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语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纳西语,纳西族的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但也有来自学者认为纳西族语言处于羌语支和彝语支分界点上,与这两种语言具有双向相似性。纳西语分化为以丽江坝区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宁蒗永宁为代表的东部方言。西部方话战超士思另言主要通行于丽江、香格里拉、维西、永胜殖划等市县。此外,鹤庆、剑川、兰坪、德钦、宁蒗永宁坝皮匠村和四川360百科省木里县的俄亚、盐源县的夜大咀、冷九主和西藏芒康止写医慢促包移含处县的盐井等地也使用西部方言。东部方言主要通行于宁蒗、盐源、木里、盐边采区施专等县。
- 中文名称 纳西语
- 民族 纳西族
- 语系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基本简介
纳西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是:辅音分清浊,其中浊辅音较多;韵母以单斗若区具元音为主,复元音较少,而且元音往往不分松紧。语来自言学者以云南省丽江县丽江坝的纳西语为模本进行统计,共有三十360百科九个声母和二十二个韵母。纳西语的声调一般可分为高平、中平、低降和低升四种。在语法方面,词序和助词搭配是构成句法的主要手段,句子成分的基本顺搞菜效斗代轴卷置白爱序为:"主语-谓语"式或"主语-宾语-谓语"式。在纳西语的词汇中,量词显得较为丰富。
纳西语可划分为东部和西部换凯族两个方言区。东部方却题渐位养宗言区系指金沙江以东的纳西族居住区,以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语言为代表,操这种东部方言的约有5万人。西部方言区包括整个金沙江以西的纳西族居住区,以云南省丽江县大研镇的语言为代表,操这种方言的大约有25万人。而所谓纳西语便是以西部方言作为基础方言,丽江县大读洲酸川物需研镇白话为标准音点的。分属东部议自散和西部两个方言区的人通话有困难,主要原因就在于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许多词汇存视交样教车周我湖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语言学者曾从两种方言的常用词汇中抽取出1500余个词进行比较,发现其中同苦位剂脚际满粒调源词仅为900来个,占60%左右,而非同源词达近600个,约占40%。即使是那部分同源词,在发音的音位与音调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近些年来,有关部门虽在西部方言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套纳西文,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即使是在西部方言区的使用面也指粉汽盐甚和散问含于颇为狭小。
纳西语有纳西语口语和纳西语书面语(即东巴文,又称纳西象形文字)之分。纳西语口语较为简便,一般多为2音或3音为一词,书面语则以单音为一词为主。
亲属关系
纳西语该设做异四和缅彝语支之间的近缘关系是毋庸置疑的,袁句然而它是否该包含在缅彝语支的语言在内的这点,依旧是有争议的,有些人认为它是缅彝语支的一员,有些人则建议将纳西语与缅彝语支组成一个新的语支;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纳西语是终法科话藏缅语族的一种语言。
适用范围
根据2000年的资料,使用纳西语的人口总共有308,839人,其中有约100,来自000人是单语人口。另外有大约170,000人以汉语、藏语、白语和英语等语言做为第二语言。纳西语多数的使用者(20万人)聚居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云南、四川的临近县市,个别居于西藏芒康县。另外亦可能有些纳西语的使用者居于缅甸。

语言特点
纳西语分西部和东部两个方言。西部方言的大部分地区,辅音都有p、ph,b、mb,堭、堭h,扷、候松负缩独受望n扷等4类,擦音多分清浊,鼻音一般有m、n、嬜、怱。单元音有i、y、e、a、ɑ、社树育巴如位若志o、u、噜、对、对惏。辅音可多达44个, 元音可多达12个。语法方面一般使量跳滑门下环指块用"主语-宾语-谓语动词"的次序。如果使用表示主语、宾语的助词,可以有7种不同的句式。

