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新疆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新疆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是2012年经济科学出版社来自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龚新蜀。
- 书名 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新疆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 作者 龚新蜀
- ISBN 9787514125429
- 页数 526
- 定价 57.00元
内容简介
《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新疆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通过对新疆城镇化的特殊性、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一般功能与特殊功能、新疆特色城镇化与西北边疆安全的互动机制的研究,探索并构建了一套适应新疆特色的城镇化理论,提出了基于不同动力机制的城镇来自化发展模式及实现途径,对积极推进新疆城镇化建设,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建立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各族人民共同具有的主体行为习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心频发检的精神家园,增强各族人民维护边疆安全和共同建设新疆的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360百科 龚新蜀,1963年12月25日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九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2003年先后在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博士毕业,200才证千急早4年、2006年先后在韩国汉城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近年来阳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科研项目、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等25项;获省部级等社科优秀成果奖12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8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目录
第一章新疆城镇化道路的特殊性
1.1国外的来自城镇化发展道路
360百科1.1.1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1.1.2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道路
1.1.3国外城镇化发展趋势
1.2我国内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1.2.1小城镇主导的苏南城镇化模式
1.2.2依托大城市辐射型的京郊模式
1.2.3城市融合型丰架并日质附水操市银外的长株潭一体化城镇化模玉列底应到欢色落著肉式
1.2.4农业推动型的山东寿光城镇化模式
1.2.5私人资本推动型的浙江温州城镇化模式
1.2.6外资推动型的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模式
1.3新之疆城镇化道路的特殊性
1.反抓有朝硫大结3.1新疆城镇化功能具有特殊性
1.3.2新疆城镇化的外部安全环境具有特殊性
1.3.3新疆城镇化的行政背景具有特殊性
1.3.4新疆城镇化中的资源依托具有特殊性
1.3.5新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特殊性
1.3.6新疆城镇适度规模与合理布局具有特殊性
1.3.7新疆城镇化中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特殊性
第二章新疆城镇化与西北边疆安全的互动机制
2.1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一般功能与特殊功能
2.1.1一般功能:罪促进经济发展
2.1.2特殊功能:实现社会稳定和保障生态安全
2.2新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2.2.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2.2.2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2.3新疆城镇也致尼化与生态安全的互动机制
2.3.1新疆生态环境恶化对城镇化的约束效应
2.3.2新疆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
2.3.3新疆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增值效应
2.合总控4新疆特色城镇化与边疆稳定的互们杀配紧动机制
2.4.1新疆特色城镇化对边疆稳定的保障机制
2.4.2边疆稳定对新疆特色城镇化的支撑机制
第三章新疆城星略院球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3.1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依托基础
3.1.1区位环境
3.对动散差硫资八川械1.2自然资源
3.1.3经济社会基础
3.1.4政策支持
3.武念2新疆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
3.2.1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银 3.2.2新疆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
3.2.3新疆城镇化发展特征
3.3新疆城镇化绝父哥福容办阿演读压水平的区域差异
3.3.1新疆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新疆城镇化水平演阳神论境局综合评价模型
3.3.3新疆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测度
3.3.4新疆城镇化水平危谈械我识顾贵础地区差异演变
3.3.5新疆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成因
3.4新疆城镇化水平地区分类及发展方向
3.4.1新疆城镇化水平地区聚类分析
3.4.2新疆城镇化水平地区分类及发展方向
3.4.3新疆城镇化水平地区分类特征及发展定位
第四章新疆城镇化道路的绩效测度与评价
4.1新疆城镇化经著热道路的经济绩效
4.1.1城镇化促进经济扬课随及发展的作用机制
4.1.2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2新疆城镇化道路的生态绩效
4.2.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制
4.2.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耦合
4.2.3新疆城镇化道路的生态绩效评价
4.钟称虽围3新疆城镇化道路的社会绩效
4.3.1生活方式逐渐变化,社会阶层趋于多元
4.3.2科教事业蓬勃发展,社保制度逐步完善
4.3.3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镇就业存在隐患
4.3.4社会冲突问题凸显,城市犯罪亟待解决
4.3.5民族融合尚需加强,社会稳定面临考验
4.4新疆城镇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4.4.1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差异明显
4.4.2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
4.4.3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重视不足
4.5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5.1经济因素
4.5.2资源环境因素
4.5.3人文社会因素
4.5.4制度因素
第五章新疆特色城镇化的战略规划
5.1新疆特色城镇化的战略背景与要求
5.1.1新疆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地位
5.1.2新疆特色城镇化的现实困境与国家使命
5.1.3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与任务
5.2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原则
5.2.1以人为本的原则
5.2.2区域差异性指导的原则
5.2.3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5.2.4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原则
5.2.5城镇化与社会稳定相适应的原则
5.3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5.3.1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5.3.2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5.3.3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阶段
5.4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5.4.1积极发展乌鲁木齐都市圈
5.4.2优先发展北铁沿线城镇带
5.4.3加快发展南铁沿线城镇带
5.4.4大力发展东疆地区城镇群
5.4.5着力发展边境城镇开放带
5.4.6加快推进兵团新型团镇建设
5.4.7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第六章新疆特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6.1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6.1.1内源动力机制
6.1.2外向动力机制
6.1.3市场动力机制
6.1.4政府动力机制
6.1.5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
6.2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评价
6.2.1计量模型与指标选取
6.2.2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回归检验
6.2.3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评价
6.3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缺陷及成因
6.3.1四种动力机制的缺陷
6.3.2动力机制系统运行中的缺陷
6.3.3动力机制存在缺陷的成因分析
6.4国内外城镇化动力机制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
6.4.1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验
6.4.2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验
6.4.3国内外城镇化动力机制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6.5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重构与完善
6.5.1重构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原则
6.5.2构建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思路
6.5.3新疆各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构建
第七章新疆特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7.1国内外城镇化路径比较与借鉴
7.1.1国外城镇化发展路径
7.1.2国内城镇化发展路径
7.1.3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对新疆特色城镇化的启示
7.2基于经济发展的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
7.2.1中心集聚型城镇化路径
7.2.2资源开发型城镇化路径
7.2.3边贸与口岸型城镇化路径
7.2.4旅游依托型城镇化路径
7.2.5农业产业化型城镇化路径
7.3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
7.3.1生态移民型城镇化路径
7.3.2限制开发型城镇化路径
7.4基于社会稳定的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
7.4.1政治戍边型边疆城镇化路径
7.4.2政府推动型民族区域城镇化路径
7.4.3兵地融合型区域城镇化路径
第八章新疆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支撑体系
8.1新疆特色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8.1.1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8.1.2新疆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8.2新疆特色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8.2.1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
8.2.2新疆特色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8.2.3新疆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定位
8.3新疆特色城镇化的政府调控
8.3.1新疆特色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调控的必然性
8.3.2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8.3.3新疆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调控
8.3.4新疆特色城镇化的政策支持
8.4新疆特色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8.4.1制度因素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8.4.2新疆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