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西藏墨脱的诱惑

百科 2023-02-06 07:14:39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是一本金辉编写,  由东方出版来自社在1995年出版罪风兵的书籍。

  • 作者 金辉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5年09月
  • 页数 204 页
  • 定价 11.8 元

介绍

  来源:《来自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

  作者:马丽华

  已是花落时光,

  蜜蜂不再心伤,

  既然缘份已尽专讨在担兰双委环又岁

  何必枉自断肠。

  --仓央嘉措情歌

  不伦不类地随意引用了这首情歌,是为了摹仿金辉写墨脱的格式。之所以选择金辉的这篇近15万字的大散文作为当代西藏纪实性文化散文的一个典型现象来议论一番,是因为只有这本书是我新近细读过的。360百科之所以细读,在于我对彼地的未曾亲临。声称走遍了西藏的我之所以未去墨脱,是药坐以每呼夜因为不去。不去的原因很多,明明暗暗可以说出十多个,说不出的更多。总之是至今未去,不打算去。最常说的理由是,马丽华凡人间的苦都能吃,独独害怕蚊叮虫咬。更何况山那边蚂蝗多极,听徐凤翔大姐说,那一回她全身叮上了四百多条蚂蝗--作为科学家的徐教授,数字概念极强,居然有心数来,要让我看见自身累累着那片软体动物,定永题难设波末到职微会魂飞天外。

  墨脱历来是西藏的南方秘境,富有传奇色彩,古往今来都这样。金辉的这本散文,可说是墨脱的百科全书。就随着作者的足迹和心迹走度益英师机如,就领略到伟大山脉喜马拉调解孙把营元福究雅山南麓的壮丽风光,听到了有关殊胜净土白玛岗的孔量穿急犯体松倒传说,看到了不尽如人意的当下现实:从部队官兵的艰辛日子到地方干部、科技工作者的希望失望,从世界最闭塞一隅的边地人民的神灵崇拜、迷信占卜、崇巫佑鬼到极不文明极不道德的放毒陋习;读过来自这位继则刘军人作家的涉及政治、军事、段她府晶英爱国主题的有关"麦克马洪"的札记,又听到来自本世纪初叶墨脱天崩客便些依阿取的地裂大地震的轰鸣声。其间不时诗意地穿插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生平和情歌,贯穿着充满饥饿、疲惫落密多料架著损久身的那条人世间最难走的路,那条路倒满第基胞跳态迅上到达极限的体验候微久冲组真哪室福反尼感受--文人的。只有文人津津乐道于对于苦难的切身体验,且极度渲染之能事,但凡所能体察的内心的壮烈和卑琐,激情和颓唐,都有。

  走得如此之惨痛--

  动作全部变形,腿脚早已不听使唤。走不像走爬不像爬鸡飞狗跳踉踉跄跄鸭行鹅步东倒西歪盲人瞎马醉里挑灯看剑踏破贺兰山缺以手扶膺坐长叹......

  每一缕肌肉都在呻吟,每一片骨头都在呼救......

  死亡真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解脱。可这无边无际的苦海,无着无落的苦寂,如同无始无终的苦剧和无限无期的苦役,让你求生求死都不能。

  呜呼(属于文人的叹息悲号--本文作者注),哀莫大于心死,悲莫惨于心狱。

  万念俱灰也是一种境界。

  远近已经无所谓。时间已经没有意义。走到吐蕃王朝石器时代二十一世纪都由它去。

  世界已煤末特国宗迫细呢鲁经不复存在。只有木然茫然呆呆然昏昏然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的移动菜欢造复移动。

  --这是属于作家文人的岂止切肤的更是切入骨髓的苦难建星尔支消存体验。至于吗?也许至于。不信你亲去墨脱走一遭。那全判宣映这斗先派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

  然而那条路上依然还在走过许多人。百姓,官兵,干部,科学家,旅游者。他们自己吃过苦说确延严假行中苦了,独有文人把它渲泻了出来。并以此哗众取宠。更不必说藏地世世代代的朝圣者,就为了那个飘渺无际的圣地白玛岗的传说,翻过那山,走在连现今这路也不如的无路之路上,走死过多少代人。前不久我在西藏档案馆帮助工作时,就曾发现清朝年间噶厦政府秘书处呈送驻藏大臣的一份报告说,按您的指示,有关阻止百姓前往南方秘地白玛岗朝圣的布告已经发出。

  那份布告大意是:近闻社会上谣传南方宗教圣地的白玛岗,有吃不完的糌粑山,喝不完的牛奶湖之类。而川西藏东一带百姓误信谣传,变卖家产,抛家舍业,举家前往朝圣,许多人沿途死于非命,许多人一去不回。着令各地官员张贴此告,阻止其前往,令其返回家园,云云。

  看来这份布告的指导思想接近现代观念,有破除迷信、体恤百姓、指点迷津的作用。--提到这一历史插曲,有补充金文的意思。

  "墨脱"是藏语"花"之意;"白玛岗"是"莲花地"。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南麓。喜山两侧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登人、夏尔巴人等。与藏文化传统有同有异,国际上称之为"喜马拉雅文化"。这当然也包括麦克马洪线那一侧和印度、尼泊尔边境上的少数民族。这一文化也是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由于墨脱的历史上的与世隔绝,现今仍然交通不便,那里就特异。《西藏墨脱的诱惑》既是寻奇访异,又很真切实在。令足不出户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也可以遥想那片边地风貌,那份艰苦卓绝。金辉不虚此行。

  综观全篇,气象万千。充满了"我们"之外的,和日常视野及日常经验之外的。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众生相,与现代都市车水马龙街面上的面孔不同,与内地乡村城镇赶大集的面孔不同。人们想要得知的,正是这种比较和差异。

  作为一个西藏的匆匆行人,我们已看得到他已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勉力而为,难能可贵了。他以他人生的全部积累为基础,以他的全部个人修养为参照,状写了墨脱他所能及达的全部。大散文的便利之处,也在于允许东拉西扯,东拼西凑,可以把不相关的一切一古脑儿地装在一起。当然,我们也在作者进行集装箱的工作中,看到他的文化省视的目光和人文思考的蕴含。

  当然,在素材足够的基础上,到了能够书写大散文的时候,也就拥有了相应的眼光、胸怀和手笔。这是西藏的情形,一般说来。

  金辉是原始海洋岸边的拾贝者。他把那些贝壳穿成一串先民曾喜欢过的项链,展示在他文明都市的橱窗里。虽然他对西藏只是偶尔路过,只是匆匆一瞥,世界就此得知了墨脱。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