形容词用作修饰语,一般在被修饰词后面,如果在修饰的形容词后面加修饰助词 ɡ领诉进附挥场斗环血标立对,形容词就得移到名词的前面。如bɑbɑ(花),xy(红)d噜(一)bɑ(朵)(一朵红花),xyɡ对bɑbɑd噜bɑ(红花一朵)。动词的前面加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情貌,如加le表示动作的流动性,主要在平面或倾斜面上活动,360百科加ɡ对表示由下向上的动态令,加the或e表示动作开始府妒实现,加e表示疑问。动词后边阻油他令谁愿片起假华面加me引起下文,在动词和名词中间加me表示前者修饰后者,ne用在动词后面,表起万胡施清调先示动作的持续,i对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说话人世被美试团张却袁住报亲自看见这种动作。se用备客协裂轴早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实现和完成。这种助词,还有许多。
语音
本段主要介绍大研镇土语的语音和纳西文拼写。
声母
d、t、dd证行顾尔业念批、n、l和u、e红汉e、e相拼时读作卷舌音。zh、ch、rh、跟苏必号油富承还言协sh、r只和u、ee、e、er相拼,只有在和ee、er相拼的时抗光基局情候才和齿龈音出现对立。龈腭音和情木价教软腭音在本族语中不对立。零声母实际是喉音[h]或者[ʔ]。

西部方言丽江坝土语和宝山州土语有带鼻冠和不带鼻冠两套浊塞音、浊塞擦音。这两套辅音在其序保款紧脱张上笔他土语已经合并:在大研镇土语表现为鼻冠浊音,在东部方言表现为不带鼻冠的浊音。
韵母
大研镇土语有1福1个单韵母:i /i/、u /u/、iu /y/、ei /e/、ai /æ/氢历洲示调课、a /ɑ/、o /o/、e /ə/、er /ɚ/、ee /ɯ/、v /v̩/。还有一些介音加元音组成的复韵母,主要在借词中使用。
和拼音一样,纳西文音节不能以i、u开头,要冠以y、w。
声调
(1)高平55,l
(2)中平33,不标
(3)低降31,q
(4)低升13,f,本族语很少用,主要用于早期借入的汉语入声字
现代汉语借词从一般从西南官话借入,西南官话的阴平、上声对应纳西语第2调,阳平对应第3调,去声对应第1调。
方言
西部方言
自称纳西,人口20万人
(1)大研镇土语,分布在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和附近地区,3万多人
(2)丽江坝土语,主要分布在丽江市的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以及香格里拉、维西、德钦县、贡山等县的部分地区,14万人
(3)宝山州土语,主要分布在玉龙县的宝山乡、大具乡等地,1万多人
东部方言
人口约4万人
(1)永宁坝土语,自称纳,主要分布在宁蒗县永宁乡和盐源县盐井镇。香格里拉县自称"玛丽玛萨"的一百多户纳西族也用这种土语。
(2)北渠坝土语,自称纳恒,分布在宁蒗县大兴镇等地
(3)瓜别土语,自称纳汝,分布在盐源县沃底乡等地
其中西部方言受汉语影响较大,东部方言内部差异较大。
史籍上称纳西族为"摩沙"、"么些"等。近年来摩梭人一般指操东部方言的纳西族。
文字
纳西族由祭司东巴用来书写经书的两种文字。
一种是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语称之为"斯究鲁究"(serjellvjel),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记"(又译为"木石之标记"或"木石之记录"),绝大多数的东巴经用这种文字写成。东巴所使用的另一种文字称"格巴"(ggeqbbaq,),它是一种表词的音节文字,当文字记录语言时严格保持字和词相对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民族语文方面的政策和纳西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1956年6月始,选定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大研镇土语为标准音,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形式的《纳西文字方案》(草案),并提交1957年3月在昆明召开的云南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通过了《纳西文字方案》(草案),并报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验推行。1981年,相关部门对《纳西文字方案》(草案)组织修改。这套纳西拼音文字方案,在小学进行双语教学中使用。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