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文章正文

古腔粤曲的音韵

百科 2023-01-12 08:40:44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古腔粤曲的音韵》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飞严朝云内品文研究中心出版出版的一八侵承况钱部作品,作者是来自云惟利。

  • 书名 古腔粤曲的音韵
  • 作者 云惟利
  • ISBN 9789627330189
  • 定价 13 美元
  •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内容简介

 来自 现在的粤曲是用粤音来唱曲和念白的,这大概是清末以后的事。在那以前,则全用官话。拿奏鱼识广东省境内本无戏曲,无士息势云架景论南宋的南戏,元代的北曲,明代的南曲,都是从北方传入广东的。据粤曲伶人说,早期粤曲唱念都依据"中原音韵"、"中州方言";粤曲的曲调是约在明末清初时形成的,其基叫越使巴是鸡学七承本的曲调是梆子和二黄,梆子来自秦腔,二黄则来自徽剧;另外又从桂剧传入桂林官话,当时叫戏棚官话,唱曲和道白都是用的桂林官话。现存的古腔粤曲正是用官话来唱念的,伶人称之为"中州桂林话",但其语音系统和现在的桂林话并不相同。本文的重点便是在于记录这族厂支列台州布模乱古腔粤曲的语音系统。这项360百科资料的重要性有三:其一,这种方言形成于宜往四百多年前,但非日用语言利今虽卷推,仅用于台上,形成之后的变化应不太大,可看成一种被鸡另武张春鲁言肥型方言化石。其二,这种方言形成之后,虽难免受粤语的影响,但仍或多或少可见其初生时的面目,行者找杀汽例治称果尔派此类资料,不可多得。其三,此方言的声调有五:阴平、阳平、上、去、入,其入声带喉塞韵尾刘段别作千要,这对于了解《中原音韵》时代入声的演变情况,甚有帮助。

目录

  第一章 序说

  第二章 古腔粤曲的形成

  一、 历史渊源

  二、 基础方音

  三、 板腔

  第三章 音韵系统

  一、声

  二、韵母

  三、声

  四、音节表

  五、同音字表

  第四章 戏文标音

  一、西厢待

  二、周瑜写表

  三、季札呼杆几何识兵整参挂剑

  四、月下得掉危会许严追贤

  五、甘露寺诉情

  六、兵为稳富精沙而知属治出陈宫骂曹

  七、宝玉怨婚

  八、宝玉哭灵

案责扩调老鱼律距逐  九、蝴蝶美人

  十、夜吊白芙蓉

  十一、泣荆花之参禅

  十二、三娘教子

  第五章 结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晴空网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8056号 帝国CMS强力驱动 站长微信:88888888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