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刺尻鱼
百科 2023-02-07 02:40:56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棕刺尻鱼,学名:Centropyge vrolikii (Bleeker,1854),为盖刺鱼科刺尻鱼属的一种鱼类。尾柄高为尾柄长1.5-2.0倍。体呈卵圆形,头颇小。吻短前端钝圆。前鳃盖骨后缘具较强的锯齿,下缘有刺,后下角向后伸有一强棘,奇鳍鳍条部后缘为圆形。尾鳍圆形。体呈淡黄色,后部渐变淡褐色。奇鳍鳍条部和尾柄、尾鳍呈黑褐色。批承体长74mm。系海洋小型鱼类。国内分布 在西沙群岛, 台湾。
- 中文名称 福氏刺尻鱼
- 拉丁学名 Centropyge vrolikii (Bleeker,1854)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形态特征
本鱼体椭圆形;背部轮廓略突出,头背于眼上方平直。吻钝而小。眶前稳批骨游离,下缘凸出,后方具棘;前鳃盖骨具锯齿,具一长强棘;间鳃盖骨短圆。上下颌相等,齿细长而稍内弯。体被稍大栉鳞,躯干前背部具副鳞。背鳍硬棘14枚,软条16枚;臀鳍硬棘3枚来自,软条16枚;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后端钝长形;腹鳍钝形;尾鳍圆形。体前半部呈淡褐色,停端析年考液风烟后么后半部暗褐色,头部及体侧无横360百科纹。背鳍、臀鳍鳍条部及尾鳍边缘有蓝缘。眼睛、鳃盖边缘及胸鳍基底处有橙色分布。幼鱼无明显蓝缘,长大后才变笑况量干宽得鲜明。体长可达15厘米。
生长习性
栖息在珊瑚礁平台上,因其体色较暗淡,少人捕抓故颇常见。属杂食性,以藻类、珊瑚虫及附着生物为食。
分布范围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向北至菲律宾和琉球群岛、西沙群岛、圣诞来自岛、马来西亚、日本、台湾、越南、印尼、澳洲、关利矿况害论植识影儿齐和岛、马绍尔群岛、罗得豪岛、密克罗尼西亚、帕劳、东加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汶岛。
经济利用
虽无亮丽色彩,但仍可作为观赏鱼,较少人食用。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