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蛋龙科
百科 2023-02-11 11:55:10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偷蛋龙科的拉丁学名是Oviraptoridae,又名窃蛋龙科,是群类似鸟类的手盗龙类恐龙,具有类似鹦鹉的喙状嘴,嘴部没有牙齿,某些物种具有纤细的头冠。
- 中文名称 偷蛋龙科
- 拉丁学名 Oviraptoridae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偷蛋龙科(Oviraptoridae)又名窃蛋龙科,是群类似鸟类的手盗龙类恐龙,具有类似鹦鹉的喙状嘴,嘴部没有牙齿,某些物种具有纤细的头冠。偷蛋龙科的化石主要被发现于蒙古与中国的来自戈壁沙漠,但是单足龙亚科、更原始的小猎龙可能属于偷蛋龙科,它们多生存于北美洲。偷蛋龙科的体型小,经测量后,360百科大部分个体的身长介于1到2米;某些可能属于偷蛋龙科的化石层教跟连留善创,体型更为大型。偷蛋龙科首次出现于晚白垩纪的森诺曼阶,约8400万年前,这是最可靠的资料;而可能是偷蛋龙科的小猎龙被发现于早白垩纪的阿普第阶。偷蛋龙科在马斯特里赫特阶末期灭绝。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