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耿氏效应

百科 2023-02-18 14:31:34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耿氏效应(Gunn effect)是 1963年,由耿氏(J.B.Gunn) 发现的一种只并看族乱别岁往大效应。当高于临界值的恒定直流电压加到一小块N型砷化镓相对面的接触电极上时,便产生微波振荡。在N型砷化镓薄片的二端制作良好的欧姆接触电极,并加上直流电压使产生玉又他欢弱实的电场超过 3kV/cm时,由于砷化镓的特殊性质就会产生电来自流振荡,其频率可达10^9Hz,这就是耿氏二极管。这种在半导体本体内产生高频电流的现象称为耿氏效应。

  • 中文名 耿氏效应
  • 外文名 Gunn effect
  • 提出者 耿氏
  • 提出时间 1963年

原理

  砷化镓的能带结构中,导带有两个能谷,两能谷的能隙为0.36eV。把砷化镓材料置于外电场中时,外电场的作用使体内电想孩轴跑率因罪子在能谷之间跃迁,导致其电导率随电场的增加时而增加,时而减小,从而形成了体内的高频振荡现象。

特点

  耿氏效应与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有关:砷化镓导带最低能谷1位于布里渊区利随传推结时色中心,在布里渊区边界L处还有一个能谷2,它比能谷1高出0。29ev。当温度不太高时,电场不太强时,导带电子大部分位于能谷1。能来自谷1曲率大,电子有效质量小。能谷2曲率小,电子有效质量大 。由于能谷2效际形扩裂对离需有效质量大,所以能谷2的电子迁移率比能谷1的电子迁移率小,即,当电场很弱时,电子位于能谷1,平均漂移速度孩受探顾往误径曲查到为。当电场很强时,电子从电场获得较大能量由能谷1 跃迁到能谷2,平均漂移速度为,由于,所课到位可兰玉错争改以在速场特性上表现为不同的变化速率(实际上和是速场特性的两个斜率。即低电场时,高电场时)。在迁移率由变化到的过程中经过一个负阻区。在负阻区,迁移率为负值。这一特性也称为负阻效应。其意义是随着电场强度增大而电流密度减小。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