 125

  4.13.1 创建零件 125

  4.13.2 创建基准平面 126

  4.13.3 创建基准轴 129

  4.13.4 创建坐标系 130

  4.14 练习 131

  4.15 问题与讨论 134

  第5章 特征构建工具 135

  5.1 孔特征 135

  5.1.1 孔放置选项 135

  5.1.2 孔类型 136

  5.1.3 孔的深度选项 138

  5.1.4 创建直的线性孔 138

  5.1.5 创建直的同轴孔 139

  5.2 倒圆角 139

  5.2.1 倒圆角半径选项 140

  5.2.2 倒圆角参照选项 140

  5.2.3 圆角集 140

  5.2.4 形状元素和过渡 141

  5.2.5 创建简单圆角 141

  5.3 倒角 141

  5.4 拔模 143

  5.4.1 中性平面拔模 143

  5.4.2 创建不分割的中性面拔模 143

  5.4.3 创建分割的中性面拔模 144

  5.4.4 中性曲线拔模 146

  5.4.5 创建中性曲线拔模 147

  5.5 零件抽壳 148

  5.6 筋 149

  5.7 修饰特征 151

  5.8 阵列特征 153

  5.8.1 阵列类型 153

  5.8.2 阵列选项 155

  5.8.3 创建线性阵列 155

  5.9 小结 157

  5.10 特征构建学习指导1 157

  5.10.1 创建新对象 158

  5.10.2 创建基本几何特征 158

  5.10.3 添加拉伸特征 159

  5.10.4 创建倒圆角特征 161

  5.10.5 创建倒角 162

  5.10.6 创建标准同轴孔 163

  5.10.7 创建线性孔 164

  5.10.8 创建高级倒圆角 165

  5.10.9 插入壳 167

  5.11 特征构建学习指导2 168

  5.11.1 创建新零件 168

  5.11.2 创建基础几何特征 169

  5.11.3 创建偏移基准平面 169

  5.11.4 创建拉伸加材料特征 170

  5.11.5 创建同轴孔 172

  5.11.6 创建线性孔 173

  5.11.7 创建线性阵列 174

  5.11.8 创建倒角 175

  5.11.9 创建切减材料特征 175

  5.11.10 创建筋特征 177

  5.11.11 创建拔模面 179

  5.11.12 创建简单圆角 181

  5.12 练习 181

  5.13 问题与讨论 184

  第6章 旋转特征 185

  6.1 旋转特征基础知识 185

  6.2 旋转的加材料和切减材料特征 186

  6.2.1 旋转特征参数 186

  6.2.2 创建旋转加材料特征 187

  6.3 旋转孔选项 190

  6.3.1 草绘孔 190

  6.3.2 创建草绘孔 191

  6.3.3 径向孔的放置 192

  6.3.4 创建直的直径(径向)孔 193

  6.4 轴命令 194

  6.5 法兰和环形槽选项 194

  6.6 旋转阵列 196

  6.7 基准轴 197

  6.8 小结 198

  6.9 旋转特征学习指导 198

  6.9.1 创建旋转加材料特征 199

  6.9.2 创建直径放置草绘孔 202

  6.9.3 创建径向孔阵列 205

  6.9.4 创建旋转切减材料特征 206

  6.9.5 修改阵列中孔的数目 208

  6.10 轴学习指导 209

  6.10.1 设置配置选项 209

  6.10.2 创建基础拉伸加材料特征 210

  6.10.3 创建轴特征 212

  6.10.4 创建切减材料特征 214

  6.10.5 创建切减材料特征的阵列 216

  6.11 练习 217

  6.12 问题与讨论 220

  第7章 特征操作工具 221

  7.1 特征成组 221

  7.1.1 组菜单 222

  7.1.2 组类型 223

  7.1.3 阵列组 223

  7.2 复制特征 224

  7.2.1 复制选项 224

  7.2.2 独立和从属 225

  7.2.3 选择模型 225

  7.2.4 镜像特征 225

  7.2.5 旋转特征 227

  7.2.6 平移特征 227

  7.2.7 新参考复制 228

  7.3 用户自定义特征 229

  7.3.1 UDF菜单 230

  7.3.2 创建用户自定义特征 230

  7.3.3 放置用户自定义特征 231

  7.4 关系 233

  7.4.1 条件语句 235

  7.4.2 添加并编辑关系 236

  7.5 族表 236

  7.5.1 添加项目到族表 237

  7.5.2 建立族表 237

  7.6 剖面 240

  7.6.1 修改剖面 241

  7.6.2 创建平面剖面 241

  7.6.3 创建偏距剖面 242

  7.7 模型树 244

  7.7.1 隐含特征 244

  7.7.2 插入特征 244

  7.7.3 特征重排序 245

  7.7.4 编辑参照 245

  7.8 再生特征 246

  7.9 小结 247

  7.10 操作学习指导1 247

  7.10.1 创建基础加材料特征 247

