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黄道经纬仪

百科 2023-01-18 20:43:33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黄道经纬仪是清朝制造电双制怎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古天文观测来自仪器,也是中国第一台以现代的黄道坐标系统作观测的仪器。适用裂临于作观测太阳和行星等天体的运动。1673年制成,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它代表着中国和西方文化与科技交流的重要成果。

  • 中文名称 黄道经纬仪
  • 馆藏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
  • 所属年代 清
  • 所属博物馆 北京天文馆
  • 所属地区 北京

仪器介绍

  陈列位置: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南角

  仪 重:2752千

  仪 高:3.492米

  黄道经纬仪的外层是南北向正立的"子午圈",两极安有铜轴,用半圆契合,使它固定。子午圈内的来自一个大圈叫做"极至圈",用钢轴契合在子午圈的两个极点上,因此,叫做"黄道经纬仪"。在极至圈内,套着一个斜躺着的大圈,360百科这个大圈平行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著般渐钢点占沙找效黄道,叫做"黄道圈"。黄道圈上刻有度数和黄道十二宫的图案,是黄道经纬仪的基本大圈。有一根垂直于黄道圈面的钢轴联接黄道南、北两极。最里面的一个圆环叫做"黄道经圈",与黄道南、北两极相连,并且可以绕钢轴旋转,圈上也刻向了采战限矛有度数。在观测天体时,可根据黄道圈和黄道经圈的刻度来定出太阳和行星的位置。 整个仪器的观测部分放置在一个半圆云座内,由两条背向而立的苍龙托起,病可六好相肉苍龙的爪子紧紧抓住雕有云纹斜交远促语众数的十字交梁上。

历史变迁

  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6烈现继通娘按房喜款文69-1673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区过检周绝审激愿若型尽。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黄道经度和纬度以及测定二十四节气.由于我国历代天文学家所父树类吗坏较对黄道坐标系统并不十分重视,因此,该仪制成后使用较少。

相关信息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发展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但到明朝却陷于停滞。与之相反,14世纪在西方开始的文艺复兴衍生出一批影响深远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们的科学及技术概念随着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入中国。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康熙委任传教士比利时人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南怀仁将第来自谷的天文仪器设计理念带来中国,并在1669~1673年制成360百科了六件大型仪器--赤道经试确找晶关验按移夫破容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帝施问样括思肥军机是步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经门确,安放在北京的观象台上,成为留存至今的重要中国古代天文文物。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