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路:权威学者和你聊聊中国与世界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21世纪,崛起的中国要与世界磨合协作,大国的国民也得学会用冷静客观的视角看待世界。
- 书名 大国之路:权威学者和你聊聊中国与世界
- 作者 《环球时报》社
- ISBN 978-7-5088-40048
- 定价 42.00元
- 出版时间 2013-03-01
基础信息
书名:大国之路:权威学者和你聊聊中国与世界
书号:978-7-50来自88-40048
作者:《环球时报》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丛书名:环球时报创刊360百科20周年特别出品
定价:42.00元
开本:16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数):25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21世纪,崛起的中国要与世界磨合协作,大国的国民也得学会用冷静客观的视角看待世界。
本书是2008-2012年《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文章精选。它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国际问题学者们的深刻思考。分为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盐制度改革、海洋战略、今日美国、大国博弈、亚太变局、金融风暴、社会民生、产业财经十个篇章。
作者介绍
《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打应就句证画世接热日报社主办的一份时事新闻报刊,创刊于1993年1月3日,从200来自6年1月起改为日报,如今在世山委求袁应过集形界120个国家和地区驻有500多位特派、特约记者,单期发行量超过24360百科0万份。
编辑推荐
过输随 《环球时报》20年磨一剑,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
读者对象
以中青年读者为主,公务员、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白领人群和专业人士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国崛起
中国杀欢似飞随卫曲关几刘需要"为后代考虑"的战略 /2
数百年的西方主导权已动摇/5
用国际贡献赢得世界认同/纸能渐历笑问树食延照策8
中国人需要"普通国家"心态/12
中国要学会掌控崛起的力量/15
中国外交要适应崛起大势/17
国际格局:中国需要"稀释战略压力"/20
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吗/23
从美国当年崛起看中国前具今日机遇 /26
中国和平崛起的三个"不"/28
控还状抓重己江护 "一超多强"开始向"两超多强"演变 /31
中国应有零新的外交风骨/34
中国崛起进入更严峻磨合期/36
第二篇 中国模式
汽称督民般身记况务含果 中国模式可能是最不坏的席上扬若领华章但模式/40
中国模式打破民主专制两分/43
烧回验担补块案打造"中国梦"感召力任重道远/形缩还老助家欢世出46
"中国模式"能否被复制? /49
为何中国不会崩溃/51
何为"中国模式",认识仍未深入/55
总督石矿仍黑植结中国模式,火候远远未到/认不位究议旧集58
西方模式在后冷战时代溃败/60
中国模式的生命力很强大/62
第三篇 制度改革
美国不是中国唯一的榜样/66
竞争性民主形式会撕裂中国/70
中国要良政垂农真,而非不成熟的民主/72
中国走西式民主之路是危险的/点集百跑叫75
中国应恢复"八级工"制创川微全煤绍司棉元饭害度/77
共同富裕,当今中国"中心课题"/80
认识民主,谨防诉值假硫本陷入七大误区/85
改革不能"等社会成熟"/88
应多一些"社会安全阀"/90
第四篇 海洋战略
中国必将成为现代海洋国家/94
保卫海外利益,要建一流海军/97
中国需全民普及海岛知识/101
对首艘航母的四点感慨/103
海洋圈地,中国不能再失良机/105
中国可牵头建"海上合作组织"/107
再造一个"蓝色中国"/109
维护海洋权益,证据和法制要先行/111
南海争议早有,美国在搞平衡/113
第五篇 今日美国
中美"共主"论不可取/116
美国的战略能力在衰落/119
如果美国背叛了全球化/123
七大隐患或使美国整体衰退/126
让我们共同缅怀"9·11"逝者/128
美国体制危机十年前就开始了/130
中美做生意,到底谁赚谁赔/132
美国即使衰落也将是缓慢的/134
对华经济合作,美国缺少平等心/136
第六篇 大国博弈
中印应成为全球贸易监管者/140
俄罗斯需克制民间对华不良情绪/143
印中差距13 年并非不可逾越/145
金砖国家发展面临十重关卡/147
欧债暴露欧洲体制危机/150
欧洲应反思欧元"大跃进"/152
要适应"三慢"的欧洲/155
为何鲜有"印度威胁论"/157
金砖国家要小心西方挑拨/159
上合发展,不必操之过急/161
第七篇 亚太变局
别以为日本发展没后劲/164
中日如何迈过"心理坎"/167
日本需要开放的国家利益/170
百年前的中日变革/172
共同货币开拓亚洲未来/175
亚太浮现"双领导体制"/178
日本:走向复兴和新生之路/181
发现东亚模式:权利与权力对冲/183
惩戒"赖邻",才能睦邻/186
中日再吵一百年也无妨/188
应重返亚洲的,其实是中国/190
第八篇 金融风暴
美国人还能这样过多久/194
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的机会?/198
金融危机还是价值观危机/201
转嫁危机,美国屡屡得手/203
金融海啸冲垮现行国际制度/206
金融危机教我们互相学习/208
更大金融灾难可能还在后头/210
第九篇 社会民生
中国的开放不能只开放自己/216
如何将美元储备变成能源资源/219
调控中国物价,未来形势严峻/222
尖端技术要多鼓励民间参与/224
13 亿人的口粮是安全生命线/226
美国缺人才?中国更缺/229
在中国创业需注意制度风险/231
知识分子须接受民间的启蒙/234
中国经济应摆脱对美依附/236
第十篇 产业财经
金融,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入场券/240
人民币处在国际化"婴儿期"/243
实体经济才是强国根基/245
合法获取情报,要学日本财团/247
中国楼市不会马上崩溃/250
中国不能总当"卖炭翁"/252
中国要老老实实先做财务投资者/254
人民币值多少,奥巴马说了不算/257
中国经济应走出"低技术陷阱"/259
中国是货币大国,金融小国?/261
中国民间的金融饥渴亟待解决/263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