  7.10.2 创建拉伸加材料特征 248

  7.10.3 创建同轴孔 250

  7.10.4 做拉伸特征的镜像 251

  7.10.5 旋转拉伸特征 252

  7.10.6 为零件添加关系 254

  7.11 操作学习指导2 255

  7.11.1 创建基础加材料特征 255

  7.11.2 创建穿过轴的基准平面 255

  7.11.3 创建凸缘特征 257

  7.11.4 创建同轴孔和圆角 258

  7.11.5 组合凸缘特征 259

  7.11.6 阵列凸缘组 260

  7.11.7 建立条件关系 261

  7.12 练习 263

  7.13 问题与讨论 266

  第8章 创建Pro/ENGINEER工程图 267

  8.1 工程图基础 268

  8.2 工程图设置文件 269

  8.3 图纸格式 270

  8.3.1 修改格式 271

  8.3.2 创建格式 272

  8.4 创建新工程图 272

  8.5 工程图视图 273

  8.5.1 视图修改 273

  8.5.2 视图类型 274

  8.5.3 视图可见性 275

  8.6 多个模型 276

  8.7 创建一般视图 277

  8.8 设置显示方式 278

  8.9 详图视图 280

  8.10 显示和拭除项目 281

  8.10.1 显示全部项目类型 282

  8.10.2 显示/拭除有限项目类型 283

  8.11 快捷菜单 283

  8.12 尺寸标注和公差 284

  8.12.1 操作尺寸标注 285

  8.12.2 标注尺寸公差和修改 286

  8.12.3 几何公差 287

  8.13 建立注释 288

  8.13.1 不带引线注释 288

  8.13.2 带标准引线注释 288

  8.14 建立工程图明细表 289

  8.15 二维制图 291

  8.15.1 绘制几何图形 291

  8.15.2 构造几何图形 292

  8.16 线体和线型 293

  8.17 制图尺寸标注 294

  8.18 绘制剖面 294

  8.19 操作制图几何图形 294

  8.20 小结 296

  8.21 工程图学习指导1 296

  8.21.1 创建零件 297

  8.21.2 开始工程图 297

  8.21.3 添加工程图格式 298

  8.21.4 建立一般视图 299

  8.21.5 建立投影视图 301

  8.21.6 建立详图视图 303

  8.21.7 建立工程图设置值 305

  8.21.8 建立尺寸标注 306

  8.21.9 建立注释 312

  8.21.10 设置显示方式 313

  8.22 工程图学习指导2 314

  8.22.1 创建零件 315

  8.22.2 利用模板开始工程图 316

  8.22.3 建立工程图设置值 317

  8.22.4 建立一般视图 317

  8.22.5 创建右视图 319

  8.22.6 设置和重命名基准平面 320

  8.22.7 建立标注尺寸 322

  8.22.8 设置几何公差 324

  8.22.9 设置尺寸标注公差 329

  8.22.10 建立标题栏 331

  8.23 练习 332

  8.24 问题与讨论 334

  第9章 剖面图和高级工程图视图 335

  9.1 剖面视图基础知识 335

  9.2 剖面视图类型 336

  9.3 全视图 337

  9.4 半视图 340

  9.5 阶梯剖视图 341

  9.6 破断视图 343

  9.7 旋转剖视图 345

  9.8 旋转截面 347

  9.9 辅助视图 348

  9.10 小结 350

  9.11 高级工程图学习指导1 350

  9.11.1 创建零件 351

  9.11.2 新建工程图 351

  9.11.3 建立工程图设置值 352

  9.11.4 创建一般视图 352

  9.11.5 创建旋转剖视图 353

  9.11.6 创建局部剖视图 357

  9.11.7 创建中心线和尺寸标注 359

  9.11.8 创建标题栏注释 362

  9.12 高级工程图学习指导2 363

  9.12.1 创建零件 364

  9.12.2 新建工程图 364

  9.12.3 建立工程图设置值 365

  9.12.4 创建破断视图 365

  9.12.5 创建局部辅助视图和左视图 367

  9.12.6 添加尺寸标注和中心线 369

  9.12.7 修改尺寸值 370

  9.12.8 标题栏信息 371

  9.13 练习 372

  9.14 问题与讨论 375

  第10章 扫描和混合特征 376

  10.1 扫描和混合的基本知识 376

  10.2 扫描特征 376

  10.3 混合特征 380

  10.4 基准曲线 383

  10.4.1 草绘基准曲线 383

  10.4.2 经过点基准曲线 384

  10.4.3 投影的和换行的基准曲线 384

  10.5 基准点 385

  10.6 坐标系 387

  10.6.1 坐标系的类型 387

  10.6.2 坐标系参照 388

  10.6.3 创建笛卡尔坐标系 389

  10.7 小结 389

