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研究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大学生生涯约故结飞古色察规划能力研究》是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海元。
- 书名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研究
- 作者 许海元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年2月1日
- 页数 185 页
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生生涯规阿油击李便雷均该义划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CBA09012面论依位制4)的研究成果。
仍存快路 本书以实证研究为主,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内涵结构和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发展现状,选取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研究有关因素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并从这两个层面提出了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升的系列对策。
目录
第1章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概述
1.1 生涯规划概述
1.1.1 生涯规划相关概念
1.1.2 生涯规划发展历史
1.1.3 我国大学生生涯规划发展现状
1.2 大影感要互怀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1.2.1 能力的内涵
1.2.2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内涵
1.2.3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相关理论
1.2.4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结构研究现状
1.3 大学生生涯规双使配放下针校限划能力相关因素探讨
1.3.1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1.3.2 心来自理资本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1.3.3 生命意识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1.3.4 高校生涯管理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第2章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分析
2.1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问卷的编制
2.1.1 问卷编制的目的
2.1.2 研究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讨论与结论
2.2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急施不处基组调查及分析
2.2.1 选取调查对象
2.2.2 对总体状况及相关变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讨论
360百科 第3章 自我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3.1 自尊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3.1.1 自尊的内涵
3.1.2 自尊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营孔对阶留皮简力关系分析
3.1.3 自尊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3.2 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3.2.1 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3.2.2 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2.3 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之间关系的
实证研究
3.3 核心自我评价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3.3.1 核利殖杂烧这屋心自我评价的内涵
3.3.2 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分析
妒3.3.3 核心自我评价的华结构效度分析
3.3.4 核心自我评价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证
研究48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研究
第4秋县章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4.1 个性成熟度与心理健康
4.1.1 个性成熟度
4.1.2 心理健康
4.2 个性成熟度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4.2.1 研究对象
4.2.2 测量工具
4.2.3 研究结果
4.3 好解问价很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若扩卫分山鸡字凯河反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证宣集目线认证研究
4.3.1 研究对象
4.3.2 测量工具
4.3.3 研究结果
4.3.4 关于调查结果的讨论
第5章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5.1 心守置富理资本概述
5.1.1 心理资本的内涵特点
5.1.2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原谓袁省 5.2 心理资本开发有利括距显友末卫更冷素善细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培总城触求收养
5.2.1 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
5.2.2 培养希望感有利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
5.2.3 增强乐观性有利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
5.2.4 激发坚韧性有利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
5.3 高校应积极开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5.3.1 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价值
5.3.2 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途径
第6章 生命意识与生涯规划能力
6.1 生命意识
6.1.1 早期关于生命意识的朴素思想
6.1.2 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始于对生命教育的探索
6.1.3 对生命意识概念的认识与发展
6.2 生命意识与生涯规划能力
6.2.1 树立强烈的生命意识是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
前提与基础
6.2.2 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一个重要
途径
6.3 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研究
6.3.1 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的编制
6.3.2 生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
6.3.3 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6.4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6.4.1 把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育
教学全过程
6.4.2 生命教育应贯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
6.4.3 生命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达至人与自我、他人、社会、
自然的和谐115第7章 高校生涯管理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7.1 高校生涯管理及其作用
7.1.1 高校生涯管理
7.1.2 高校生涯管理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作用
7.2 美国高校生涯管理的经验
7.2.1 美国高校生涯管理的主要任务
7.2.2 美国高校生涯管理的实践举措
7.2.3 美国高校生涯管理的代表性案例
7.2.4 美国高校生涯管理的主要经验
7.3 我国高校生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3.1 我国高校生涯管理的发展历程
7.3.2 高校开展生涯管理的现状
7.3.3 我国高校生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8章 构建高校生涯管理体系的思路与策略
8.1 构建高校生涯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1.1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朴素思想
相结合的原则
8.1.2 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8.1.3 全程与阶段、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8.1.4 整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8.2 高校生涯管理实施的主要途径
8.2.1 建立生涯发展课程体系
8.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8.2.3 开展网络辅导
8.2.4 开展生涯规划咨询
8.2.5 创新班级管理
8.2.6 开发校友资源
8.3 建立高校生涯管理组织体系
8.3.1 组织结构
8.3.2 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委员会
8.3.3 生涯辅导工作委员办公室
8.3.4 生涯发展课程工作组
8.3.5 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组
8.3.6 生涯辅导与咨询工作组
8.4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8.4.1 明确辅导员工作能力体系
8.4.2 建立辅导员培养机制
8.5 开展本土化生涯理论和辅导技术研究
8.5.1 国外理论应用要实现中西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
8.5.2 开发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系统
附录A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问卷
附录B 自尊量表
附录C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167附
录D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中文版)
附录E 个性成熟度量表
附录F 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成人版)
附录G 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
附录H 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