  10.8 混合学习指导 390

  10.8.1 创建基础特征 390

  10.8.2 创建混合特征 390

  10.8.3 创建第2个混合特征 393

  10.8.4 创建切减材料特征 394

  10.9 扫描学习指导1 396

  10.9.1 创建基础特征 396

  10.9.2 创建凸缘特征 398

  10.10 扫描学习指导2 400

  10.10.1 创建基础特征 400

  10.10.2 创建方向盘的把手 401

  10.10.3 创建基准曲线 401

  10.10.4 创建扫描特征 403

  10.10.5 创建圆角 404

  10.10.6 创建特征组 404

  10.10.7 复制辐条组 405

  10.11 练习 406

  10.12 问题与讨论 408

  第11章 高级建模方法 409

  11.1 扫描混合选项 409

  11.2 可变剖面扫描 413

  11.3 螺旋扫描 417

  11.4 小结 420

  11.5 扫描混合学习指导 420

  11.5.1 第一个特征 421

  11.5.2 第二个特征 421

  11.5.3 扫描混合特征 421

  11.6 弹簧学习指导 425

  11.7 螺栓学习指导 427

  11.7.1 创建螺栓杆 428

  11.7.2 螺栓的螺纹 428

  11.7.3 拉伸的延伸段 430

  11.7.4 螺栓头创建 431

  11.7.5 螺栓头切减材料特征 432

  11.8 可变剖面扫描学习指导 433

  11.8.1 创建原始轨迹 433

  11.8.2 X-轨迹的创建 434

  11.8.3 扫描轨迹的创建 435

  11.8.4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 435

  11.8.5 创建扫描特征 438

  11.8.6 拉伸加材料 439

  11.9 练习 441

  11.10 问题与讨论 443

  第12章 装配建模 444

  12.1 组件模块简介 444

  12.2 放置元件 445

  12.2.1 装配体约束 446

  12.2.2 移动元件 449

  12.2.3 封装元件 449

  12.2.4 放置参数化元件 449

  12.3 机构设计 450

  12.4 修改装配体和零件 453

  12.4.1 修改尺寸标注 453

  12.4.2 创建新零件特征 454

  12.4.3 重新定义元件特征 454

  12.5 建立装配体特征 454

  12.6 自顶向下的装配体设计 454

  12.6.1 在组件模块下创建零件 456

  12.6.2 骨架模型 457

  12.7 装配关系 459

  12.8 布局模块 459

  12.9 简化表示 460

  12.10 分解装配体 461

  12.11 小结 463

  12.12 装配体学习指导 463

  12.12.1 建立装配体的元件 463

  12.12.2 在装配体里放置元件 465

  12.12.3 创建分解装配体 471

  12.12.4 创建装配体工程图

  (报表) 473

  12.13 自顶向下装配学习指导 477

  12.13.1 创建布局 477

  12.13.2 创建起始零件 480

  12.13.3 创建第二个元件

  (SHAFT.PRT) 485

  12.13.4 创建第三个元件

  (PULLEY.PRT) 487

  12.13.5 声明和使用布局 491

  12.14 机构设计学习指导 494

  12.14.1 建立装配体零件 494

  12.14.2 组装机构 496

  12.14.3 操作机构 500

  12.14.4 运行机构的运动 501

  12.14.5 动画机构 504

  12.15 练习 507

  12.16 问题与讨论 510

  第13章 曲面建模 511

  13.1 曲面简介 511

  13.1.1 曲面选项 512

  13.1.2 曲面操作 514

  13.1.3 高级曲面选项 516

  13.2 合并面组 517

  13.3 边界曲面特征 519

  13.4 实体化面组 521

  13.5 小结 522

  13.6 曲面学习指导1 522

  13.6.1 创建基础拉伸曲面特征 523

  13.6.2 建立基准曲线 524

  13.6.3 建立逼近边界曲面 525

  13.6.4 合并面组 527

  13.6.5 从面组建立实体 528

  13.7 曲面学习指导2 528

  13.7.1 建立基准曲线 529

  13.7.2 从边界建立曲面 533

  13.7.3 创建平整曲面 536

  13.7.4 合并曲面 538

  13.7.5 建立附加特征 540

  13.7.6 建立拔模偏移 542

  13.7.7 修剪表面 543

  13.7.8 把曲面转化成实体 546

  13.8 练习 546

  13.9 问题与讨论 548

  附录A 提供的文件 549

  附录B 设置文件选项 551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